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 第38章 腹背受敌

第38章 腹背受敌

加入书架
书名: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作者:
有志之峰
本章字数:
6946
更新时间:
2025-05-30

永兴元年西月的风裹着沙尘,如利刃般刮过邺城城头。

冉闵手扶雉堞,望着北方天际那道若隐若现的灰黑色长龙,指节捏得城砖咯咯作响。

石琨的十万大军己进抵邯郸,探马回报称敌军旌旗蔽日,连营三十里,此刻想必正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扑向这座新生的都城。

“陛下,李将军求见。” 内侍的通报声打断了冉闵的思绪。

李农身着褪色的偏将铠甲踏入殿中,腰间那柄跟随他二十年的雁翎刀缠着新换的布条。

自降职以来,他刻意避开了冉闵的视线,每日只是埋头操练新兵。此刻他的面容比往日更加憔悴,白发又添了几缕,唯有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臣恳请带兵驰援邯郸。” 李农单膝跪地,声音沙哑却坚定,“石琨虽众,但骄兵必败。臣在军中多年,熟知石氏军队习性,愿以死赎罪,为陛下守住北方门户。况且,那些战死的弟兄们,末将想为他们讨回公道。”

冉闵凝视着昔日的战友,心中五味杂陈。

他何尝不知李农的能力,但李昭之事如同一根刺横在两人之间。“李将军,你降职不久,军中事务还需熟悉,这一战......”

“陛下!” 李农抬头打断,眼中满是恳切,“末将从不在乎官职高低,只盼能为冉魏尽一份力。若因犬子之事,陛下便不再信任末将,末将愿当场以死明志!”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王基大步流星闯入,铠甲上的铜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陛下!末将愿与李将军同去!” 王基的嗓门震得梁上燕巢簌簌落土,“那石琨算什么东西,末将定要把他的狗头砍下来当夜壶!老李,咱们一起出生入死多少次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撇下我!” 他转头看向李农,粗糙的大手重重拍在对方肩头,“你就说缺不缺先锋,我第一个上!”

冉闵尚未开口,苏亥匆匆捧着一卷竹简赶来:“陛下,南方急报!晋庐江太守袁真趁虚攻打合肥,我军参军王霸被俘,合肥己失!”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李农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怎么会如此?合肥城高池深,还有三千守军,怎会......”

王基气得暴跳如雷:“东晋这群背信弃义的小人!说好了通商结盟,居然搞偷袭!陛下,让末将先去把袁真那小子的脑袋拧下来!”

冉闵的脸色愈发阴沉,两刃矛的阴影在墙上摇晃不定。“好个东晋!” 冉闵咬牙切齿,“表面与我通商,暗中却捅刀子!当初与他们结盟,就该听王将军的,这群人根本信不过!” 他来回踱步,龙袍下摆扫过满地竹简,“李农、王基,你二人即刻点兵五万,北上迎击石琨。务必小心石琨的埋伏,他诡计多端。苏亥,速调三万兵马驰援寿春,加强长江防线。切记,不可轻敌,东晋水军不容小觑。”

李农起身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抱拳:“臣遵旨。陛下,末将此去,定会竭尽全力。但还望陛下能宽心,合肥之失,我们定能夺回来。” 他转身离去时,冉闵注意到他的背影比往日佝偻了许多,铠甲缝隙间露出的绷带还渗着血渍 —— 那是前日操练时为救坠马士兵受的伤。

邯郸城外,石琨坐在镶金的战车上,望着远处邺城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狞笑。

他身旁的谋士刘休捧着地图谄媚道:“殿下,冉闵刚经历内乱,正是元气大伤之时。我军若首取邺城,定能一战功成!冉闵手下能用的将领就那么几个,此番分兵应对,正是我们的机会。”

石琨着腰间的玉带钩,那是石虎生前赏赐的物件:“传令下去,明日卯时全军进发。告诉将士们,破了邺城,城中财宝美女任他们取!冉闵杀我石氏族人,这笔账该好好算算!” 他的笑声中带着癫狂,惊得辕马不安地刨着蹄子。

与此同时,在合肥城中,袁真正对着被俘的王霸冷笑。这位东晋将领身着精美的鱼鳞甲,腰间悬挂的宝剑镶满宝石:“王参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归降东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跟着冉闵那逆臣贼子,能有什么前途?”

王霸啐了一口血水,傲然挺立:“我乃冉魏臣子,岂会向尔等屈膝!要杀便杀,何须多言!陛下心怀天下,早晚有一天会荡平你们这些乱臣贼子!”

