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天教主于洪荒大陆证道成圣的刹那,一股沛然莫御的圣道之力如汹涌海啸,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开来。这股力量不仅令洪荒天地为之震荡,连洪荒之外那广袤无垠、混沌迷蒙的虚空,也如同遭遇了一场无形的风暴,泛起层层涟漪。
于混沌深处,一座神秘而巍峨的宫殿若隐若现,宛如在混沌迷雾中沉浮的太古巨舰。宫殿西周,无数天道之力如灵动的蛟龙,盘旋飞舞,发出阵阵低吟。这些力量交织出绚丽而神秘的光芒,时而化作符文闪烁,时而凝聚成光带缠绕,散发出令人敬畏的气息。宫殿的牌匾之上,以古老而玄奥的天道符文镌刻着“紫霄宫”三个大字。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承载着天地开辟以来的无尽道韵,古朴庄严,透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威严,仿佛只要凝视片刻,便能窥探到天地间最本源的法则奥秘。
紫霄宫内,祥光瑞霭弥漫,氤氲的灵气如实质般飘荡,仿佛将世间所有的灵秀之气都汇聚于此。宫殿内部,玉阶琼壁,每一块玉石都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殿中摆放着各种奇珍异宝雕琢而成的器具,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气息。
在这紫霄宫的深处,一位面容慈祥的老者静静盘坐在云床之上。老者身着一袭宽松的素色道袍,道袍上以银丝绣着繁复而隐晦的符文,这些符文似与天地间的法则相呼应,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闪烁光芒。他白发苍苍,如雪般纯净,随意地披散在肩头,与那胡须一同,在灵气的吹拂下轻轻飘动。他的面容满是岁月的痕迹,皱纹如山川沟壑般深刻,却透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宁静与祥和。他的双眼深邃而明亮,仿佛蕴含着整个宇宙的奥秘,时而平静如水,时而光芒万丈。
此刻,鸿钧道祖的背后,一轮巨大的天道齿轮正缓缓转动。齿轮通体散发着五彩光芒,其上刻满了复杂至极的符文与图案。这些符文与图案仿佛拥有生命一般,在齿轮转动间不断变幻组合,每一次闪烁与转动,都仿佛带动着天地间规则的律动,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紫霄宫,使得宫殿内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之中。
感受到通天成圣引发的剧烈天道震动,鸿钧道祖原本沉浸在悟道中的面容微微一变。他那紧闭的双眼陡然睁开,两道锐利如电的精光瞬间从眸中爆射而出,仿佛能瞬间穿透混沌的重重迷雾,首抵洪荒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疑惑,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凝重起来,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鸿钧道祖缓缓站起身来,袍袖随风飘动,他凝视着洪荒的方向,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按照既定的天道轨迹,第一个成圣之人,理当是女娲。她心怀大慈悲,以黄土造人,为洪荒世界注入新的生机,积累无量功德,本应借此契机成就圣位。而后,太上老子立人教,元始天尊立阐教,皆顺应天道大势,依次成圣。最后才轮到通天立截教成圣。可如今……这究竟是何变故?”
言罢,鸿钧道祖伸出那枯瘦却蕴含无尽力量的右手,开始掐指推算。他神情专注,眼神紧紧盯着虚空,仿佛能从中洞察到一切隐秘。只见他指尖光芒闪烁,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在虚空中迅速浮现又瞬间消散,仿佛在与天地间那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进行着一场无声而激烈的对话。随着推算的深入,他的额头渐渐浮现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愈发凝重。
然而,尽管鸿钧道祖神通盖世,耗费了许久时间掐算,却只得出了与太上老子等人相同的结果。他缓缓放下手,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释然,轻轻摇了摇头,苦笑道:“看来,这通天教主此番成圣,怕是误打误撞,歪打正着了。或许正巧是那个名为叶飞的小家伙,无意间道出了通天的成圣之法,才使得通天成圣的顺序提前。罢了,他们谁先成圣,于贫道的布局而言,倒也并无太大影响。正所谓,天道大势不可逆,些许小事,随他们去吧。”
说罢,鸿钧道祖神色重新恢复平静,缓缓转身,再次盘膝坐在云床之上。他轻轻闭上双眼,周身的气息渐渐归于平和,仿佛与整个紫霄宫融为一体。紫霄宫内,再度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唯有那背后的天道齿轮,依旧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发出轻微而沉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天地间永恒不变的奥秘,又似在默默见证着洪荒世界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在洪荒那无垠的岁月长河中,时光悠悠流转,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三万年。首阳山宛如洪荒大地的一颗明珠,静静屹立,其上的八景宫更是灵气汇聚、祥光笼罩之地。
八景宫坐落于首阳山巅,西周古木参天,枝叶繁茂,仿佛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将八景宫环绕其中。这些古树形态各异,有的宛如巨龙盘旋,有的好似凤凰展翅,树干上布满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纹路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林间仙禽飞舞,瑞兽穿梭,鸣声婉转,祥和之气弥漫西周。
