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人生果,和哪吒成兄弟
穿越人生果,和哪吒成兄弟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穿越人生果,和哪吒成兄弟 > 第43章 琉璃塔净渭南劫,稻浪暖慰有稻村 2

第43章 琉璃塔净渭南劫,稻浪暖慰有稻村 2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人生果,和哪吒成兄弟
作者:
地地豆豆
本章字数:
5614
更新时间:
2025-06-06

当楚灵杞三人乘坐着经过简单改装、加装了简易减震和太阳能板的马车抵达村口时,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们心头一沉。

村口的大槐树下,坐着几个面黄肌瘦的老人和孩子,眼神麻木地看着这辆奇怪的马车。

“吱呀”一声,马车停下。楚灵杞率先下车,青铃和阿史那月紧随其后。他们的到来引起了小小的骚动,几个胆大的孩子怯生生地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马车和衣着光鲜(相对村民而言)的三人。

“里正呢?”楚灵杞朗声问道,声音平和。

一个须发皆白、佝偻着背的老者,在一个中年汉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从一间稍大的土屋里走出来。一个陌生的老者,他看着楚灵杞,浑浊的老眼里带着警惕和深深的疲惫:“这位…公子,我是赵老丈,有稻村新里正,你找小老儿何事?村里…没什么东西了。”他以为又是来征粮或者拉壮丁的。

楚灵杞一怔,他到渭南时己经知道,曾经的有稻村己经没有了,淹没在了僵尸潮海中。

他上前一步,微微拱手:“在下楚灵杞,受九…受一位朋友所托,前来取他寄存在贵村的东西,并给村里送些粮食。”

“寄存的东西?粮食?”赵老丈和他身后的村民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九皇子李治当初秘密转移粮种和部分军粮到此,用的是假身份,只与赵老丈单线联系,连村里人都不知道自家地窖里藏着能救命的粮食。

“是…是那位…‘黄公子’?”赵老丈猛地想起什么,昏花的老眼瞬间亮起一丝微光,声音带着颤抖。

“正是。”楚灵杞点头。

“老天开眼!老天开眼啊!”赵老丈激动得老泪纵横,挣脱了搀扶,就要给楚灵杞下跪,“黄公子…黄公子他…他还好吗?他托付的东西,小老儿用命看着,一颗稻谷都没少!就在…就在地窖里!”

周围的村民听到“粮食”二字,麻木的眼神瞬间被点燃,嗡地一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粮食?真有粮食?”

“赵老爹!是真的吗?咱村有粮?”

“黄公子…是那位总笑眯眯的贵人?他还记得咱们?”

楚灵杞扶住赵老丈:“老丈不必多礼。黄公子…他暂时无恙,心系此地,特让我们前来。烦请老丈带路,先把粮食取出来分给大家,解燃眉之急。”

在赵老丈的带领下,村民们合力挪开了村中祠堂后面一处极其隐蔽的柴垛,露出了一个深入地下的宽阔地窖入口。当火把照亮地窖内部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地窖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如同小山般的麻袋!粗略看去,足有数百袋之多!麻袋里,是金黄的稻谷,还有成袋的小麦和耐储存的豆类!浓郁而纯粹的谷物香气瞬间充满了地窖,也点燃了所有村民眼中生存的希望之火!

“搬!快搬出去!”赵老丈声音哽咽,却充满了力量。

青铃看着村民们爆发出的惊人力量,扛着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充满生气的笑容,甚至有人一边扛粮一边忍不住抓几粒稻谷塞进嘴里咀嚼,她的眼眶也了。阿史那月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充满烟火气的忙碌场景,冰冷的竖瞳里也似乎柔和了一丝。对她而言,这种纯粹为生存和希望而奔忙的景象,比任何法术都更触动心弦。

粮食被搬到祠堂前的晒谷场上,堆成了几座真正的金山。楚灵杞没有立刻分发,而是让赵老丈组织人手,架起几口大锅,先熬上几大锅浓稠的米粥。

当第一缕米粥的香甜气息弥漫整个村庄时,整个有稻村都沸腾了。老人、孩子、妇人、汉子,所有人都拿着碗,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捧着热腾腾、稠得立筷不倒的米粥,许多人还没喝,眼泪就先掉进了碗里。这是劫后余生,最踏实、最温暖的味道。

楚灵杞没有参与分粥,他走到村外那片荒芜的稻田边,蹲下身,抓起一把板结发硬的泥土,在指尖捻开。青眼微启,土壤的成分、湿度、酸碱度、残留的微量有害物质等数据瞬间呈现。

“楚先生…在看地?”赵老丈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也捧着一碗粥,小心地问道。他看着楚灵杞捻土的动作,觉得这位公子哥儿虽然行事古怪(那些琉璃塔、会发光的石板),但似乎…很懂农事?

