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千年鲁班尺
丈量千年鲁班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丈量千年鲁班尺 > 趋吉避凶的度量:鲁班尺的吉凶判断法则

趋吉避凶的度量:鲁班尺的吉凶判断法则

加入书架
书名:
丈量千年鲁班尺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4252
更新时间:
2025-05-23

趋吉避凶的度量:鲁班尺的吉凶判断法则

八家子村的清晨总是裹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青石板路上的露水映着朦胧天光。书源蹲在自家小院里,指尖着祖传的鲁班尺。这把尺子通体黝黑,尺身上二十八星宿纹路历经岁月却依旧清晰,凑近了还能闻到若有若无的松香——那是祖辈用桐油反复浸染留下的气息。

"书源!村口老王家出事了!"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邻居张婶气喘吁吁地闯入院门,鬓角的白发被汗水黏在脸上,"他家新打的衣柜,自打放屋里,一家子夜里总听见木头吱呀响,小孙子还说看见黑影晃悠!"

书源起身时,鲁班尺自然滑入袖中。这把尺子跟着他走南闯北,解决过祠堂梁柱倾斜的蹊跷,也识破过商铺门槛暗藏的凶煞。八家子村的人都知道,只要书源带着尺子上门,再古怪的事都能寻到根由。

老王家的堂屋弥漫着新木料的气息,却隐隐夹杂着一丝腐味。书源绕着雕花衣柜踱步,目光突然定在柜脚与地面的缝隙处——那里渗出几滴暗褐色的水渍,在青砖上晕染出诡异的形状。"这柜子尺寸怎么量的?"他开口时,手指己经探进袖中握住鲁班尺。

"请的镇里有名的木匠!"老王急得首搓手,"说是什么黄金比例,柜门高度特意做了六尺三!"

鲁班尺在晨光中展开,书源将尺身贴紧衣柜侧边。当刻度对上"六尺三"的位置时,他瞳孔微缩——那处赫然刻着"孤寡"二字,周围环绕着代表凶煞的星宿图案。"这尺寸犯了鲁班尺的凶格。"书源指尖划过刻度,"在门光尺法里,六尺三属'病临位',主家宅不宁、病痛缠身。"

老王脸色瞬间煞白:"那...那可咋办?"

书源没急着回答,转而用尺子丈量屋内的门窗尺寸。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尺面上,他突然顿住——东窗的宽度竟与衣柜高度形成了呼应,两个凶位叠加,生生在屋内聚成了"双煞冲堂"的格局。"不仅是衣柜,这窗户的尺寸也犯了'退口'凶格。"他指着尺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鲁班尺测阳宅,讲究'门光星度合天机',尺寸差之毫厘,吉凶谬以千里。"

正当众人焦头烂额时,村外突然传来喧哗声。几个外乡人抬着位面色苍白的老者闯了进来,为首的中年人见到书源便扑通跪下:"先生救我父亲!我们在镇上起了栋楼,自入住后父亲就一病不起,大夫说...说怕是冲撞了不干净的东西!"

书源扶起中年人,目光落在他腰间若隐若现的罗盘上:"你们请过风水师?"

"请过三个!"中年人抹了把脸,"都说宅子坐北朝南、西象俱全,可病症就是不见好!"

八家子村到镇上不过十里路,一行人却走得格外沉重。那栋新建的三层小楼矗立在镇西头,外观气派,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书源刚踏上台阶,鲁班尺突然微微发烫——这是遇到凶煞的征兆。

"这台阶有问题。"他蹲下身,尺子沿着石阶丈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你们这台阶偏偏修了十八级,暗合'黄泉路'的凶数。"众人凑近一看,尺上"十八级"对应的刻度处,赫然刻着"死别"二字。

进入堂屋,书源的眉头越皱越紧。客厅挑高五米,却在正中央悬了盏造型怪异的水晶吊灯,灯光透过菱形切面折射出尖锐的光刃。"这吊灯犯了'天斩煞'。"他举起鲁班尺指向天花板,"再加上楼梯正对大门,形成'穿心剑'格局,凶上加凶。"

最致命的发现来自二楼主卧。当鲁班尺贴上床头墙面时,书源倒吸一口冷气:床头宽度正巧卡在"牢狱"凶位,而窗户朝向西北乾位,与床头凶位形成"白虎开口"的大凶之象。"你父亲是不是右肩疼痛,夜间咳血?"他转头问中年人。

对方猛地瞪大眼:"先生怎么知道?"

"西北乾位属金,白虎主血光。"书源合上尺子,"床头犯凶,金气克肺,自然会有这些症状。"

围观的人听得目瞪口呆,中年人扑通又要下跪:"求先生指点破解之法!"

书源沉思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鲁班经》残页:"破解之法,需从'改尺寸、调星位、镇凶煞'三步着手。首先,台阶要改为十九级,取'长长久久'的吉数;吊灯需换成圆形柔光款式,化解天斩煞;床头要调转方向,避开凶位。"他顿了顿,"最关键的是,要在宅中布下'七星镇宅局',用鲁班尺重新丈量门窗尺寸,务必让每个开口都落在'财义官吉'的吉位上。"

中年人当即拍板:"一切听先生安排!"

接下来的七天,书源带着工匠日夜赶工。他亲自用鲁班尺校准每一块木料的尺寸,在梁柱交接处嵌入刻有符文的桃木楔子。当最后一扇窗户安装完毕,他将鲁班尺平放在正厅中央,阳光透过窗棂在尺面上投下斑驳光影,二十八星宿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在地上组成神秘的图案。

"成了。"书源长舒一口气。就在这时,二楼传来老者爽朗的笑声——自入住以来,老人第一次能下床走动。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方圆百里。来找书源看宅的人从邻村扩展到外县,甚至有省城的富商派人驱车来请。书源依旧住在八家子村的老屋里,案头始终摆着那本残破的《鲁班经》和祖传的鲁班尺。每当有人问起门光尺法的奥秘,他总会指着尺上密密麻麻的刻度说:"这世上的吉凶,都藏在分毫之间。差一丝便是凶,让半寸即成吉,丈量的不只是尺寸,更是人心与天地的尺度。"

夜深人静时,书源常独自鲁班尺。他知道,这把尺子丈量的不仅是阳宅的吉凶,更是丈量着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微妙平衡。而门光尺法里的每一条吉凶法则,都是祖辈在岁月长河中总结出的生存智慧,既是趋吉避凶的度量,更是对天地敬畏之心的传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