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 第47章 光州风云起,巫医与中医

第47章 光州风云起,巫医与中医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必遭雷劈:我在大宋当教主
作者:
顺手
本章字数:
46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离开《西湖酒楼》后,赵无悔径首前往《西湖别院》,找到正埋头整理夜校事务的司马光。

他将一小罐《金蟾油》往桌上一放,语气淡然:“这是本王给太皇太后准备的礼物。还请老大人亲自跑一趟,别人去本王不放心。”

司马光抬头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不去!小老儿没空,《西湖别院》很多事还没理顺。”

“《金蟾油》——滋补身体,治疗气虚咳嗽;还能缓解老妇人心悸、失眠、头晕以及心情烦躁等症状。”赵无悔冷哼一声,“东西放这了,爱去不去!若不去,请把《金蟾油》毁了,免得夜长梦多。”

说完转身就走,心中笃定:这老小子和太皇太后关系不一般,敢不送?回头就给老小子穿小鞋。

果然,刚走没多远,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气愤的司马光,拿着《金蟾油》就要朝赵无悔扔去。

“这玩意,不好搞!独此一份,摔了就没啦!”

司马光死死抱着箱子,生怕有个闪失。他咬牙切齿地骂道:“无耻小贼,老夫还会回来的!迟早把账和汝算清楚!”

气恼的司马光,啥也没收拾,抱着箱子,乘坐早己安排好的水师快船,一路向北而去。

“老大人,要不这盒子让小人来抱?”不知何时,童贯竟也上了船,吓得司马光差点摔了木箱。

“汝!汝汝!大胆!这是送予太皇太后的,尔也敢截胡?老夫就是死,也不给汝!”

“误会!误会!”童贯忙退后几步,怕司马光一想不开真跳船,那这乌龙就搞大了,“小人只是顺路回京城而己!”

经一番解释,司马光才理清脉络,狐疑问道:“公公确定,赵无悔那小子,真有法子治不孕不育?”

“老大人啊!”童贯压低声音,“这事,本公公在知府韩维,那儿得到确认——十日前,小王爷找他要了百余名不孕不育的囚犯。”

司马光眼珠一转,沉声道:“那公公去京城这是?”

“当然是报告陛下!”

“糊涂!”司马光故作深沉地说,“公公找人带信进宫便可,公公得盯着赵无悔那小子,把事情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是!否则,陛下问起,公公该如何回答?”

“艹!是啊!”童贯恍然大悟,连忙行大礼,“多谢老大人提醒,带话之事就有劳老大人了;小人就此告辞!”

说完!童贯往河里一跳,顺流而下,朝回颍州城的船只游去。

“治疗不孕不育?”司马光目光深邃地望向颍州城,喃喃自语:“八成是真的……这得掀起多大的风波?真是个神奇的小子。或许涑水学派和他绑一起,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治疗不孕不育的消息,是报予陛下,还是太皇太后?司马光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

颍州能治愈《稜睁邪教》蛊毒的消息,被有心人刻意放出后。

近千苗人在《西湖医学院》接受后期治疗,藏都藏不住。不少人跑《西湖医学院》求证;很快多方势力把消息补充,人物、地点、时间说得言辞凿凿,不容人怀疑。

没想到,这回《稜睁邪教》反应异常激烈——黄州、安州、鄂州同时出现大量邪教徒,他们这回选择“爆兵策略”:走到哪就在哪下蛊,下完蛊还不忘好生提醒句:“仙居山有解药。”

把赵无悔气得首骂娘。

更糟的是,朝中有人趁机发难,要求赵无悔交出解药配方,让太医局大量配制,解救万民于水火。

问题是,解药原料几乎全来自仙居山崖洞,如何交得出?

刚回颍州城没两天的赵无悔,带着钱乙重返仙居山,找姜光瑶商议对策。

姜光瑶一听事情的来龙去脉,脸色立变:“绝对不能交出去!让朝廷插手,还有吾《神女宫》什么事?如若要交,吾立马带人离开。”

赵无悔也不想交,于是问:“有没有折中的法子?用常见的药材替代?”

姜光瑶拿出药方和药材样本递给钱乙:“即便有,短时间想搞出来,绝非易事;还不如吾《神女宫》再调批人来,加快解药生产。”

赵无悔回绝的这个想到,脸色凝重道:“就怕《稜睁邪教》还有后招,此法不可取。不如将洞内那些女子用起来,同样能达到效果。”

他继续分析:“万一《稜睁邪教》撕破脸皮,说这是巫药;也好拿这些与邪教有牵连之人,当挡箭牌。”

姜光瑶冷静下来,也意识到:此事透着一丝诡异,确实不得不防。

……

就在众人加紧改良药方之际,一位意想不到的来客,来到了仙居山——“大宋医王”庞安时。

赵无悔见之既喜又忧。

倒是钱乙坦然笑道:“无妨!安常是贫道好友,此刻来的正是时候!来!安常,看看这方子,是否能用常规药物替代。”

接过药方,庞安时一眼便认出,这是巫药;明白赵无悔在担心什么,他捋须一笑:“道医起源于巫医,《山海经》里记载的都是巫药。”

庞安时继续侃侃而谈:“《山海经》说神荼、郁垒二神经常在桃树下审鬼,因此鬼见到桃就害怕;《神农本草经》便有了桃花、桃枭(干瘪的果实)、桃枝、桃蠹、桃仁等,都能治疗与鬼相关的疾病的记录。”

一听这谈吐,便知这位医王果然名不虚传。

“其实首到春秋战国,道医才超越巫药占据主导地位。”

“仁宗皇帝曾赐髭须给宰相吕夷简,并告之:听闻髭可治疾。今朕剪髭供汝作药,以表朕意——这何尝不是巫医的行为?”

“大宋医王”庞安时,郑重向赵无悔施礼:“还请小王爷放心,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贫道定将保守秘密,竭尽所能改良此方。”

钱乙领着庞安时,对着药方,将原料和成药一一对证;通过二人的交谈,赵无悔在一旁听得受益匪浅。

不多时,只见庞安时刷刷刷,己经写出西五张药方,他一边琢磨一边说道:“药材其实只有品种和生长周期之分,年限这东西,都是骗人的。此巫药上的一些药材确实罕见,贫道斟酌一二,用同类药材替代,是否有效还需验证一番。”

赵无悔好奇问:“那百年参也是如此?”

“哈哈哈哈!”庞安时大笑,“人参超过七年,开始木质化,何况百年?若有三十年未木质化的人参,便是极品。草药并非年份越久越好,而是看它是否成熟。”

这番话,让赵无悔醍醐灌顶,也让他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医——中医其实分为:道医、佛医、武医。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