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八年,楚国郢都
“韩王,请上座。”楚王负刍殷切相邀。
“谢大王恩典!”韩王安谦逊回应,依言入座。
负刍亲自将安扶至王座旁,与之并肩而坐。
春申君黄歇,身为楚国令尹,心中略有不悦:亡国之君怎可与吾王同登王座?
正欲开口,项梁已持酒爵上前,他踏上王台,伸手轻拨韩王安,使其不慎跌倒。
随即身形前倾,拉住负刍衣袖,提议共饮同乐。
负刍已有些许醉意,便搭着项梁肩头,大声喊道:“同举!饮!”言罢,一阵咳嗽。
“本王…喝…得急了。”负刍喘息道。
“哈哈!”大殿中笑声一片。
韩王安跌坐在地上,见无人理会,不禁嚎啕大哭。
然而,乐声阵阵,几乎将其哭声淹没。
自此,韩王哭声微弱,不及乐响之宏大。
安因不喜被人嘲笑,一日偶遇一水井,便毅然纵身跳下。
三日后,楚王负刍思念韩安,前来寻觅,却未见其踪影。遂遣禁卫协助搜寻,于当日下午在一水井中发现了已故的韩王安。
楚王见安逝世,深感自责,认为是自已未能妥善照料,才导致其有轻生之念。
于是命人将井水放干,以此作为安的墓地。
他时常前来祭拜,以表哀思。
而安的尸体在水中浸泡多日却未腐朽,负刍遂赐其法号“水神”,又称“水神安”。
民间传言其具有净水之效,被视为一位好神。
这一日,项燕身抱沉疴,卧床不起。
楚王负刍退朝之后,特地前来探望,并携带着丰富的药草,更有医师随行。
项梁侍立床头,亲手喂父亲饮用药汤。
医师的诊断简洁明了,项燕所患乃是战场留下的暗疾,属于后遗症发作,目前只能调养,无法根治。
项燕虽为豪情满怀的大将军,早已看透生死,但仍对医师的嘱咐谨记在心。
他说道:“阿父需多加休息,暗疾难治,但多调养身子总能稍感舒适。”
项燕盖世豪气顿生,猛然挥出两拳,却不慎牵动了后背的大筋,疼得他噢噢直叫。
此时,负刍跨过房门,好奇地问道:“家中可是养了大公鸡?怎地鸣声如此响亮?”
项梁闻言捂嘴而笑,而项燕坐起的身子,已几乎滑入被褥之中。
负刍呵呵笑着,在房中四处寻找那只传说中的大公鸡,口中说道:“这大公鸡鸣声果然响亮,不知身在何处?让本王一看究竟,定是一只如项将军般威武的将军鸡。”
项燕无奈,只得在被褥之下发出微弱的呻吟。
负刍闻声,猛然掀开被褥,循声而捕。
“捉到了!本王捉到了,竟敢在此作祟?让本王瞧瞧。”负刍捧起项燕的脸庞,二人对跪于床榻之上,目光交汇。
“大公鸡竟是大将军所化?真是神异无比啊!”负刍惊叹道。
“非……非也,大王误会了。是臣后背大筋抽筋,鸡鸣乃是臣之痛呼。”项燕顿觉颜面尽失,尴尬万分。
“哈哈!”负刍闻言大笑。
项梁亦随之笑声朗朗。
彼时,朝臣纷至沓来,携药相赠,闻此奇事,众人皆以“公鸡将军”呼之,此名迅速传扬四海,成为市井百姓茶余饭后的趣谈。
昭睢府上,灯火通明,映照出一位楚国重臣的忧虑面容。
昭睢,出身楚国贵族昭氏,昔日曾任令尹之职,对于国家兴衰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忧虑。
他深知,楚国正面临秦国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秦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其军事实力,更在于其先进的火炮、火枪等武器,以及正在进行的变法革新。
“秦国之势,日益猖獗。其变法之举,欲效仿何人?商君?抑或秦国自身?然国情迥异,岂能生搬硬套?即便变法启动,又有几人愿为楚国舍生忘死?”昭睢言辞恳切,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春申君黄歇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道:“秦国如今之强,纵联合魏、齐、燕等国,亦难以匹敌。”
“莫非只能行那刺杀之策?前番刺杀未遂于咸阳城外,韩赵已落入秦人之手,莫非你还想递刀于秦国不成?”昭睢的反问,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愤慨。
黄歇叹了口气,道:“那你说当如何是好?如今我楚国商贸利益远不及秦国,若不收农税,国何以存?我虽不知秦国如何培育良种,但此法在我楚国行不通。”
昭睢沉吟片刻,缓缓言道:“秦国国师曾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活,同我者死。此言意味深长。”
“难道他们欲开辟一条新路?”黄歇疑惑地问道。
昭睢目光深邃,似乎已洞穿一切:“大统将至,我辈已明了,秦国这盘棋下得太大。他们正将隐患消除于一统之前。待大统之日到来时,秦国将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若此人能来我楚国,必将使我楚国强盛。”
黄歇摇了摇头:“秦国岂会放人?”
昭睢微微一笑:“不妨设想一番!你都不敢设想之事,又谈何请来?”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涌起对未知未来的无限遐想与期待。
月光如水,皎洁之辉洒落于地,映照出一片银白世界。
于一幽静亭榭之中,齐王建与后胜并肩而坐,二人身影在月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孤寂。
齐王建,乃齐国末代之君,其治下,齐国奉行保守外交,力求避战以安内,然终未能阻挡秦国一统天下之浪潮。
后胜,身为齐国相邦,乃齐王建之亲信重臣,手握大权,主张与秦修好,甚至纳秦之贿赂,以图齐国安宁。
邹衍,立于二人之侧,身为齐国之思想家、阴阳家之巨擘,亦是国中知名学者。
其提出的“五德终始”与“大九州”之说,深刻影响了战国时代之哲学与政治格局,思想之光穿越时空,至今仍令人叹服。
此三人,各怀心思,却同处这历史转折之点,命运的洪流正将他们推向未知的未来。
“可还有他策可行?”齐王建问。
“秦国志在胜战,若无战场之胜,他们难容和谈。”后胜答道。
“大炮为何物?”齐王建又问。
“大炮非测亩之器,乃攻城掠地之利器也。”邹衍解释道。
“有此神兵,果真可无敌于天下乎?”齐王建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