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芸:王者浴血
众生芸:王者浴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三章:朝堂谋略天团(上)

第三章:朝堂谋略天团(上)

加入书架
书名:
众生芸:王者浴血
作者:
历史的搬运工
本章字数:
5668
更新时间:
2025-04-23

第三章:朝堂谋略天团(上)

1.狄仁杰:狄仁杰探案集

爱推理的狄仁杰,非常喜欢大理寺丞的工作。

所以,当侍御史的提拔公文下来的时候。

狄仁杰不但没有欣喜,反而有些小小的失落。

临行时,好朋友李元芳对狄仁杰说。

若是侍御史的工作做得不开心,那就写悬疑小说吧。

就是这句话,让狄仁杰恍然大悟。

狄仁杰把在担任大理寺丞时处理的几件大案、要案。

经过简单的艺术加工,写成了第一部悬疑小说。

狄仁杰将小说的初稿,拓印了一份,寄给李元芳。

李元芳看完之后,鼓励狄仁杰将稿件付梓面世。

《通天帝国》一经发表,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粉丝们纷纷来信,鼓励狄仁杰继续创作。

于是,狄仁杰便开始创作第二部小说《幽冥道》。

故事发生的地点,设计在西域边境小城。

因为连续杀人事件,弄得人心惶惶。

更有一支神秘军团,在夜色里押送财宝。

见过神秘军团的人,接二连三的死去。

现场的尸体,也出现“沙化”的现象。

狄仁杰在调查案件时,遇到来西域寻亲的少侠元思。

这支神秘军团是什么人,他们押送的是什么东西。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一切,敬请关注《狄仁杰之幽冥道》。(完)

2.杜如晦:文官崛起之路

文人当官,比较容易。

当个威风八面、睥睨西方的大文官,却不太容易。

毕竟文人的工作大多是幕后,不太遭武官待见。

比如说,草拟个诏书吧。

文官趴在桌子上半天,皇帝签个名。

管事的公公,坐上大轿,出门宣读。

露脸的都是皇帝和太监,从来没文官什么事。

比如说,制定个律法吧。

一众文官夜以继日,放弃了夫妻生活。

不过,是为了推动王朝的司法体系建设。

皇帝说了,藩王和大臣没一个敢当场放屁的。

但私下聚会,首接把起草律法的官员骂的狗血淋头。

有些人喝多了,首接把文官弄死的也不在少数。

杜如晦很清楚,自己有严重的恐血症。

想要从政,那就只能走文官这条路。

隋唐风云突变,武装割据势力大混战。

文官在武官的眼里,都是些靠嘴皮子吃饭的闲人,很没有地位。

正是如此,杜如晦找来房玄龄,布了“玄武门之变”的局。

帮助李世民,把两个武力强大的竞争对手给灭了。

同时,还趁机灭掉的诸多武将心头的骄纵气焰。

老实说,论杀人诛心,没人比得上工于心计的文官们。(完)

3.房玄龄:天下老婆最大

房玄龄怕老婆,满朝文武都知道。

李世民也经常拿这件事揶揄他,说他没有男子气概。

那次御宴酒会之上,李世民又拿这件事来开涮。

同僚们趁机起哄,一起跟房玄龄开玩笑。

房玄龄仗着酒意,吹了几句不怕老婆的牛皮。

李世民见房玄龄上钩,当场赐给房玄龄两个美女。

等到美女到了眼前,房玄龄的酒意去了一半。

正在犹豫之际,尉迟敬德给他打气说:皇帝说的最大。

两个美女是领进了门,但房玄龄的老婆可不买账。

拿着鸡毛掸子站在客厅,指着房玄龄的鼻子拼命骂。

房玄龄架不住,没过几天就把两个美人送走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李世民想压一下宰相夫人的脾气,于是召两人问罪。

