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王者浴血
众生芸:王者浴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九章:仙骨配卦符

第九章:仙骨配卦符

加入书架
书名:
众生芸:王者浴血
作者:
历史的搬运工
本章字数:
4600
更新时间:
2025-04-18

1.程旼:欢迎你来客家作客

跑路跑成了东道主,这是程旼的本事。

程旼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但肯定是做得最成功的人。

他反客为主,欢迎大家到客家来做客。

并大张旗鼓地,对外宣布自己是客家文化第一人。

他从千里之外的中原,辗转来到平远坝头官窝里扎根。

从几百人,到最后只剩下十几人。

路途的漫长艰辛,条件的艰苦卓绝,造就了他不屈的性格。

到了官府里以后,他积极传播中原文化。

还将先进的耕作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土著。

并且教他们制作农机的方法,以及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

经过系统性的技术改良,农产品的收益增加了数倍。

同时,他还带头兴办教育,普及文化。

建办全县第一家私塾,免费为农家子弟提供教育。

组建第一支志愿服务队,在全县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社会不良风气。

此外,他还大力发展经济,建造一条十公里的盘山公路。

让老百姓进山采集更加方便,采摘的植物也更有价值。

他还建造了第一座公路收费站,对下山的货物收取管理费。

那些管理费,一部分用作人员工资,另一部分作为基础设施投入。

老百姓对这样的做法,举双手赞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富富不如众富富。(完)

2.葛洪:今天你喝药了没有

葛洪不喜欢俗世,而喜欢静修。

这是他年少时候,就立下的惊世骇俗的决定。

这个决定,本来与人无尤。

偏是有两样东西,世人惦记着。

所以即便葛洪在深山,也有人登门造访。

第一样东西,就是炼丹术。

葛洪的先祖,曾拜左慈为师。

后来机缘巧合,医术传到葛洪的手里。

在罗浮山,葛洪遇到了生命中最后一位贵人,广州刺史邓岳。

在邓岳的资助下,葛洪隐居在罗浮山,做炼丹实验。

每次地动山摇,烟尘西起,给两个人降降温。

到这个时候,邓岳就会出面花钱安抚周边的老百姓。

另一种,就是制药术。

考虑知道周边的成熟案例,葛洪准备放手干。

中医,是中国人民最伟大、最骄傲的发现。

无论是高官子弟,还是贩夫走卒,都会生病。

深厚的中医理论,加上全资国家委培,顺便看望下刘秋硕。

连参加个聚会都不省心,难找我们4位组织。

登门求教的人络绎不绝,战士们都连夜加建火神山医院。

不为别的,为再一次实现人生价值。

今天,你喝药了没有,这句话成为晋朝最深情的问候。(完)

3.郭璞:神算子的人生苦恼

算命,是一份很好的职业。

动动嘴皮子,就能够赚个盆满钵满。

尤其是官家大户的银子,那就更容易了。

花个碎金几两,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然后想办法,扫去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稳赚不赔。

郭璞,被大家推崇为闻喜伯、灵应侯。

就是因为他算卦非常的准,而且每次都灵验。

所以,王公贵族,都喜欢请他来算卦。

没事,可以预判未来几年的吉和凶。

有事,可以寻找消灾避祸的办法。

郭璞也不觉得烦,只要给钱给女人,那就可以。

所有的钱,他都用来做了慈善事业。

拯救来自怡红院、飘香院的失足妇女。

他被誉为妇女之友,以及天下第一大善人的称号。

他曾给自己算过一卦,自己西十有九会自挂东南枝。

所以,及时行乐,对他来说并不是罪过。

同为著作郎的干宝劝他好好的工作,郭璞也只是笑笑。

要是干宝知道自己活不过西十,又将作何感想呢?

有些人生,可以看透,但不能说穿的。

唯独,郭璞知道的太多,才选择了自我麻痹。

郭璞的苦恼,只有懂得人才懂。(完)

4.刘遗民:乱世更好佛灯清幽

刘程之,绰号刘遗民。

为人性格豪爽,不爱敷衍拍马屁。

那些带有忽悠性质的工作,他做不来。

所以,便选择了做清谈的名士。

烧过黄纸,拜过码头,找了东林书场做靠山。

吃吃喝喝,靠自己的能力过好一辈子。

在晋代做名士,条件其实并不高。

只要没犯过错误,没欠着外债,就可以申请。

申请上交之后,郡县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审核。

符合条件明确身份,颁发荣誉证书,就算过关。

就这样,在这个颠簸的乱世里,刘程之成了清谈名士。

在庐山东林寺的东林书院研究佛法,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做名士,经常要外出交流工作经验。

所以,刘程之一刻也没有落下佛法研究。

偶尔,他也会去南山拜会老朋友陶渊明。

两人以诗为媒,把酒言欢,倾诉各自隐居的故事。

对于政治,两个人都是避而不谈的。

洁身自好的人,能够做的,只剩下独善其身了。

听说,新一届的吹牛逼大赛又要开始了。

有听说,这次比赛的地点是庐山。

陶渊明端起菊花酒,答应比赛之日,去庐山看望刘程之。(完)

5.潘茂名:根子浮山下的道士

修身,养性,求大道。

这样的人,在根子浮山下有很多。

只为了成为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叫潘茂名。

他是一个医生,为了救死扶伤而来。

却因为深厚的道家学问,被世人所惦记。

人们身体上的痛苦,很容易解决。

但存在人们心理上的依赖,却难以消解。

许多的疾病,不在于所用的药物。

而在于那些病人,是否能过心里的那道坎。

潘茂名的医术之所以精湛,是在于救人救心。

让病人把心里的问题说出来,然后帮他解开心中的纠结。

没有传销,没有套路,更没有高端会员制。

后来,有一位叫张悟本的男人。

下岗失业之后,开始推销保健品。

并以北师大中医函授学历,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

张悟本行医不在于药到病除,在于钱到病除。

只要对方出得起价,就拼命把保健品安排上。

一个月三十万,那是最低配置。

要是身体允许,一个月三十万的保健品照开不误。

后来,张悟本出事了,闹剧就散场了。

然而,心里迷茫的群众,依然还在上别人的当。(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