“嗯。”楚灵杞站起身,指着田地,“土太板结,肥力耗尽,还有微量毒素残留,首接播种,出苗率会很低。”

赵老丈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先是旱,后来又是兵灾,壮劳力被拉走不少,粪肥也跟不上…这地,算是半废了。能熬过今年冬天就不错了,哪还敢想明年…”他看着远处正在狼吞虎咽喝粥的村民,眼神黯淡。

“废不了。”楚灵杞语气笃定,从随身的工具包里(一个看似普通的布囊,内有乾坤)拿出几个小琉璃瓶和一小袋灰白色的粉末(土壤改良剂和有机缓释肥)。“老丈,找几个信得过、手脚麻利的后生,按我说的法子,把这几样东西,混着草木灰和村里能找到的所有腐熟粪肥,均匀撒到田里,然后引水浅浅地泡上三天。三天后,把水放掉,深耕一遍。”

赵老丈看着那些从未见过的“药粉”,又看看楚灵杞平静却充满力量的眼神,一咬牙:“成!听楚先生的!柱子!铁牛!过来!”他招呼来两个精壮的后生,仔细交代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有稻村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和希望之中。白天,男人们在楚灵杞的指导下,用改良后的曲辕犁(楚灵杞根据记忆画图,村里木匠连夜赶制)深耕撒过“仙肥”的土地;妇孺们则负责照料伤员、清洗消毒、在楚灵杞圈定的几处“安全水源”取水。村口立起了一座小型的“净秽琉璃塔”,清新的空气让整个村子都显得精神了许多。

夜晚,祠堂前的空地上燃起篝火。楚灵杞会拿出那个会发光的“石板”,给好奇的村民们看一些简单绘制的农事图——如何堆肥、如何轮作、如何防治常见的虫害(用一些楚灵杞配置的、气味奇特的植物萃取液)。村民们围坐在火堆旁,听着这位“神仙公子”用最平实的话讲解着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楚先生,”一个叫虎子的半大孩子,壮着胆子指着平板上一种造型奇特的、带轮子的木桶(楚灵杞画的简易滴灌车)问,“这个桶…真能自己浇水?不用人挑?”

“嗯,接上管子,放在坡上,水就能自己慢慢流进田里。”楚灵杞解释道。

“哇!”孩子们发出一片惊叹。连赵老丈都捻着胡须,啧啧称奇:“省力,真省力!要是早些年有这法子…”

青铃和阿史那月坐在稍远一点的草垛上。青铃托着腮,看着篝火映照下楚灵杞耐心讲解的侧脸,火光在他清俊的脸上跳跃,低声道:“月姐姐,你看师兄…他懂的东西,好像比师父还多,而且…都是实实在在能救人的。”

阿史那月轻轻“嗯”了一声,碧瞳映着火光,看着那些围着楚灵杞、眼中重新燃起生活热情的村民,尾巴在身后轻轻摆动了一下。“他…在用他的方式,‘修复’这里。就像修复一件破碎的法器。”她顿了顿,补充道,“比很多只会念经放光的神仙,强。”

渭南县的废墟上,琉璃塔静静散发着净化后的清风;有稻村的田野里,新翻的泥土混合着草木灰与“仙肥”的气息,在月光下散发着勃勃生机。楚灵杞站在村头,望着远处黑暗中依旧伤痕累累的渭南县城轮廓,青眼之中,数据流缓缓平息。

重建之路漫长,现代科技的火种己悄然播下。这人间烟火,百废待兴,便是对阴谋与战火最有力的回应。夜风中,似乎传来了渭水新的呜咽,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流向远方的期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