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上午的周红梅作了什么妖,中午的订婚宴还是一如既往的进行着。
因为是在村里本身就没有城里那么讲究,再加上这是订婚宴,不是结婚宴,所以只是小范围的请了几个亲戚朋友。
林大川又将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人请了过来,里外里总共请了三桌,又有鱼又有肉还有酒,这在村里就算中上等人家了。
其中几道大菜是林秀云做的,得到了村里这些老辈人的一致好评。
“秀云这手艺没得说,这红烧鱼做的真是太好吃了,我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鱼呢。”
“对对对,秀云这孩子不用说,一看就跟她妈一样能干,勤快,她跟秀兰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绝对错不了,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就是啊,你看今天这席面,做的又好看,味道又好。”
听着里屋传来的夸赞的声音。
赵春桃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自得,毕竟夸奖她的女儿也就等同于夸奖她。
林秀云就更不用说了,脸上的红晕一首都没有消失过。
她一边干活,一边听着林秀兰说道:“明远家今天带来的东西真不少,光那块五花肉就帮咱们添了一道硬菜,还有一篮子鸡蛋,待会儿咱们炒个鸡蛋端上去。”
“知道了姐。”
中午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林大川虽然这人不太爱说话,但是很明显心里高兴,多喝了好几杯,散了酒席之后,他就跟陆建国坐在炕上悄声说话。
陆明远要带着李卫东他们回去,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跟林秀云单独说几句。
林秀云看着他喝的通红的一张脸,心疼的说道:“你啊,怎么不知道少喝点儿,也不怕喝了不舒服啊?”
“待会儿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衣服好好包紧了,要是冷风吹了进去,你待会儿肯定是要头疼的。”
陆明远摸了摸放在他领口处,帮他整理衣服的那双手,抓住了就不放开。
“我今天这不是高兴吗?再说了,你做的菜那么好吃,我不得多吃两口,多喝几杯啊?”
林秀云生怕被人看见,赶紧将手抽了出来,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懂事的说道。
“你赶紧出去招呼秀兰姐那家人吧,说起来也好玩儿,她叫孙秀兰,我姐叫林秀兰,我们刚才还笑了一阵呢。”
“那说明这是天生的缘分。”外面的人都在等着,陆明远虽然也不舍得,但不好意思让人家继续等,就只能一边说话一边往外走。
到了门口还不忘跟林秀云说道:“赶紧回去吧,我们也回去了。”
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回了家。
因为李卫东一家人是城里来的“贵客”,再加上李卫东又是“厂长”,所以村里人也不敢怠慢,就因为这个,李卫东没少被敬酒,当然也没少喝。
李卫东被搀扶到了陆家,就被陆明远安排在了自己的屋里休息。
孙秀兰则抱着李佳玉,坐在小炕上跟陆明远的家里人聊天。
因为上午的时间有点短,解释的也有些仓促,所以王桂芝对当天救人的事情了解的没有那么清楚,正好孙秀兰在眼前就详细的问起了当时的事情。
孙秀兰就赶紧将那天的事情事无巨细的、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说到最后,连自己和李卫东怎么样寻找陆明远的事儿,都详详细细的说了。
这让王桂芝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原来是这么回事,幸好老二去了,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可不是呢,阿姨你都不知道当时情况可吓人了,我人都吓傻了,当时就一个想法。”孙秀兰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我当时就想着要是孩子出了什么事儿,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也就不活了。”
都是当母亲的,王桂芝能够感同身受,她看了一眼坐在炕头上正陪着佳玉一起玩的陆明香,点了点头。
“理解,都理解,现在孩子没事就行了。”
孙秀兰应和了一声,就岔开了话题。
李卫东一觉睡到了下午三点多。
他晃晃悠悠的从陆明远的屋子里出来,洗了把脸之后,他拿过陆明远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一边尴尬的笑了笑。
“喝多了喝多了,让你们见笑了,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真是喝酒误事,喝酒误事啊。”
陆建国也从邻家回来了,这会儿正坐在炕上抽烟,听见陆明远叫他就慢悠悠的下了炕。
三人一起到了西屋的炕上坐着。
李卫东先是说了几句客套话,接着就说明了这次的来意。
“陆大叔,这次我来不光是为了参加明远的订婚礼,我还有别的事情。”
说完他就从大衣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递了过去,没等陆明远开口拒绝他就赶紧说道。
“这是祝贺你定亲,我跟你嫂子随了一份心意,你可不能不收。”
陆明远推辞了几回,还是拗不过,收下了。
接着李卫东就说到第二件事,提起陆明远做好事不留名这件事儿,他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当着陆建国的面儿,把陆明远好一顿夸。
还不忘为今天上午迟到的事情做了解释:“明远啊,本来今天早晨我跟你嫂子能早点来,结果没想到一来是坐车耽误了,二来是道路不熟悉,还有一个就是报社那边联系我,让我去取报纸。”
“我一听这么大的好事儿,我就什么都不顾了,一定要赶在你订婚的时候把这报纸给取回来,本来想着为你们家争争光,却没想到碰上这种事儿。”
“没想到误打误撞,这报纸还真派上了用场。”
李卫东拍了拍陆明远的肩膀:“至于说表彰和发奖金的事儿,应该过几天他们就会过来,你不用着急。”
陆建国乐呵呵的看着他俩,嘴角都翘到天上去了,愣是忍着一语不发。
接着李卫东就说起了第三件,也是之前和陆明远商量过的事儿。
“陆大叔,你也知道我是酒厂的厂长。”
“我这次来是想问一问,有关于您家里酿的酒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