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莫愁与林清相识后,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清对李莫愁的关怀无微不至,如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李莫愁的生活。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古墓的幽深,林清便己早早来到李莫愁的住处。她轻叩房门,声音温柔地说道:“师妹,晨起时分,天地间灵气最为充沛,正是练功的最佳时间。”门开后,李莫愁睡眼惺忪地看着师姐,林清微笑着,又与她分享一些自己练功时总结出的小窍门,诸如如何在吐纳时更好地引导内力流转,怎样在冥想中更快地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李莫愁认真听着,心中满是感动,师姐的关怀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她武学修炼的漫漫长路。
到了用餐时间,林清总是格外留意李莫愁的口味偏好。她发现李莫愁偏爱甜口,便特意叮嘱孙婆婆,在准备膳食时多做些如桂花糖糕、蜜汁藕片之类的甜食。每当看到李莫愁品尝美食时脸上露出的满足神情,林清的眼中便会浮现出欣慰的笑意。
然而,武学修炼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次,李莫愁在修炼一门难度颇高的功法时,遭遇了瓶颈。无论她如何努力,都难以突破当前的困境,这让她心情格外低落。平日里灵动的双眼此刻也失去了光彩,练功时也总是心不在焉。
林清敏锐地察觉到了李莫愁的异样。在练功房外,看到李莫愁独自坐在角落发呆,林清走上前去,轻声问道:“师妹,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不妨与师姐说说。”李莫愁抬起头,看着师姐关切的眼神,心中的委屈与无奈瞬间涌上心头,她将自己在功法修炼上的困扰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
林清耐心地听完,轻轻握住李莫愁的手,说道:“师妹莫急,这门功法我也曾研习过,或许能给你一些建议。”她结合自身经验,从功法的起源、理念,到每一个关键动作所蕴含的深意,从不同角度为李莫愁细致分析。为了让李莫愁更好地理解,林清甚至亲自示范一些关键动作,她身姿轻盈,内力流转间,功法的精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莫愁目不转睛地看着师姐的示范,脑海中原本混乱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在林清的悉心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向。李莫愁心中对林清的感激之情如潮水般涌动,愈发觉得师姐不仅是生活中的关怀者,更是武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在古墓那宁静且充满神密气息的氛围中,李莫愁与林清相处的时光愈发融洽,两人之间的情谊也如醇酒,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浓厚。随着彼此了解的不断加深,闲暇之时,她们总会相聚在练功房,一同探讨武功心得,沉浸在武学的奇妙世界里。
这一日,练功之余,李莫愁率先开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师姐,我近日对空间功法有了些新的感悟,尤其是在内力调和与运用方面,与以往大不相同。”林清听闻,立刻来了兴致,专注地看着李莫愁,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李莫愁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这空间功法奇妙之处在于,它能让内力在身体各个部位的流转更加自如,仿佛打破了以往的局限。比如说,在施展轻功时,我可以将内力瞬间集中于足底,借助地面反作用力跃出更远的距离;而在与人交手时,又能迅速将内力分散至双臂,增强招式的威力。”
林清听后,眼中满是惊喜与思索,不住地点头:“师妹所言极是,这般独特的见解,拓宽了我对内力运用的思路。看来这空间功法的确有着非凡之处。”
待李莫愁说完,林清也将自己的经验娓娓道来:“师妹,说到实战,古墓派武功的阴柔之力运用起来大有学问。当面对对手刚猛的招式时,切不可正面硬抗,而是要顺着对方的劲道,以柔克刚。比如对方一记刚猛的拳风袭来,我们可以侧身闪避,同时运用阴柔内力,顺着他的手臂脉络,卸去其力道,再趁机反击。”
说着,林清便拉着李莫愁来到练功房中央,开始比划演示起来。林清模拟对手的刚猛攻击,李莫愁则按照师姐所讲,巧妙地运用阴柔之力化解。两人一来一往,动作轻盈而流畅。
在这过程中,李莫愁对古墓派武功的实战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林清也从李莫愁关于空间功法的见解中,获得了新的启发,对内力的调和与运用有了新的感悟。她们相互借鉴学习,不仅武功都有了新的提升,彼此之间的情谊也在这一次次的交流探讨中愈发深厚,如同交织在一起的藤蔓,愈发紧密,难以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