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下面一群皇子顿时鸦雀无声。
“笑啊,怎么继续笑了?”
张维道:“你们的大明,你们眼中的天朝上国,实际上也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就这一天天还骄傲自满,本王都替你们丢人。”
张维这话说的一群皇子脸色涨红,却不知道如何反驳。
“行了,今天就讲这么多,你们回去好好消化消化。”
张维开始赶人了。
众位皇子面面相觑,都看向了老朱。
老朱挥挥手道:“今天的事情,你们任何人不要传出去,否则让咱知道你们谁走漏了消息。”
老朱森然一笑,道:“你们知道后果的,行了,都滚吧。”
“是。”
众皇子不敢再待下去了,老朱太吓人了。
实际上,今天这堂课老朱还是受益匪浅的。
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确让他开阔了眼界。
“朱老西,你留下。”
朱棣愣了一下,不过还是领命待在原地。
不过还有并未选择离开,老朱有些纳闷,道:“老五,还有小十二,你们还有事吗?”
五皇子朱骕犹豫了一下,道:“父皇,儿臣能否讨要一份儿这样的世界地图?儿臣想要回去自己研究。”
“嗯?”
老朱刚要拒绝,毕竟这地图画出来还没几份。
张维道:“难得你有这份儿心,本王很看好你,老朱,就给他一份儿。”
老朱最终还是点点头,让人取来一份儿交给了朱骕,而朱骕则是双手郑重地接过,表情凝重,仿佛手里的东西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一旁的朱柏看的眼热,道:“父皇,儿臣……”
朱标道:“小十二,你还小,要是想看就来孤的东宫或者是你五哥那里,这地图的数量目前还非常稀少。”
闻言,朱柏有些不开心,不过他还是懂事地应下了。
“地图也给你了,你们先下去吧。”
老朱吩咐道。
“儿臣告退。”
朱骕带着朱柏离开了,留下朱棣也有些对世界地图心动,不过他明白鹏王大人出口把自己留下来,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跟他说。
张维道:“阿标,你把本王之前跟你说过的事情都跟他说一遍吧,你们家老西是个人才,虽然以后肯定无缘那个位置了,但是在别的方面,他可以继续发光发热,让大明更上一层楼。”
朱标闻言,犹豫了一下子,道:“鹏王大人,真的要告诉他吗?”
“说吧,反正将来你还是要告诉他的。”
“嗯。”
朱标点点头。
“那就听鹏王大人的。”
朱棣满脸疑惑,道:“大哥,鹏王大人,到底是什么事啊?”
“老西,大哥接下来跟你说的,都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也是鹏王大人告诉我的,我说出来以后,希望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兄弟感情。”
“大哥,到底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朱棣更加好奇了。
朱标深吸了口气,于是把张维之间透露的,说了一遍。
半晌后,而朱棣从最初的震惊到最后的麻木。
“大哥,也就是说,未来你会早夭,我的大侄子雄英也没了,是一个叫朱允炆的上位,然后我就造反了?”
“是的,老西。”
朱标点点头。
朱棣人都麻了,未来的他居然当皇帝了?!
不过反应过来后,朱棣连忙道:“可是这朱允炆到底做什么了?我才会造反?大哥,你知道我的,我对那个位置根本不感兴趣,有你在,我一首立志做一个南征北战的大将军,战场是我唯一的宿命,大哥,你要相信我?”
“老西,大哥当然相信你。”
朱标拍了拍朱棣的肩膀道:“我相信,如果我真的在位的话,给老西你一百个胆子,你也不敢造反,可是谁能想到孤偏偏早夭了呢,雄英也没了,至于朱允炆做了什么,孤就更不知道了,恐怕这件事儿,除了鹏王大人,天底下没有一个人会知道。”
朱棣顿时明白了朱标话中的意思,于是赶忙向张维请教。
“鹏王大人,还请告诉我们,这朱允炆到底做了什么,我才会造反?”
张维呵呵一笑,道:“大家都是聪明人,非要本王说的那么清楚吗?你觉得除了削藩,朱老西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朱棣被噎住了,嘟囔道:“可是就算朝廷要削藩,我也不至于造反吧。”
朱标猜测道:“莫非是朱允炆削藩的手段过于残暴?”
历史上就有皇帝对各路藩王进行削藩的例子。
然后藩王造反,汉朝文景之治时期就有藩王作乱。
而到了大明,这种事情也难以避免。
毕竟藩王势大,你让朝廷怎么安心?
削藩势在必行!
张维呵呵一笑,道:“何止是残暴?朱允炆是由太子侧妃吕氏生下来的庶长子,太子侧妃在生下二胎朱允熥以后,就因为难产大出血导致身亡,后来这侧妃吕氏就被朱标给扶正了,成为了太子妃。
她出身江南世家大族吕氏,而这朱允炆登记以后,因为太过年幼,所以当时的老朱就留下几个托孤大臣,其中有一个叫做方孝孺,是大明儒学代表人物宋濂未来的学生。
而另外二人叫齐泰和黄子澄,要说这三人非常的人才,你爹也是一如既往的眼瞎。
首先这三人一上来就建议这朱允炆削藩,先后搞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湘王朱柏、搞残和搞废了五皇子周王朱骕、代王朱桂、齐王朱傅等等,下手那叫一个狠。”
“什么,小十二死了?”
朱标只感觉一阵头晕目眩,朱棣也是觉得痛彻心扉,那个总是缠着他“西哥,西哥”喊的小十二,竟然被朱允炆逼死了?
逼死自己的亲叔叔,这朱允炆真是好样的!
“大哥……,大哥……”
“标儿,你没事吧?”
老朱也感觉很崩溃,自己的孙子搞死了儿子,这也太狗血了。
他还没承受不住呢,结果朱标先倒下了。
一阵急救以后,朱标悠悠醒转,喊道:“孽障啊,孽障……爹,孩儿不孝,养出这等不忠不孝的儿子。”
老朱沉默了,随后叹息一声,道:“标儿,这不怪你,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