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后的桃色:李世民与弟媳杨氏的禁忌之恋
唐武德九年,玄武门的血尚未彻底干涸,太极宫的空气里还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甜气息。李世民身着染血的铠甲,手握长剑立于玄武门前,身后是己经没了气息的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正当他望着巍峨的宫殿,思索着如何向父亲李渊交代这一切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幽香随风飘来,让他不由得微微一怔。
就在这时,一道白色倩影从角落里匆匆闪过。李世民下意识地追了过去,穿过几道回廊,在一处偏僻的庭院中,他看到了令他心跳漏停的一幕——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正跪坐在地上,梨花带雨,柔弱无助。杨氏本就生得倾国倾城,此刻泪眼婆娑,更添了几分楚楚动人。她抬头望向李世民的瞬间,那双含着泪水的眸子,仿佛有千言万语。
李世民只觉得喉头一紧,手中的剑差点滑落。他快步上前,想要扶起杨氏,却又在触碰到她手臂的那一刻,像是被烫到般猛地缩回手。“弟妹,节哀。”他声音有些沙哑,连自己都觉得这话苍白无力。杨氏哽咽着,轻声说道:“秦王殿下,如今妾身该何去何从?”
这话让李世民心中一颤,他还未回答,突然一阵狂风刮过,院中的老槐树发出“吱呀”的怪响,几片枯叶落在杨氏的肩头。李世民鬼使神差地伸手为她拂去,两人目光再次相撞,气氛瞬间变得暧昧而又紧张。
这件事之后,李世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杨氏。朝堂之上,他处理政务时会突然走神;夜深人静时,杨氏的面容更是频繁地出现在他的梦中。而杨氏也仿佛被命运牵引着,时不时会在宫中与李世民“偶遇”。有一次,李世民在御花园赏梅,杨氏竟也身着一袭粉衣前来,两人在梅林间西目相对,李世民手中的茶盏差点打翻,茶水洒在名贵的锦袍上,惹得一旁的太监宫女们强忍着笑意。
消息很快就在宫中传开,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李渊听闻后,气得吹胡子瞪眼,将李世民召进宫中大骂:“你这逆子,刚杀了兄弟,难道还要霸占弟媳不成?成何体统!”李世民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辩解,可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慌乱得很。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李渊退位后,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这日,他正在批阅奏折,突然听到外头一阵喧哗。原来是杨氏不知怎的,竟闯到了御书房外,说有要事求见。李世民又惊又喜,连忙命人将她请进来。
杨氏一进屋,便扑通一声跪下,哭着说道:“陛下,如今后宫中有人刁难妾身,说妾身是不祥之人,妾身实在走投无路了。”李世民心疼不己,快步上前将她扶起,脱口而出:“别怕,有朕在,没人敢欺负你。”这话一出,连他自己都愣了,杨氏则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感动与依赖。
从那以后,杨氏便被接入了宫中。但这毕竟是违背之事,李世民虽贵为天子,也不得不顾及颜面。于是,他想出了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办法——对外宣称杨氏是被请来宫中教导后宫妃嫔礼仪的女官。可这说辞漏洞百出,满朝文武私下里议论纷纷,民间更是传得有鼻子有眼。
有一回,大臣魏征得知此事,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立刻进宫进谏。他在朝堂上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此举有违纲常,恐遭天下人耻笑!”李世民被说得面红耳赤,却又舍不得放下杨氏,只好赔着笑脸打哈哈:“魏爱卿,此事朕自有分寸,你先退下吧。”魏征气得首跺脚,却也无可奈何。
宫中的日子更是充满了戏剧性。有一次,长孙皇后举办宴会,邀请了后宫众人。杨氏自然也在其中,可她一出现,场面瞬间变得尴尬起来。其他妃嫔们或冷嘲热讽,或指指点点。杨氏强忍着泪水,低头不语。李世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情急之下,竟当众给杨氏夹菜,还说道:“杨女官近日身体不适,大家多担待些。”这话一出,满座皆惊,长孙皇后也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
更有趣的是,李世民为了哄杨氏开心,命人在宫中专门开辟了一片园子,种满了杨氏喜爱的牡丹花。花开时节,他常常拉着杨氏在园中漫步,吟诗作对。有一次,李世民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可诗中却满是对杨氏的爱慕之情,惹得一旁的太监们憋笑憋得满脸通红。
然而,这段禁忌之恋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江山社稷带来负面影响。一日,他与杨氏在园中散步时,神色凝重地说道:“爱妃,朕身为天子,不能只顾及儿女私情,如今舆论对我们不利,朕……”
杨氏含泪打断他:“陛下不必多说,妾身明白。”从那以后,杨氏主动减少了与李世民见面的次数,将自己关在宫中的一处小院里,每日吃斋念佛。李世民虽然心中不舍,却也只能无奈接受。
多年后,李世民临终前,躺在床上喃喃自语,口中念叨的全是杨氏的名字。而杨氏听闻后,在小院中望着天空,泪流满面。这段充满了搞笑与神秘色彩的禁忌之恋,最终随着李世民的离世,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只留下一些零星的传说,在民间悄悄地流传着,成为了一段被遗忘却又无比精彩的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