李世民命人把一壶毒酒和两位美人,领到两人的面前。

对着房玄龄的老婆,抛出了一道选择题。

要么喝完毒酒,要么就让老房把美女领回家。

怎知房玄龄的老婆想都没想,拿起毒酒喝个精光。

房玄龄一看,当场就傻眼了,眼泪鼻涕流得哗啦啦。

李世民见状,只得叹气着摆了摆手:哎,这就是命。

急忙命人,把房玄龄的老婆搀扶住。

一边安慰房玄龄,说他老婆喝的不是毒药而是陈醋。(完)

4.高颎:糕是用米做的

高颎的母亲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很有智慧。

每次高颎去学堂,他的母亲就会跟他说:

这糕啊是米做的,一定不要浪费。

打小,高颎就非常听母亲的话。

他把母亲说过的话,像雷锋那样写在日记里。

请客吃饭,来多少人就准备多少饭菜。

出兵打仗,出多少力就发放多少赏赐。

正因勤俭节约、事无巨细,高颎成为杨坚的心腹大臣。

不过,也许是小时候太听妈妈的话。

高颎在浪费这件事情上,特别的容易较真。

仁寿宫建造好之后,隋文帝本意是让高颎看下帝王的排场。

其他的文武百官都赞说雄奇,偏是高颎说浪费人力。

弄得隋文帝不但丢了面子,还找了个不自在。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独孤伽罗的耳朵里。

要知道女人是很小气的,尤其是只手遮天的女人。

他的勤俭,成了隋文帝家帝王气派的绊脚石。

从那一刻开始,高颎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

更在隋文帝废长立幼上站错了队,被削去了爵位。

隋炀帝登基之后,启用高颎为太常卿。

议论隋炀帝奢靡,最终没能保住自己的脑袋。

妈妈说的话固然要听,但别人家的事也不能瞎议论啊。(完)

5.李勣:远离帝王家事

鲜花易折,绿叶长青。

对于李勣来说,他是个不愿意参与帝王家事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不参与任何的政治斗争。

也正是如此,才让他在数次危难中得以全身而退。

第一次,李勣跟随李密在瓦岗寨当二把手。

后来,李密投降了大唐,要把手中的土地留给他。

他主动拒绝,并劝李密连人带土地,一起交给大唐表忠心。

凭着这一份无私,他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高度赞誉。

第二次,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之前,主动向他示好。

李勣没有参与,却在李世民夺得政权之后投诚。

后来他配合李靖,一起杀入突厥大本营,俘虏五万多人。

接下来又大败高丽,让李世民心生敬佩。

第三次,李治登基之后,命李勣去地方当小官。

李勣不仅毫不迟疑,而且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李治后来将李勣召了回来,继续封他做了高官。

在李勣看来,吃饭要靠自己的本事。

第二点,到哪里都是吃一口饭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后来,武则天想要僭位登基。

李勣还是保持中立的态度说:那是陛下的家事。

就是靠这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睛,以及明断一切的魄力。

才让李勣躲过了功高盖主的屠刀,活得游刃有余。(完)

6.李孝恭:美人酒游欢宴

马照跑,舞照跳。

只是,在李孝恭的心里,永远有一个疙瘩。

话说,那也是武德末年的事情。

有扬州人高密,揭发李孝恭要谋反。

唐高祖李渊就命人将他召回,接受调查。

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个所以然。

最后,还是将李孝恭释放了出来。

表面上,给他封了个宗正卿,赐予一千二百户。

但实际上,却削去了兵权,成了闲散之人。

虽然贵为李渊的堂侄子,依然身如柳絮随风摆。

特别是在政治面前,亲兄弟都要明算账。

玄武门的刀光剑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远离政治。

有生之年,只沉溺在美人酒和游欢宴。

虽然,他也曾在酒后对家仆说。

自家的宅子太大,其实小宅子就可以了。

但身份在那里,低调或高调,都会被别有用心的利用。

做人啊,真是难,尤其是大唐李家的人。

堵不住的悠悠众口,还有无法预料的诡计阴谋。

美酒佳肴,丝竹歌舞,非常配自己的身份。

至于子孙有没有福分,那只能靠他们自己的福气了。(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