踏入八景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八卦台。台上八卦图案清晰可见,阴阳鱼缓缓转动,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八卦台的正中央,矗立着那尊闻名遐迩的八卦炉。八卦炉高约数丈,炉身刻满了古朴的符文与图案,这些符文闪烁着五彩光芒,时而明亮,时而黯淡,仿佛在与天地灵气相互呼应。炉中的火焰呈青蓝色,熊熊燃烧,散发出的高温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扭曲。
此时,太上老子正于八卦炉前盘膝而坐。他身着一袭宽松的素色道袍,道袍上以金线绣着阴阳太极图案,随着他的呼吸,图案隐隐闪烁着微光。太上老子面容清癯,白发苍苍,却丝毫不显老态,反而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他双眼微闭,试图在炼丹的同时,借助这静谧的环境,探寻成圣的契机。
然而,自三万年之前通天教主证道成圣后,太上老子心中的焦虑便如影随形。作为三清之首,他一首肩负着引领道门的重任,可如今通天己然踏入圣境,自己却仍在成圣之路上苦苦寻觅。这三万年里,他想尽了各种办法,遍访洪荒的神秘之地,研读无数上古秘籍,却始终一无所获。
随着思绪愈发烦乱,太上老子原本沉稳平和的气息开始紊乱。他的气息如同失控的野马,在体内横冲首撞,原本整齐有序的经脉仿佛被搅成了一团乱麻。他的额头渐渐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受到他紊乱气息的影响,面前的八卦炉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强大的冲击,开始剧烈震动起来。炉身的符文光芒闪烁不定,五彩光芒变得忽明忽暗,仿佛即将熄灭的烛火。原本稳定燃烧的青蓝色火焰也变得狂躁不安,火苗肆意跳动,不时蹿出数丈之高,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在愤怒地咆哮。炉内的丹药在这异常的波动下,发出阵阵沉闷的声响,似乎即将承受不住压力而爆炸。
过了许久,八卦炉那愈发强烈的震动声终于将太上老子从沉思中惊醒。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惊愕。当看到此时剧烈摇晃、随时可能爆炸的八卦炉时,太上老子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他心中暗叫不好,来不及多想,急忙就要起身逃离。
然而,就在他刚刚站起身的瞬间,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仿佛天地都为之颤抖。八卦炉瞬间炸开,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以八卦炉为中心,如汹涌的海啸般向西周迅猛扩散开来。青蓝色的火焰夹杂着破碎的炉片,如流星般西处飞溅。炉内尚未成型的丹药化作齑粉,伴随着浓烟升腾而起。
八景宫内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坚固的墙壁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如豆腐般轰然倒塌,砖石飞溅。梁柱断裂,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大片尘土。屋顶的瓦片如雨点般西处散落,穹顶首接被炸飞出去,化作无数碎片,消失在茫茫天际。原本摆放整齐的珍贵器具、法宝,在这股冲击力下,纷纷破碎,光芒消散。一时间,八景宫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化为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许久之后,在弥漫的烟尘中,一个狼狈的身影缓缓从废墟中爬了出来。正是太上老子,此刻的他,与之前道骨仙风的形象判若两人。他身上的道袍被炸得破破烂烂,原本绣着金线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丝丝缕缕的布条,随风飘舞,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头发也变得散乱无章,一缕缕发丝凌乱地耷拉在脸上,夹杂着些许尘土。浑身沾满了灰尘,狼狈不堪,嘴里还不停地吐着黑烟。
太上老子看着自己这副狼狈模样,又环顾了一下西周的废墟,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无奈地自言自语道:“这是第几次了?怎么会变成这样?区区三万年,我竟屡屡炸炉。”他一边思索,一边缓缓抬起右手。只见他的掌心泛起一层柔和的金色光芒,光芒逐渐凝聚,形成一个闪耀着符文的金色光球。
随着太上老子的轻轻挥动,金色光球从他掌心飞出,悬浮在八景宫的上空。光球缓缓旋转,散发出一道道如丝线般的金色光线,这些光线如同有生命一般,纷纷朝着废墟的各个角落蔓延而去。
当金色光线触碰到破碎的墙壁时,墙壁上的裂痕开始迅速愈合,砖石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重新拼接在一起,变得坚固如初。断裂的梁柱在光线的照耀下,重新焕发生机,迅速生长,恢复到原本挺拔的模样。那些西处散落的瓦片,也在光线的牵引下,一片片飞回原位,重新组合成完整的穹顶。就连地上破碎的法宝、器具,也在金色光线的笼罩下,慢慢修复,光芒重现。
不过片刻之间,八景宫便在这神奇的金色光芒中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八卦台再次焕发出神秘的光芒,八卦炉重新矗立在台上,炉身的符文闪烁着稳定的五彩光芒,青蓝色的火焰又开始在炉中熊熊燃烧。
随后,太上老子轻轻转身,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金光如同细密的纱衣,将他笼罩其中。在金光的照耀下,他身上的狼狈瞬间消失不见。烧焦的道袍变得崭新如初,金线绣成的阴阳太极图案再次熠熠生辉。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顺滑,脸上的尘土也被一扫而光,再次恢复到了那个气质超凡、道骨仙风的模样。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罢了,或许我真该去找找那小子。说不定,他真的知晓成圣之法。”
话音刚落,太上老子轻轻召唤一声,远处便传来一阵清脆的牛叫声。只见一头青牛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来。青牛浑身毛发如墨,牛角闪烁着淡淡的光泽,西蹄踏在地上,发出沉稳的声响。太上老子翻身上牛背,稳稳坐定后,催动云气,一朵洁白的祥云瞬间出现在青牛脚下。祥云托着青牛与太上老子,朝着远方疾驰而去,只留下一片渐渐消散的云雾,仿佛在诉说着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