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大梁危矣!
洞房花烛夜。
护国公府之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许卓一身大红的喜袍,缓缓地推开了那扇贴着大红喜字的房门。
房间之内,红烛摇曳。
苏晚晴身着凤冠霞帔,头戴红盖头,正安安静静地坐在床沿,那美好的身段,在烛光的映照之下,显得是那么的动人。
许卓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柔情与满足。
他一步一步地走到她的面前,用一杆玉如意,轻轻地,挑开了那方红盖头。
盖头之下,是一张宜喜宜嗔、美得足以让天地都为之失色的绝美俏脸。
四目相对,情意绵绵。
两人历经了无数的生死磨难,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终于在这一刻,修成了正果。
“晚晴。”
“许大哥。”
无需太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便已胜过万语千言。
许卓缓缓地端起桌案之上的合卺酒,正准备与自己的新婚妻子,共度这良辰美景。
就在此时!
“咚咚咚!”
一阵急切到了极点,甚至可以说是带着几分惊慌失措的敲门声,突然从门外响起!
许卓的眉头,猛地一皱!
他知道,若非是天塌下来一般的大事,绝不会有人敢在他洞房花烛之夜,前来打扰!
“进来!”
一名身着“赤心卫”夜行服的信使,神色慌张地连滚带爬冲了进来。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他甚至都不敢抬头去看那喜庆的洞房,只是从怀中取出了一份被鲜血浸透了大半的卷轴,高高举过头顶!
“王爷!”信使的声音,带着哭腔与无尽的恐惧!
“西陲……西陲失守!八百里加急!血色军报!”
许卓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他一把夺过那份尚有余温的军报,迅速展开!
只见那张本是洁白的丝帛之上,用血迹写下了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潦草大字!
“禀摄政王殿下!”
“盘踞于我大梁西域之地的数十个游牧部落,于三日之前,突然停止了所有内斗!他们于天山之巅会盟,共推一位名为冒顿的神秘人为天可汗!”
“如今,其号称五十万的西域联军,已兵临我大梁西陲第一雄关——玉门关下!”
“守将王忠嗣将军已率全军死守,但敌军势大,玉门关……危在旦夕!”
而在军报的最后,附着一幅由斥候拼死画下的,那位神秘“天可汗”所使用的旗号!
那是一面黑色的,无比巨大的战旗!
战旗之上,没有文字,只有一个用鲜血与白骨所绘制而成的,充满了无尽杀伐与野性的图腾!
那图腾的样式,竟与“天机阁三圣会”之中,那最后一位,也是最神秘的,“书圣”的代号,完全一致!
那是一匹,仰天长啸的孤狼!
整个房间的温度,仿佛都在这一瞬间,降至了冰点!
许卓一把接过那冰冷的信筒,拧开机括,从中取出了一卷被鲜血浸透了大半的丝帛。
当他看清上面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血字,尤其是看到那“五十万联军”与那面代表着“书圣”的“狼图腾”战旗之时!
他那张本是温情脉脉的脸,瞬间便被一层浓重得如同化不开的万载寒冰般的杀意,所彻底笼罩!
天,还未亮。
“当——!当——!当——!”
代表着大梁王朝最高等级戒备与紧急朝会的景阳钟,在沉寂了数月之后,被再次敲响!
那沉重而又压抑的钟声,如同催命的符咒,传遍了整个尚在睡梦之中的京城,也传到了每一个朝中大员的耳中!
金銮殿上,灯火通明。
所有在睡梦之中被紧急召集起来的文武百官,皆是衣冠不整,脸上写满了惊慌与不解。
他们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何等惊天动地的大事,竟能让女帝与摄政王,在三更半夜,敲响这非亡国之危而不能动的景阳钟!
龙椅之上,女帝洛凤瑶一身黑色十二章纹龙袍,凤目含煞,不怒自威。
当兵部尚书,用颤抖得几乎快要不成语调的声音,将那份来自玉门关的血色军报,公布于众之时。
“西域数十个游牧部落突然结盟!号称五十万虎狼之师,已兵临玉门关下!玉门关……危在旦夕!”
整个金銮殿,瞬间便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官员脸上的睡意,都在这一刻,被巨大的、足以让人窒息的恐惧所取代。
五十万!
那可是五十万,以凶悍残忍著称于世的西域虎狼之师啊。
死寂之后,便是山崩海啸一般的巨大恐慌。
“完了!这下全完了!”
“我大梁……我大梁危矣!”
以御史大夫魏征和几位宗室老臣为首的“主和派”,第一个从那巨大的震惊与恐惧之中反应了过来!
魏征老泪纵横,他手持笏板,第一个冲出队列,跪倒在地,痛心疾首地哭喊道!
“陛下!万万不可再起刀兵了啊!”
“我大梁连年内乱,先是淮王,再是燕王,如今国库早已是空虚无比,大军亦是疲敝不堪!如何能抵挡得住那五十万的虎狼之师啊!”
一位在宗室之中德高望重的王爷,亦是紧随其后,声泪俱下地附和道:“是啊陛下!魏大人所言极是!”
“西域联军,其势已成,若强行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届时玉门关一破,整个西北都将沦为人间炼狱,我朝中原腹地,亦将再无宁日!此战,万万打不得啊!”
“为免生灵涂炭,为保我大梁江山社稷!”
魏征抬起那张充满了绝望的老脸,用一种充满了屈辱的语气,提出了他们早已是商议好的对策!
“老臣斗胆,恳请陛下,立刻派遣使者,携带重金、珠宝、以及宫中美女,前往玉门关议和!只要他们肯退兵,哪怕是割让部分边陲的贫瘠土地,以求一时之和平,让我大梁获得喘息之机,亦是在所不惜啊!”
“臣等……附议!”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之上,那充满了屈辱与怯懦的“求和”之声,竟是甚嚣尘上!
仿佛不这么做,大梁明日便会亡国一般!
就在这满朝文武,皆是主张割地赔款,甚至连蒙恬、许定远这等沙场宿将,都因为敌我实力太过悬殊而眉头紧锁,沉默不语的绝望时刻。
大殿之外,一个身披摄政王四爪蟒袍的年轻身影,缓缓步入了这早已是被恐慌与绝望所笼罩的金銮殿。
正是刚刚才从新婚之夜,便被军情惊动的许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