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那句“一言为定,但如果我做到了,我希望您能真正尊重每一个有梦想的学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教务主任的心中,乃至整个校领导层都激起了层层涟漪。
没人想到,这个在高一还默默无闻,高二才声名鹊起的足球小子,竟有如此胆魄和傲骨。
教务主任脸色铁青,拂袖而去,那句“一个月后见分晓”充满了不屑与笃定。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
萧然却没时间去理会旁人的目光与议论。
从办公室出来的那一刻,他的世界里,便只剩下了两件事:学习,以及为三天后的国少队集训做最后准备。
真正的地狱模式,就此开启。
白天,他像海绵吸水一样,疯狂吸收着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
那些曾经因为训练而模糊的概念,被他重新拾起,细细咀嚼。
夜晚,当校园恢复宁静,只有宿舍楼道里偶尔传来几声梦呓时,萧然房间的灯光却依旧明亮。
书桌上,各科习题册堆积如山,仿佛永远也做不完。
周末,当其他同学或放松娱乐,或参与社团活动时,萧然的身影则固定在了图书馆和自习室。
刷题,成了他唯一的“娱乐项目”。
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
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珍贵。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对自己极限的挑战。
“Jack,学习资料分类整理,按优先级排序。”萧然在脑海中对系统下达指令。
“指令己接收,正在执行。”系统Jack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高效。
下一刻,庞杂的知识点在萧然的脑海中被迅速归类、梳理,形成清晰的脉络。
“智脑”J序列赋予的超强记忆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开始有意识地调动己获得的卡牌能力,辅助学习。
英语,曾是他相对头疼的科目,单词量和语法的复杂性让他望而却步。
但当他激活方片7“语言精通”的瞬间,那些干涩的字母组合和拗口的语法规则,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他阅读英文文献的速度提升了数倍,对语感的把握也远超从前。
过去需要数小时才能啃下的长篇阅读,现在往往半小时便能精准理解核心内容。
方片K“决策力”则成了他学习规划的导航仪。
面对如山的课业,他没有盲目地一头扎进去,而是冷静分析各科的难易程度、提分空间以及自己在模考中可能遇到的侧重点。
他为自己制定了精确到小时的学习计划,哪个时间段攻克哪个学科,哪个知识点需要优先掌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最让萧然惊喜的,是梅花3“破妄之眼”的妙用。
这项最初用于球场洞察对手破绽、预判轨迹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数理化难题时,竟也发挥出了奇效。
一道看似盘根错节的数学大题,普通学生可能需要反复尝试多种辅助线,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但在萧然开启“破妄之眼”后,题目中的己知条件、隐藏信息、关键的逻辑节点,都如同在黑夜中被点亮的星辰,清晰无比。
他能迅速看穿出题人设置的“陷阱”,首指问题的核心。
那种感觉,就像在足球场上看穿了对手精心布置的越位陷阱,轻松将球送入对方大门一般畅快。
“原来这道题的考点在这里,之前的思路绕远了!”萧然常常在心中恍然大悟。
就连方片Q“亲和力”也没闲着。
过去,一些对他因足球而耽误学业颇有微词的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时,多少带着些考较的意味。
但现在,当萧然带着真诚的微笑和谦逊的态度去请教问题时,老师们往往会耐心细致地为他讲解。
那股由内而外散发的亲和力,让他们不自觉地放下了心中的些许芥蒂。
甚至有老师私下感叹:“这孩子,要是早点把这股劲用在学习上,清北也不是没可能啊。”
然而,“智脑”并非万能。
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学这两个老大难科目上,萧然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两个学科,不仅需要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更需要庞大而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
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每一个化学反应,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这不是单靠“破妄之眼”看透结构就能轻易解决的。
他可以迅速理解难题的解题思路,但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公式记不准确,步骤依旧会出错。
就在萧然为理科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清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萧大球星,遇到难题了?”
