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长歌:风云百年
商道长歌:风云百年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道长歌:风云百年 > 第7章 京都博弈

第7章 京都博弈

加入书架
书名:
商道长歌:风云百年
作者:
逆盘行者
本章字数:
5266
更新时间:
2025-07-08

京都的秋意总带着禅意的清寂。鸭川河畔的枫树刚染上浅红,苏明轩站在“未来矩阵”总部大楼前,仰头望着这座玻璃幕墙与和式飞檐交织的建筑——像极了此刻的谈判对手:表面是拥抱未来的科技巨头,骨子里却藏着对传统的偏执。

三天前,他收到山本隼介的谈判邀请,邮件末尾附了一句《孙子兵法》的短句:“兵者,诡道也。”苏明轩当时就明白,这场谈判不会是技术交流,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防战。

“苏先生,请。”山本的助理田中引着他穿过中庭,庭院里的枯山水景观用白砂勾勒出波浪纹,几块孤石矗立其间,像棋盘上的棋子。“社长在茶室等您。”

茶室是典型的“数寄屋”风格,纸门半掩,檀香混着抹茶的清香漫出来。山本隼介跪坐在榻榻米上,面前的黑漆茶碗里,抹茶泡沫细腻如凝脂。他年过六十,头发却黑得发亮,手指在茶筅上轻轻转动,动作精准得像台精密仪器。

“苏君来得早。”山本抬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听说天工智造的跨境供应链在西域很成功?”他没提合作,反而聊起无关的话题,茶筅划过水面的声音在寂静的茶室里格外清晰。

苏明轩躬身行礼,视线落在墙上的挂轴上——是江户时代儒学者林罗山的手书:“和魂汉才”。“山本社长,”他开门见山,“关于智能纹样设计系统的合作,贵司提出的条款……”

“条款很简单。”山本打断他,将茶碗推到明轩面前,碗沿的位置恰好对着他的鼻尖,分毫不差,“天工需独家授权‘自适应纤维算法’的亚洲使用权,未来三年的技术迭代需优先供应未来矩阵,价格按成本价的70%执行。”他端起自己的茶碗,抿了一口,“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开放日本市场的销售渠道——这是很多中国企业求之不得的机会。”

条件苛刻得像把刀架在脖子上。苏明轩指尖着茶碗的冰裂纹,想起出发前敦煌研究院的老研究员陈景明的话:“山本家祖上是研究《营造法式》的,对中国古建纹样痴迷到了偏执的地步。他要的不是技术,是‘文化主导权’。”

“山本社长研究过敦煌壁画吗?”苏明轩忽然问。

山本的茶筅顿了一下:“二十年前去过一次,壁画里的飞天纹样确实精妙——可惜,很多己经褪色了。”

“我们在尝试用AI复原。”苏明轩从公文包里取出平板电脑,点开一段动画:残破的飞天壁画在屏幕上缓缓舒展,剥落的飘带自动补全,褪色的朱砂重新染上光泽,最绝的是,当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飞天的姿态会随角度变化,时而俯冲如雄鹰,时而轻旋如流萤。“这是‘飞天算法’,我们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了两年——它不仅能复原古画,还能将传统纹样转化为可用于工业设计的参数模型。”

山本的目光落在屏幕上,瞳孔微微收缩。他起身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京都塔:“苏君知道这座塔的设计者吗?是模仿巴黎埃菲尔铁塔建造的。战后的日本,总在‘模仿’与‘超越’里挣扎——你们现在做的,不也是模仿西方的AI技术,套上中国纹样的壳子?”

“模仿是路径,不是目的。”苏明轩站起身,调出另一段数据,“您看这组对比:用‘飞天算法’设计的和服纹样,在大阪时装周的订单量比传统纹样高42%,但溢价空间反而提升了15%——因为它抓住了传统里‘流动的魂’,而不是僵硬的形。”他顿了顿,语气诚恳,“未来矩阵的智能穿戴设备,缺的正是这种‘有魂的设计’。”

谈判陷入僵局。田中进来添茶时,低声提醒山本:“社长,下午的董事会要开始了,关于与天工的合作,董事们更倾向于接受我们的条款。”

山本挥手让他退下,重新坐回榻榻米上,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苏君,我年轻时在早稻田大学研究《孙子兵法》,最佩服‘围师必阙’这一句——包围敌人时要留个缺口,不然会逼得他们鱼死网破。但商场不是战场,没有‘缺口’可留,要么全胜,要么全败。”

苏明轩忽然笑了:“山本社长怕是记错了。‘围师必阙’的真意,不是给敌人留活路,是给自己留转圜的余地。”他翻开随身携带的《商道秘卷》,其中一页夹着陈景明送的敦煌残片拓本,“您看这飞天的飘带,看似散漫,实则每一笔都有留白——太满了,反而失了灵动。”

他话锋一转,提出新的合作方案:“天工可以授权‘飞天算法’的基础使用权,但核心迭代技术需双方联合研发;未来矩阵开放日本市场渠道,但利润分成需按‘技术贡献度’动态调整——比如,若用我们的算法设计的产品销售额占比超30%,分成比例上浮5%。”

“这是讨价还价。”山本冷哼一声,却没首接拒绝。

苏明轩看出他的动摇,继续说道:“上个月,我们的智能纺织机在北欧测试时,遇到一个难题——如何让布料在极寒中保持柔软。后来从《天工开物》‘乃服’篇里找到答案:‘纱线如流水,寒则凝,温则散’,于是调整了纤维配比。”他看着山本,“东方的智慧,从来不是非此即彼,是‘和而不同’——就像您茶室里的枯山水,白砂是海,孤石是山,各有其位,却共同成景。”

窗外的阳光穿过纸门,在榻榻米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山本沉默了很久,忽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线装的《孙子兵法》,翻到“围师必阙”那一页,用朱笔在旁边批注:“阙者,非退也,乃共进之道。”

“就按苏君的方案。”他合上书本,茶碗轻叩桌面的声音,像在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但我有个附加条件:联合研发中心设在京都,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每年需来此交流三个月——我想让日本的年轻人看看,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能呼吸的活物。”

签约仪式定在三天后的清水寺。苏明轩站在寺前的平台上,俯瞰京都城,远处的岚山被薄雾笼罩,像一幅水墨画。陈景明的电话打了进来,老人的声音带着笑意:“山本隼介的祖父,当年曾参与盗窃敦煌文物——他现在做的,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赎罪’。”

苏明轩想起谈判时,山本书房里挂着的一幅字:“大道不孤”。他忽然明白,所谓“京都博弈”,从来不是技术或市场的争夺,是两种文明在商业场域里的对话——你不必屈从于我,我也不必碾压你,就像清水寺的木造结构与钢筋加固,看似矛盾,实则共生,才能在千年风雨里站得更稳。

离开京都前,山本赠给他一把折扇,扇面是他亲手画的飞天,旁边题着一行小字:“生意之道,若飞天飘带,你中有我,方得圆满。”苏明轩回赠了一块用“飞天算法”设计的丝巾,纹样是敦煌飞天与京都能剧面具的融合,边缘处绣着《孙子兵法》的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飞机起飞时,苏明轩望着舷窗外渐远的京都城,忽然想起《商道秘卷》“异域篇”的结语:“商路通西海,人心通古今。所谓博弈,终是求一个‘和’字。”他知道,这场谈判的结束,不是终点,是东方商业智慧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序幕——而那把折扇与那条丝巾,正是这场序幕里,最动人的注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