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遇刺,宸妃林楚楚舍身相护的消息,虽然在夏炎的严令之下,被严格控制在皇宫内廷的极小范围之内,并未在朝堂和民间大肆宣扬。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皇宫内外那陡然加强的、几乎是水泄不通的戒备等级。
夏炎连续数日减少在公开场合的露面,甚至取消了一些不重要的朝会。
太医院的御医们行色匆匆、神情凝重地频繁出入景仁宫。
还有赵德带领的玄甲卫,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一般,在京城内外展开的那场几乎是掘地三尺、雷厉风行的秘密大搜捕……
这些不同寻常的蛛丝马迹,足以让那些嗅觉灵敏的朝中大臣们,察觉到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刚刚过去。
尤其是太傅严嵩岳,在得知自己秘密联络的“无面楼”竟然真的胆大包天到潜入皇宫刺杀皇帝,而且还失手了(虽然也重伤了宸妃),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惊的是“无面楼”的无法无天和夏炎的命大;怒的是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不仅没有除掉心腹大患,反而可能彻底激怒了夏炎,使其不顾一切地展开报复,甚至将这盆脏水泼到自己和严党的头上!
他立刻切断了与“无面楼”的所有联系,并严令所有严党官员,在此风口浪尖之上,务必谨言慎行,夹起尾巴做人,绝不能给夏炎留下任何可以攻讦的把柄。
一时间,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总是喜欢对夏炎新政指手画脚、阳奉阴违的严党官员们,都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般,变得异常老实和沉默。
早朝的气氛,也从以往的暗流汹涌、唇枪舌剑,变得有些……出奇的和谐与平静。
夏炎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政治真空期”。
在林楚楚的伤势逐渐稳定之后,他便将更多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前朝的政务之上。
他知道,刺杀虽然暂时平息,但“无面楼”的威胁远未解除,严嵩岳也只是暂时蛰伏,一旦有机会,必然会卷土重来。
他必须趁着眼下这股“东风”,尽可能快地推行改革,壮大自身实力,稳固统治根基。
苏明哲、李正明等改革派的核心官员,自然也明白时不我待的道理。
在夏炎的全力支持和“遇刺事件”带来的无形威慑之下,他们加快了各项新政的推行步伐。
“皇家平价粮仓”在京畿地区的试点大获成功之后,开始逐步向周边的一些重要州县推广。虽然依旧会遇到一些地方粮商和保守势力的抵制,但在“太祖宝训”的道义大旗和玄甲卫(以及部分忠于夏炎的地方驻军)的强力“护航”之下,这些阻力大多都被一一化解。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吃上了价格实惠的“皇粮”,夏炎的“仁君”形象,也随之传遍西方,民心值持续稳步增长。
户部的改革,在清除了张承、孙铭等一批核心蛀虫之后,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苏明哲大刀阔斧地整顿账目,规范税收征缴流程,并开始尝试在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试点推行新的商税制度(根据店铺规模和流水征收合理的比例税,取代以往那种简单粗暴的摊派和官吏的层层盘剥等),虽然也触动了不少商贾的利益,引来一些非议,但在夏炎的强硬姿态和“利国利民”的宣传攻势下,也开始逐步推行开来。
国库的收入,虽然还未到立竿见影的地步,但也开始出现缓慢回升的良好势头。
盐铁专卖改革的试点,在冀州、青州等地,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进展。
在“皇家盐铁督察巡视队”(由玄甲卫骨干组成)的强力介入和震慑下,那些原本盘踞在盐场铁矿的豪强劣绅和不法官吏,不得不收敛了许多,部分被侵占的利权开始逐步回归国家。
虽然距离彻底打破垄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也为后续更大范围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甚至在军事方面,夏炎也开始有所动作。
他以“京营将士在护驾不利,致使刺客险些得手”为由,对京营的部分将领进行了调整和申斥(主要是一些与严党关系密切、且平日里疏于职守者),并提拔了萧腾等一批在之前招贤令中崭露头角、且对他表现出足够忠诚的年轻武官,充实到京营的中下层。
同时,他还下令工部,秘密研究和仿制从“无面楼”刺客尸体上缴获的那些制作精良的兵刃和特种装备(如夜行衣、攀爬工具等),试图提升玄甲卫和未来“神羽营”的装备水平。
大夏王朝的各项弊政,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风波之后,终于开始得到初步的、虽然缓慢但却有效的纠正。
夏炎的皇权,在一次次与严党和未知敌人的较量中,变得更加稳固。
他的威望,在一次次惠民政策的推行和“太祖神威”的加持下,也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太祖宝藏”和初步的财政改革,他也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裕的财政资源,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改革和强军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养心殿内,夏炎独自一人,着那枚从刺客身上缴获的、刻有奇特火焰纹章的令牌,眼神却依旧深邃而凝重。
他知道,“无面楼”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再次落下。那些刺客的尸体,经过仵作的仔细检验,发现他们不仅武功高强,而且体内似乎都服食过某种能够短时间激发潜能的秘药,其组织的严密和手段的狠辣,远超寻常江湖杀手组织。
而太傅严嵩岳,这只蛰伏的老狐狸,也绝不会甘心就此失败,他一定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反扑的机会。
北方边境,北戎部落的异动,也像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其真实意图。
京城的平静,只是暂时的。
一场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较量,己在暗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