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默契
第五十一章 默契
为了进一步增进双方的合作情谊,顾氏集团提议一同聚餐。
众人欣然前往附近一家高档餐厅,选择了一个宽敞雅致的包间。
包间内,一张圆形大餐桌摆放中央。
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精美的艺术画作,柔和的灯光洒下。
营造出温馨而舒适的氛围。
叶景轩、所长与顾氏集团的各位成员纷纷入座。
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香气四溢。
起初,大家的话题围绕着刚刚确定的合作项目。
分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
顾氏集团的成员们对叶景轩所在研究所的专业能力表示赞赏。
而叶景轩和所长也对顾氏集团的雄厚实力与广阔市场资源充满信心。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然而,饭吃到一半。
一位顾氏集团较为活跃的年轻员工,眼神带着几分好奇。
笑着看向叶景轩和顾文静,说道:“叶先生,今天您和顾小姐这着装搭配得如此默契。”
“之前又有那么有趣的小插曲。我实在是好奇,你们二位到底是什么关系呀?”
此言一出,原本热闹的饭桌瞬间安静了几分。
众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投向叶景轩和顾文静。
眼中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探究。
顾文静微微低下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红晕。
手中的筷子轻轻摆弄着,显得有些羞涩。
叶景轩心中暗自苦笑,他早就料到这个话题可能会再次被提起。
不过,他还是迅速调整好表情。
一脸坦然地说道:“我和文静就是朋友关系。”
“今天着装巧合,纯属意外。我们之前在一些场合有过交流。”
“彼此欣赏对方在科研和工作上的态度与能力,所以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位提问的员工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个回答。
继续追问道:“只是朋友呀?可我怎么觉得,你们之间的氛围有点不一样呢。”
“叶先生,您就别藏着掖着啦。”
叶景轩无奈地笑了笑,正准备再次解释。
所长在一旁轻轻咳嗽了一声。
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说道:“小叶啊,你就别瞒大家了。”
“这年轻人的眼睛可是很尖的,你们俩之间要是没点特别的关系,谁信呐?”
叶景轩有些着急,认真地说道:“所长,我真没瞒大家。我和文静确实只是朋友。”
“今天这情况,真的就是巧合。您也知道,这次合作对我们研究所至关重要。”
“我来之前只想着要以最好的状态来洽谈合作,真没注意着装这些细节。”
顾文静也鼓起勇气抬起头,说道:“没错,大家别误会了。”
“我和叶先生真的只是朋友。今天的事情,我也觉得很意外。”
“我们还是多聊聊合作项目吧,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众人的眼神中依旧带着几分怀疑。
顾氏集团的一位资深领导笑着说道:“小叶、文静,你们俩别紧张。”
“我们也没别的意思,就是看你们俩挺般配的,忍不住好奇问问。”
“要是真有什么情况,也别不好意思说嘛。”
叶景轩知道,此刻越解释可能越让人觉得欲盖弥彰。
但他又不能任由大家误会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各位,我理解大家的好奇。”
“但事实就是如此,我和文静相识以来,一直以朋友相待。”
“我们都对科研事业充满热情,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今天这看似情侣装的巧合,确实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误解。”
“但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个影响了对我们合作项目的判断。”
“我们都盼着这个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药物,为双方创造更大的价值。”
听到叶景轩这番诚恳的话语。
众人的表情逐渐缓和,话题也慢慢重新回到合作项目上。
但偶尔,还是会有人偷偷打量叶景轩和顾文静。
眼神中依旧带着一丝狐疑。
在后续的用餐过程中。
叶景轩和顾文静都尽量表现得自然大方,积极参与到关于合作项目的讨论中。
叶景轩详细阐述着研究所对于项目后续推进的初步计划。
顾文静也分享着顾氏集团在市场推广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一些思路。
渐渐地,大家的注意力完全被合作项目吸引。
饭桌上再次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和欢快的笑声。
叶景轩从与顾氏集团合作的饭局回来后,径直走进所长办公室。
此时的他,脑海里满是对新型口服药物研发项目的规划与担忧。
刚一坐下,他便开门见山地对所长说道。
“所长,经过这段时间对项目的深.入思考以及和顾氏集团的初步对接。”
“我越发觉得现有的人手远远不够。这个项目涉及多个复杂领域。”
“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才能确保顺利推进。”
所长微微皱眉,靠在椅背上,思索片刻后说道。
“我理解你的担忧,叶景轩。这个合作项目意义重大。”
“所里确实应该给予足够的人力支持。”
“这样吧,我给你放权,你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自行对外招聘。”
“但有一点要注意,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招来的都是能真正为项目做出贡献的人才。”
叶景轩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与坚定,说道。
“所长,您放心,我明白责任重大。我一定会谨慎筛选,为项目组建一支精英团队。”
得到所长的许可后,叶景轩立刻投入到招聘筹备工作中。
他精心撰写了详细的招聘启事。
将项目的前景、需求的专业领域以及优厚的待遇都一一列出。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他决定面向国内外广泛招聘。
招聘启事一经发布。
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广阔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报名者络绎不绝。
接下来的日子,叶景轩每天都忙于筛选简历和组织初试。
然而,随着初试的推进,他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大多数应聘者虽然有着不错的学历背景。
但在专业技能和项目理解上,与他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