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江山全靠编
朕的江山全靠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朕的江山全靠编 > 第30章 招贤纳士,“宝藏”效应初显威!

第30章 招贤纳士,“宝藏”效应初显威!

加入书架
书名:
朕的江山全靠编
作者:
月含残笑
本章字数:
4364
更新时间:
2025-06-02

......

“陛下得了太祖高皇帝厚赐,内帑充盈,国库丰裕!”

这个半真半假的传闻,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京城官场乃至士林之间迅速传播开来。

虽然关于“太祖宝藏”的具体细节,夏炎下令严密封锁,知之者甚少。

但皇宫内库近日来一反常态的“财大气粗”,以及夏炎在朝堂之上那种隐约间流露出的、不再为钱粮发愁的从容与底气,却让所有人都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些原本因国库空虚而难以推行的利民政策,比如修缮京畿水利、减免部分苛捐杂税、增加对孤寡病残的抚恤等等,如今在夏炎的力主之下,户部尚书钱益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哭穷推诿,而是“大方”地拿出了银子,逐项开始落实。

这些举措,虽然在短期内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夏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却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笼罩在京城上空多日的阴霾,也让普通百姓对这位年轻的皇帝,生出了更多的拥戴与期盼。

夏炎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有利的时机。

他深知,想要真正振兴国家,对抗严嵩岳这样的权臣,单靠“太祖庇佑”和“玄甲神威”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批真正有才华、有抱负,并且忠于自己的文臣武将,来作为他推行新政、改革弊政的左膀右臂。

于是,在“国库充盈”的传闻达到顶峰之际,夏炎以“太祖遗泽,当用于兴国安邦;国家崛起,唯贤是举,方不负先帝托孤之重”为名,向天下颁布了一道措辞恳切、礼贤下士的“招贤令”。

这道“招贤令”与以往朝廷例行的选拔人才的告示不同,其中有几个特点,格外引人注目:

其一,不论文武,不问出身。无论是饱读诗书的鸿儒宿学,还是身怀绝技的武林豪杰;无论是出身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还是隐于市井乡野的寒门英才,只要有真才实学,愿为大夏效力,皆可前来应募。

其二,唯才是举,破格录用。夏炎在招贤令中明确表示,对于真正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能提出强国富民之策者,他将不拘一格,亲自考校,一旦录用,必当委以重任,绝不让明珠蒙尘。

其三,也是最引人遐想的一点——重赏贤能,不吝钱财。夏炎在招贤令的末尾,特意提及,凡能为国库开源节流、献上兴利除弊之良策者,或能为大夏练精兵、制利器、退外侮者,除了加官进爵之外,还将获得丰厚的金银赏赐,甚至可以“参与太祖遗泽之分配”(这自然是夏炎故意放出的诱饵,暗示自己手中有的是钱,不怕赏不起)。

这道“招贤令”一经颁布,立刻在整个大夏王朝的士林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那些空有才华却报国无门、或因不愿依附严党而备受打压的正首之士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尤其是招贤令中那句“不吝赏赐”、“参与太祖遗泽之分配”的承诺,更是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那些既有才干、又渴望建功立业、改善自身处境的人们。

毕竟,谁不希望能遇到一位既有魄力、又有财力的“明主”呢?

一时间,京城之中,前来礼部报名应募、或向宫中投递自荐信的士人络绎不绝。

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儒,有锋芒毕露的青年学子,有落魄潦倒的江湖游侠,也有退隐山林的宿将之后。

虽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其中,也确实不乏一些怀揣真才实学的遗珠。

在招贤令颁布的数日之内,便陆续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应募者”出现在了夏炎的视野之中。

其中,有一位名叫苏明哲的江南才子,年约三旬,风度翩翩,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郁郁不得志的落寞。

他的家族,曾因在早年支持过夏炎的外祖家(己被严嵩岳彻底打压扳倒),而受到牵连,家道中落,他本人也因此在科举之路上屡受排挤,空有满腹经纶,却只能在江南一带以授课为生。

此次听闻陛下颁布招贤令,言辞恳切,且似乎有与严党分庭抗礼之意,他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千里迢迢赶赴京城,献上了数条关于整顿漕运、改革盐铁专卖、以及开海通商的独到见解。其见解之深刻,眼光之长远,让初步审阅其条陈的翰林官员都暗暗称奇。

还有一位名叫萧腾的壮汉,自称是前朝一位被贬斥的老将军之后,使得一手好枪棒,也粗通些行军布阵之法。因不满严党把持兵部,将领多为酒囊饭袋,边防日益废弛,故而前来应募,希望能为国效力,重振军威。

对于这些前来应募的士人,夏炎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他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亲自在御书房或偏殿对他们进行“面试”和“考校”。

他会仔细聆听他们的政见,观察他们的品行,甚至会出一些刁钻古怪的“策论题”来测试他们的应变能力和真实水平。

他深知,这些人中,或许就隐藏着未来能够辅佐他中兴大夏的“萧何”、“韩信”!

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和考校,苏明哲、萧腾等几位确实展现出过人才能、且对严党心怀不满、对夏炎表现出足够忠诚意愿的人才,被夏炎破格录用。

苏明哲因其在经济和漕运方面的独到见解,被夏炎任命为新设立的“内阁行走兼户部郎中”(内阁此时只是一个雏形,作为皇帝的参谋机构),负责协助夏炎和户部尚书钱益谦,研究财政改革方案。

萧腾则因其武勇和对军略的熟悉,被夏炎暂时编入了正在秘密组建的“神羽营”中,担任一名低级军官,负责协助训练新兵,并接受进一步的考察。

随着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夏炎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文官班底”和“军事人才储备”,在“太祖宝藏”那耀眼的光环效应之下,开始悄然组建起来。

虽然这支力量目前还很弱小,但它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改变,也代表着夏炎与严嵩岳之间那场权力游戏的砝码,正在一点一点地,向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倾斜。

一场更大规模的朝堂洗牌和国家革新,己然在酝酿之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