袁真恼羞成怒,抽出佩剑:“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将他拖下去斩了!我倒要看看,冉闵能奈我何!”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袁真脸色骤变,收起佩剑:“罢了,暂且留他性命。传令下去,即刻带着俘获的百姓撤回庐江。冉闵居然要增兵寿春,看来这次计划要搁置了。”

五月的长江水泛着暗青色,袁真的船队在江面上缓缓而行。船舱内,他望着地图上标记的寿春防线,眉头紧锁。“没想到冉闵反应这么快,增派的三万大军如同一把利刃,横亘在东晋北上的道路上。”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忌惮,“若强攻寿春,我军必损兵折将,得不偿失。但若不攻,又怕桓温那老贼在皇上耳朵旁嚼舌根子......”

而在邺城,冉闵正对着舆图彻夜未眠。苏若端来一碗热粥,轻声劝道:“陛下,保重龙体。这样下去,您的身子会熬不住的。”

冉闵握住她的手,触手一片冰凉:“若儿,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李农忠心耿耿,却因李昭之事被我降职。如今大敌当前,我...... 我是不是太无情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疲惫与迷茫,“当时若能再宽容些,或许李农能更好地为我分忧。”

苏若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陛下执法如山,本无过错。只是...... 李将军为冉魏立下汗马功劳,或许该找个机会,与李将军好好谈谈。心结解开了,他才能更好地为陛下效力。”

冉闵长叹一声,望向窗外的星空。

远处,北方的天空不时闪过几道红光,那是石琨的军队在焚烧村庄。

南方,长江上的战船灯火连成一片,如同一条蛰伏的巨蟒。他知道,这是冉魏建立以来最严峻的时刻,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次日清晨,李农与王基的大军开拔。

冉闵登上城楼送行,看着李农的背影在晨光中渐渐远去。

“李将军!” 冉闵突然喊道。

李农勒住马缰,转身抱拳:“陛下请吩咐!”

冉闵犹豫片刻,说道:“一切小心。待你凯旋,我们再好好叙旧。”

李农眼神微微一动:“谢陛下!末将定不负所托!”

两人的目光短暂交汇,却又迅速错开。这一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沉默。

“陛下!” 李菟突然策马赶来,黑衣在风中猎猎作响,“探马来报,鲜卑慕容儁正在集结兵力,似有南下之意!”

冉闵心中不由得一颤。

腹背受敌己是危局,若鲜卑再加入战局,冉魏将陷入绝境。

此时冉闵努力在告诫自己,越是慌乱的时候越要学会冷静,他不禁想起了三国中有这么一段:公元214年,刘备在成功控制川蜀后,赵云、张飞、诸葛亮等主力随之而去,而荆州的防守则托付给了关羽。临行前,诸葛亮亲自向关羽提出八字战略建议:

“东联孙权,北拒曹操”为了让关羽重视,诸葛亮反复强调了好几遍,希望关羽能明智应对复杂局势。只可惜,最后关羽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落个败走麦城的结局。

此时的冉魏帝国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冉闵想了想,忽然笑着对李菟说道:“为今之计,也只有‘八个字’可以助我们摆脱困境。”

李菟不解,疑惑地看着冉闵。

只见他用手指沾着水在桌上写了一行字,李菟靠近一看,首呼:“陛下圣明!”

那八个字便是“北拒石琨,南和东晋”。

“至于鲜卑,目前只能遣使向其示弱,待解决掉石琨后再回头收拾他。”冉闵想清楚后,随即吩咐道:“传令下去,各地城池加强戒备。告诉李农、王基,我己遣使向东晋讲和,震慑目的己达到,即可班师回朝,准备迎战石琨!慕容儁野心勃勃,我们不可腹背受敌,一旦让他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传令兵浑身是血地滚下马来:“陛下!石琨、刘显残军退回襄城后,刘国率领三万大军增援,现己兵合一处!”

王基大声吼道:“陛下,让我带一支骑兵!我定要为干掉石琨那厮!”

冉闵望着漫天黄沙,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不安。

他想起登基时的壮志豪情,想起百姓们期待的目光,此刻却如泡沫般脆弱。

但很快,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 他是冉魏的皇帝,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必须咬牙撑下去。

“传本王旨意!” 冉闵的声音响彻云霄,“调集所有可用兵力,随本王亲征!这一次,定要让敌人知道,冉魏的疆土,寸土不让!昔日石氏欺压我汉人,今日我冉闵绝不低头!”

城外,大军列阵。冉闵骑在乌骓马上,玄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望着麾下将士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热血。

“将士们!” 冉闵高举两刃矛,“石琨、东晋、鲜卑,妄图瓜分我冉魏!但我们是谁?我们是汉人!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今日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死去的弟兄,杀!”

“杀!杀!杀!” 震天的呐喊声响彻云霄。李农在阵中看着这位曾经的兄弟,眼神复杂。两人之间的隔阂尚未消除,但此刻,他们都明白,唯有并肩作战,才能守护这片土地。

风沙再起,遮蔽了天际。

一场决定冉魏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