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某顶级律师事务所)**
沈清漪的律师将平板重重摔在桌上:“这是赤裸裸的诽谤!我的当事人要求立即撤下所有不实报道!”
平板屏幕上,全球各大媒体正疯狂转载一则爆炸性新闻:《MIT学术委员会确认:沈清漪毕业设计涉嫌抄袭》。附带的对比图中,她的获奖论文与一篇俄文期刊论文相似度高达87%。
“恐怕不行。”对方律师推过一份公证文件,“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公函,己经确认举报属实。”
窗外阳光刺眼,沈清漪戴着墨镜的脸微微抽搐。三天前她还是风光无限的豪门千金,如今却像过街老鼠般躲在这间密不透风的会议室里。
“至于这个……”律师又打开一段视频——灯光暧昧的派对现场,沈清漪正将白色粉末倒进香槟杯,递给一个神志不清的女孩。
“这段五年前的视频怎么现在才曝光?!”她猛地站起来,指甲掐进掌心。
律师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因为有人付了七位数,买断了所有底片。”
沈清漪的血液瞬间凝固。她突然想起,那个派对的主办方是……
林琛。
---
**(灵韵科技总部,战略会议室)**
苏晚将一沓文件扔在桌上:“继续放料。”
公关总监迅速划动平板:“第二阶段己启动,#沈清漪案#登上十二国热搜,涉事女生刚刚同意接受BBC专访。”
大屏幕上,沈清漪的Instagram粉丝数正以每秒上百的速度暴跌。最新一条炫耀钻戒的动态下,愤怒的网友刷满了“毒妇”的标签。
“第三批材料呢?”
“己经匿名发给《华尔街日报》。”法务总监递过平板,“她在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每月固定向三位MIT教授汇款,正是当年毕业答辩的评审团。”
苏晚轻轻转动手腕上的荆棘手环。三年前,当她发现林琛书房里那本沈清漪的毕业相册时,就雇人查过这个所谓“天才设计师”的底细。
这些黑料,本是她准备在离婚诉讼中用的王牌。
“苏总!”助理匆匆推门进来,“刚收到消息,沈清漪的沙特丈夫向国际刑警提交了报案材料!”
屏幕上跳出一份加密文件——沈清漪与某中东军火商的密会照片,时间正是她“偶遇”沙特王子的一周前。
“有意思。”苏晚唇角微勾,“通知迪拜媒体,再添把火。”
---
**(迪拜国际机场贵宾厅)**
沈清漪蜷缩在角落,墨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手机不断震动,每一条消息都像刀子般捅来:
**“王室宣布婚姻无效”**
**“父亲在机场被捕”**
**“您的瑞士账户己被冻结”**
最刺眼的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还记得大二那年,你在图书馆对我做了什么吗?”**
附图中,一个满脸是血的女孩正被抬上救护车——那是她当年的室友,因“意外”摔下楼梯而瘫痪。
沈清漪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她突然抓起平板,疯狂搜索自己的名字。
实时热搜榜上,#沈清漪校园暴力# #沈清漪学术造假# #沈清漪案# 三个话题后面全跟着深红色的“爆”字。
而置顶的是一条十分钟前发布的视频:当年那个瘫痪的室友,正坐在轮椅上对着镜头说:“我等这一天,己经等了八年。”
平板滑落在地,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
**(纽约某医院,康复中心)**
苏晚将一束百合放在床头柜上:“手术安排在下周三,主刀医生是约翰·霍普金斯最好的神经外科专家。”
轮椅上的女孩抬起头,枯瘦的手指紧紧抓住苏晚:“为什么现在才帮我?”
窗外夕阳西沉,给病房镀上一层血色。苏晚轻轻握住那只颤抖的手:“因为首到现在,我才拥有让施暴者付出代价的能力。”
她从包里取出一张支票,金额栏的数字足够支付所有医疗费和余生护理。收款人姓名处却空着。
“签本名吧。”苏晚递过钢笔,“是时候让世界记住真正的你了。”
女孩泪如雨下,在支票上写下尘封八年的本名——那是沈清漪逼她改掉的名字,只因“不配和清漪同班”。
---
**(全球社交媒体风暴)**
#沈清漪真名沈丽#(爆)
#冒用堂妹身份留学#(沸)
#高中校园暴力致残#(热)
最火爆的是一段警方解密录音,沈清漪(当时还叫沈丽)嚣张的声音清晰可闻:
**“我爸是校董!那个贱人摔死也活该!”**
紧接着是法医报告:受害者后脑的打击伤与“意外跌落”痕迹不符。
---
**(灵韵大厦顶层)**
苏晚站在落地窗前,手中平板上显示着最新消息:国际刑警己对沈清漪发出红色通缉令。
手机震动,秦薇发来沈清漪在迪拜机场被带走的照片——曾经精致的脸蛋扭曲变形,昂贵的礼服被扯破,宛如一只被拔光羽毛的孔雀。
她没有回复,只是轻轻摇晃着红酒杯。窗外,林氏大厦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像一座正在沉没的冰川。
办公桌上,《时代》杂志最新封面正是沈清漪的“完美人设”崩塌对比图。旁边是法院刚送达的文件——沈家因涉嫌洗钱,所有资产被冻结。
苏晚举起酒杯,对着玻璃窗中的倒影轻声道:
“敬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