"姑娘!不好了!"
林清霜手中的绣花针一颤,丝线在绢面上打了个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将丫鬟惊慌的脸映得格外苍白。
"前院传来消息,老爷被御史台弹劾了!罪名是...是'教女干政'!"
针尖刺破指尖,血珠渗出,在绣了一半的梅花旁留下一点猩红。林清霜缓缓放下绣绷,声音异常平静:"细细说来。"
"说是周御史在朝堂上参了老爷一本,指责姑娘在金明池议论朝政、在州桥夜市妄评律法,都是老爷暗中教唆...还有人说姑娘的诗文有干政之嫌..."
林清霜闭了闭眼。终于来了。自那夜州桥事件后,她就预料到会有这一日。一个闺阁女子精通律法、干预司法,在宋代是何等大忌!
【危机警报:弹劾罪名若成立,轻则林殊贬官,重则林清霜被强制出家。】系统冷冰冰地分析,【根据《宋刑统》,女子干政可处"徒三年"。】
"更衣。我要去见父亲。"
前院书房外己围了一群幕僚,低声议论如蜂鸣。林清霜刚走近,就听见父亲压抑怒火的嗓音:
"...'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曹大家班昭作《女诫》时,莫非也是干政?!"
她轻轻叩门,房内霎时寂静。门开处,林殊官袍未换,双眼布满血丝,案上堆满奏折抄本。
"父亲。"林清霜福身行礼,"女儿惹祸了。"
林殊长叹一声,挥手屏退左右。当房门关上,他疲惫地揉着眉心:"不是你的错。吕夷简要阻挠选秀,拿我开刀罢了。"
"选秀?"林清霜心头一跳。
"官家己下诏,三月后甄选秀女。"林殊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与曹丹姝都在名单上。"
原来如此!吕夷简一派是怕改革派借女儿入宫得势,才抢先发难。这"教女干政"的罪名,实则是要断了林家女入宫的路!
"女儿该当如何?"
林殊从案底抽出一叠诗稿——全是她这些年的作品,包括那首惹祸的《悯农诗》:"烧了。"
林清霜瞳孔骤缩。这些诗文是她在这个时空存在过的证明...
"舍不得?"林殊冷笑,"你以为郭后为何被废?不只是那一巴掌,更是她屡屡干预政事!官家仁厚,却也最忌后宫干政。"
窗外传来一阵嘈杂。林翊匆匆进来,官服上沾着墨迹——显然刚从大理寺赶回。
"父亲,周御史又上折子了!这次竟说妹妹州桥那夜是刻意为之,意在引起官家注意..."
林殊拍案而起:"无耻之尤!"
"还有更糟的。"林翊苦笑,"折子里提到妹妹救治母亲用的'奇技淫巧',暗示我林家与方士勾结..."
林清霜手脚冰凉。宋代最重"正学",若被扣上"巫蛊"帽子,可是抄家大罪!
【紧急方案启动:建议执行"焚稿明志"。历史案例参考:真宗朝宰相王旦曾焚天文图谶以表忠心。】系统迅速提供对策。
"父亲,女儿愿当众焚毁所有诗文手稿,以示恪守闺训。"林清霜抬头,眼中己无犹豫,"同时交出为母亲配制的药方,请太医局查验。"
林殊目光复杂:"你可想清楚了?这一烧..."
"女儿明白。"她轻声打断。烧掉的只是纸张,那些知识早己刻在脑海。
三日后,林府中门大开。数十位朝官夫人在受邀之列,连宫中都派了女官旁观。庭院中央设一铜盆,林清霜素衣散发,跪坐盆前。
"小女子不才,妄习诗文,有违《女诫》内言不出之训。"她声音清越,传遍全场,"今焚稿明志,誓守闺范。"
第一页诗稿投入火中,顷刻化为灰烬。围观的夫人们有的惋惜,有的窃喜,更多人面露敬畏。林清霜心如止水,一页接一页地焚毁自己在这个时空留下的思想痕迹。
"且慢!"
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打断仪式。曹丹姝一身素服闯入院中,手中捧着个锦盒。
"清霜妹妹的诗文,有一篇是在我处所作。"她打开锦盒,取出一幅字卷,"要烧,当一并烧了。"
林清霜眼眶发热。那是她们合写的《木兰辞》新解,重新诠释了"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涵义。曹丹姝此举,是要与她共担风险!
火焰吞噬最后一张纸页时,人群中突然传来骚动。一队禁军护送着位紫袍太监大步而入。
"圣旨到!"
全场哗啦啦跪倒一片。太监展开黄绢,尖声宣读:
"...朕闻林氏焚稿明志,甚慰。特赐金丝楠木匣一具,收贮余灰,以彰贞淑...另,选秀在即,着林氏女携余灰入宫备选..."
圣旨读完,满场死寂。林清霜伏地谢恩,心中波澜万丈。皇帝这招太绝——既要她焚稿表忠心,又要将灰烬收入宫中,分明是要亲自查验她到底烧了什么!
更微妙的是"携余灰入宫备选"这句。寻常秀女带的是绣品诗画,她却要带一匣纸灰...这是羞辱还是另有用意?
待宾客散尽,林殊独自在书房踱步至深夜。林清霜端茶进来时,发现案上摊着一幅画像——竟是年轻时的郭皇后!
"父亲?"
"看看这个。"林殊推过一封密信,"钱乙刚送来的。"
信上记载了一桩宫廷秘闻:郭后被废前数月,曾向太医局索取治疗铅毒的药方,说是要给身边宫女用。但钱乙发现,真正服药的正是郭后本人...
"黑锡丹?"林清霜脱口而出。
林殊点头:"与夫人一样。不同的是,郭后的药...掺了砒霜。"
林清霜倒吸冷气。难道郭后之死另有隐情?
"此事你知我知。"林殊将信凑近烛火,"入宫后务必小心。官家要你带纸灰,实则是给吕党看的——连林家女都只能以灰烬示人,遑论其他?"
林清霜若有所思。或许皇帝比她想象的更清醒,正在下一盘大棋...
回到闺房,她发现林霄蹲在门口,怀里抱着个木匣。
"姐姐..."少年眼睛红肿,显然哭过,"我明日就去皇城司报到。定要查出是谁陷害你!"
林清霜心头一热,揉了揉弟弟的发顶:"傻孩子,皇城司水深..."
"我不怕!"林霄倔强地抬头,"赵...官家既赐玉佩,我就能借机查探。姐姐的诗文,我都偷偷抄了一份藏在..."
"嘘!"林清霜急忙捂住他的嘴,左右看看无人,才低声道,"抄本在哪?"
林霄得意地打开木匣,里面竟是个夹层暗格的《女诫》封皮,翻开后全是她那些"焚毁"的诗文!
"你..."她又惊又喜,"何时抄的?"
"每晚偷溜进书房抄一点。"林霄咧嘴一笑,"姐姐放心,我记性不好,抄完就忘。"
林清霜紧紧抱住弟弟。这个看似莽撞的少年,竟有如此细腻心思!
夜深人静,她取出系统新解锁的"危机公关"模块,研究宋代士大夫应对弹劾的案例。突然,一条信息引起她注意:
【历史相似事件:仁宗朝御史蒋堂曾弹劾晏殊"教女读《汉书》"。晏殊应对策略:当众焚书,实则早己将内容口授女儿。】
林清霜会心一笑。看来"焚稿明志"是宋代文人的传统艺能啊!
窗外,一弯新月如钩。三日后就要入宫备选,等待她的将是比诗文更复杂的考验。但此刻,她着弟弟冒险保存的抄本,心中无比宁静。
无论前路如何,她己不是孤身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