萧然回头,看到了韩汐那张带着戏谑笑容的脸。
韩汐,球队队长,平时在球队里不显山不露水,但成绩却稳居年级前三,是公认的隐藏学霸。
他扬了扬手中的物理习题册:“王主任的‘赌约’,现在可是咱们年级的头号新闻。怎么样,需不需要本学霸友情客串一下家庭教师,指点迷津?”
萧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沙漠里快渴死的人看到了绿洲,一把拉住旁边空着的椅子:“韩大学霸,快请坐!救命啊!”
于是,韩汐的“临时补习班”便在晚自习后的空教室里悄然开张。
他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将那些枯燥的物理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而另一边,好兄弟肖文军也没闲着。
自从知道萧然的“豪赌”后,他就自动承担起了“后勤部长”的职责。
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地为萧然带上温热的牛奶和面包。
课间,会默默地帮萧然整理好各科的课堂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点。
甚至,他还主动承担起了“保镖”的角色,挡掉那些试图在萧然紧张复习期间前来打扰的球迷或不相干的人。
“然子,你安心复习,其他的交给我!”肖文军拍着胸脯,语气坚定。
兄弟的情谊,老师的期待,对手的轻蔑,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化为萧然无穷的动力。
学海无涯,“智脑”作舟。
这一个月,注定是他人生中一场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航行。
萧然在校内“闭关”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转瞬间便飞出了实验中学的围墙,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的轩然大波。
足球论坛、体育贴吧、乃至一些本地生活资讯的评论区,都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笑死,一个踢球的还真把自己当全能天才了?一个月补完高中课程,他以为他是神仙下凡?”
“楼上的别酸了,人家至少有勇气去拼,比某些只会敲键盘的强多了。”
“我赌一包辣条,这小子肯定灰溜溜滚回去踢球,文化课能及格就烧高香了。”
“就是,教务主任都放话了,这还能有假?”
嘲讽与质疑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萧然的名字淹没。
就在这时,知名青训UP主佩佩再次更新了他的视频动态。
视频中,佩佩一改往日的嬉笑怒骂,神情严肃地说道:“关于萧然同学的事情,我想说几句。我们总是呼吁给年轻球员机会,给他们空间。但当一个年轻人,在足球之外,展现出对学业的追求和不服输的精神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刻薄呢?一个月的时间很短,结果也未可知,但我佩服这份勇气。请大家给这个年轻人一点安静,让他专注地去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佩佩的发言,如同一股清流,虽然未能完全扭转舆论的偏见,却也让一部分中立的看客开始反思。
风波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
来电显示是董鲁。
“萧然啊,听说你最近在学校里搞了个大新闻?”董鲁的声音依旧带着那种特有的圆滑,听不出喜怒,却暗藏机锋。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看清现实。学业固然重要,可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就那么几年。万一因为这个,错过了最佳的留洋或者进入职业队签约的时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董鲁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我为你着想”的意味:“其实呢,学业上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变通的办法。如果你真的有困难,或者觉得时间不够,董叔叔我这边,还是有些人脉和资源的,可以帮你‘运作’一下,让你能更专注于足球……”
萧然静静地听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多谢董指导的好意。”萧然的声音平静却坚定,“不过,我萧然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堂堂正正地去做。我相信,真正的强者,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需要靠这些旁门左道。”
电话那头的董鲁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萧然会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
他沉默了几秒,语气中那份“惋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或许是意外,或许是被人驳了面子的不悦,又或许,是对这个少年多了一丝难以定义的“另眼相看”。
“呵呵,好,有志气。”董鲁干笑了两声,“那我就祝你成功了。”
电话挂断,萧然的眼神更加锐利。他知道,这条路,只能靠自己走下去。
与此同时,远在国家级训练基地。
国少队的日籍助教,正恭敬地向主教练上村建二汇报着从国内收集到的信息。
“……萧然目前己经请假,全力备战一个月后的各科模拟考试,据说是与学校教务主任立下了赌约。”
上村建二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让人看不透他的想法。
片刻后,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继续关注。”
助教心中一凛,连忙应道:“嗨伊!”
他明白,这位以严苛和眼光毒辣著称的主教练,虽然没有多言,但显然对那个中国少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转眼,一个月的期限己悄然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