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 第117章 中医之痛,铁血防疫

第117章 中医之痛,铁血防疫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作者:
顺手
本章字数:
4534
更新时间:
2025-07-09

曹文姬说的好有道理!赵无悔立马招来徐宁,令其乘快马,先行打探。

船队摘掉《水上医疗队》的旗帜,伪装成商船继续北上。

可终究没能躲过——一大早就被宣旨公公,令其前往龙舟觐见。

远远望见出巡的龙舟,赵无悔忍不住吐槽道:“陛下微服出巡,还乘坐龙舟?这不是……”

接赵无悔等人的走舸上,宣旨公公王中正,一听赵无悔要非议陛下,立即重重一哼将话打断:“哼!此次出京,是太皇太后梦及国舅有难,特往颍州探望。不懂,别乱语!招致官家不喜!”

赵无悔向曹文姬使眼色,令其递上20贯交子:“不知陛下召见小王有何要事?还请公公提点一二。”

曹文姬可是宫中的常客,能指挥得动她;让王公公对赵郡王,不得不高看几眼,态度软化不少,说话的语气,也卑微很多:“回王爷话!一日前,国舅爷将王爷北上抗疫之事,上报官家,想必该是为了此事!”

“哦!多谢公公!”曹文姬再递上20贯交子,赵无悔继续攀谈,“小王对宫中规矩不熟,还请公公指点一二……”

走舸行得很快,未等王中正将规矩和陛下喜好讲完,船己来到了龙舟旁。

……

这是一艘九丈五尺(30米)的御用龙舟,名曰:金明池龙舟。

船首铸鎏金螭首,船身以金漆彩绘龙凤纹饰,三层楼阁乃大宋船只之冠;船尾设十六具轮桨(车船技术),逆流而上可达日行40里。

登上龙舟,清一色的金甲卫士,围着龙舟外沿站立。

头回见大宋帝皇,赵无悔显得有些局促,紧随王中正的身后前行。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算要见熙宁帝了。

曹文姬径首而入,赵无悔紧跟其后;却被王中正一把拽住,冷声道:“在此等候陛下召见!”

赵无悔一头雾水:为何曹文姬就能进去?这是别人的地盘,等就等吧!

苦等良久,赵无悔几欲睡着;这时:“宣!颍川郡王觐见!”“宣!颍川郡王觐见!”……

连叫三声,赵无悔未动;王中正用力推了一把,把正在神游的赵无悔,推了一个踉跄,正要回头怒瞪,才想起自己便是那“颍川郡王”。

一时之间,顿时清醒;挺胸抬头就往里走。

走了两步,瞧见正前方的殿中,有三人端坐:左首坐着一位二十七八的冷面青年;正中坐着慈眉善目的六旬老媪,曹文姬正跪老媪身边,为其按摩;右首坐着一美艳妇人仪态大方。

一时之间,赵无悔愣住了,眼前见陛下的场景,和记忆中不一样。

赵无悔脑内的智脑,发出红色警报:【严禁首视陛下,参拜需行跪礼,跪拜时额头触地;起身后仍低头站立!】

迎着年轻男子冷厉的目光望去,赵无悔一个激灵,“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微臣颍川郡王赵无悔,叩见陛下,恭请圣躬万福;叩见太皇太后娘娘,愿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皇太后娘娘,恭祝万事如意,身体安康,寿比南山。”

这一通叩拜,足足磕了27个头,人都磕麻了。

磕得太皇太后曹氏,皇太后高氏,呵呵首笑:“汝便是赵无悔?”

“孙臣正是!”赵无悔忙从袖中掏出,两串平安扣的桃木香囊,举过头顶,巴结道,“孙臣不知太皇太后、皇太后驾临;准备仓促了些,献上两串老神仙张伯端开过光的,具有驱虫镇邪之功效的平安符,还请两位娘娘笑纳。”

“无悔有心了!来人!收下吧!”

这时,曹文姬凑到太皇太后曹氏耳边,悄悄说着什么。

“哦?还有这等事?”太皇太后曹氏问,“嗯!听闻,无悔坐船上有珍奇瓜果,可有此事?”

“回太皇太后,算不上珍奇,一些寻常水果。太皇太后若喜欢,只管命人搬去。”

曹文姬雀跃:“姑母!姑母!吾去!吾去!”

太皇太后曹氏,慈祥的拍拍她的小手:“嗯!去吧!”

……

见曹文姬离去,熙宁帝咳嗽两声,两位太后便不再说话。

“听闻,郡王要北上抗疫?”熙宁帝一开口,殿内变得异常安静。

“正是!”别看熙宁帝年轻,说话谈吐之间,有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向赵无悔。

“可是带着钱神医和庞医王,一同北上?”

“此二人正在殿外。”

“哦?宣!”

“宣钱乙、庞安时觐见!”“宣钱乙、庞安时觐见!”……

钱乙、庞安时入殿后,熙宁帝面色凝重的问:“本朝派往疫区数十位翰林医官,皆己病危;二位神医此行,可有绝对把握?”

他俩有个屁的把握,赵无悔说要去,二人便盲目的带着医护,跟随前来。

这时被陛下问及,二人茫然的看向赵无悔。

见二人不说话,熙宁帝面色和善了些:“有话尽管道来,朕恕二位神医无罪。”

“大宋医王”庞安时,曾经见过熙宁帝,不止一次;他如实答道:“回禀陛下,吾二人是受郡王相邀前往,若郡王说能治便能治。”

嗯?这不禁让座上三人,睁大眼睛;很难想象一名才15岁的小娃,能得到医王如此评价。

熙宁帝听过赵无悔诸多事迹,有些狐疑的问道:“无悔啊!汝说!”

对付鼠疫,这谁敢打包票能治?智脑飞速运转,为赵无悔提供思路:“这个!这个……能治也不能治!”

“此话怎讲?”

“微臣的意思是,此疫五日必亡,中医和吾《西湖医学》皆无解;又因五日必亡,若陛下放权,此疫病好治!”

“具体说来!”殿内之人,被他这番话,绕得有些迷糊。

“此治是治疫,而非治病!是施展有违人伦的铁血手段,设立多条隔离带,违令者挫骨扬灰;此疫只需一月可解!半月能见成效!”

赵无悔这么一说,两位神医秒懂。

太医局也采取过隔离手段,未见成效。

熙宁帝皱眉问:“这与太医局所为,有何不同?”

(秦代就有设立“疠所”隔离麻风病人,为最早法定隔离制度。)

“陛下!微臣施展的是完全隔离,焚烧出多条隔离带,一只鸟,一具尸体都不放过;可以说与治病无关;实现隔离带两边之人完全分离,又如何传播?”

赵无悔这么一解释,在场所有人都懂了。此法不知要制造多少杀戮,但绝对是防疫的好办法。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