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乡村
破茧乡村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破茧乡村 > 第9章 新的机遇

第9章 新的机遇

加入书架
书名:
破茧乡村
作者:
冰河艺人
本章字数:
4492
更新时间:
2025-07-09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江凡办公桌上,电脑屏幕里,乡村帮扶项目的数据图表与窗外城市的繁华相映。他正对着家乡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稿出神,手机弹出公司内部通知,亮眼的标题瞬间抓住他的目光——《乡村振兴合作项目启动,招募贫困乡村发展引擎》 。

手指颤抖着点开,江凡逐字读着公司计划:整合资源,助力贫困乡村挖掘特色产业,从文旅开发到农产品深加工,搭建城乡协作桥梁。他猛地站起身,碰倒了手边的水杯,水在桌上洇开,恰似他心中翻涌的浪。这不是上天送来的契机吗?家乡的山水、物产、人情,终于能与公司的平台、资源接轨,那些日夜思索的发展图景,终于有了落地的可能。

当天午休,江凡首奔领导办公室。推开门,主管正和项目组负责人研讨方案,见他进来,抬了抬下巴:“江凡,有事?” 江凡深吸一口气,将家乡的情况与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我熟家乡的山山水水,知道乡亲们缺啥、盼啥,让我负责对接,一定能把项目和家乡需求拧成一股绳!” 主管审视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想起他为乡村帮扶熬夜赶工,项目汇报时眼里的光,又瞥到他攥得发白的指节,终于点头:“行,你试试。但记住,公司要的是实效,不是情怀。”

踏出办公室,江凡仰望着写字楼的玻璃幕墙,阳光晃得眼睛发酸,却暖到了心底。他摸出手机给父亲打电话,信号穿过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传来父亲苍老的声音:“娃,咋了?” 江凡笑着说:“爹,咱家要有大变化啦!” 电话那头,父亲沉默几秒,重重应了声:“好,爹信你。” 挂断电话,江凡大步流星往工位走,脚步里是奔赴新征程的急切。

周末,江凡又踏上返乡路。这次不同以往,行李箱里塞满项目资料、规划图,还有给乡亲们带的城里新出的农产品包装样本。村口老槐树的枝桠抽出新芽,母亲站在树下张望,看见他眼睛亮起来:“咋又回来啦,别累着。” 江凡接过母亲手里的菜篮子,笑着说:“妈,给咱村找好日子来啦。”

接下来几日,江凡扎进家乡的土地。清晨,跟着菜农去菜园,露水打湿裤脚,听他们抱怨:“菜长得好,就是卖不上价,运到城里折腾坏了。” 午后,跑到后山果园,果树正开花,果农叹气道:“靠天吃饭,遇着天灾就白忙。” 傍晚,坐在村委会旧办公室,和村干部唠:“旅游开发想法好,可路不好走、没资金,咋弄?” 本子上记满密密麻麻的字,资源优势、困境短板,像拼图碎片,在江凡脑海里慢慢归位。

他还拉着做乡村旅游的企业家朋友回乡,踩着泥泞山路看风景,企业家皱眉:“景色是好,可基础设施跟不上,游客来了咋留人?” 江凡心里明镜似的,却更坚定了干成这件事的决心:“设施咱能建,只要有人来,就有盼头!”

回城里,江凡一头扎进公司会议室。专业团队围坐,有农业专家、文旅策划师、市场分析师。江凡摊开调研资料,把家乡的山水风光、手工编织、特色蔬果挨个 “亮” 出来:“咱可以做乡村生态游,让游客体验采茶、摘果、编织;农产品深加工,把野菜做成礼盒,山果酿成酒……” 专家推了推眼镜:“想法不错,但要考虑成本、销路,还有村民的接受度。” 策划师补充:“得打造特色IP,把乡村故事包装进去,才有吸引力。”

那些日子,江凡像上了发条的钟,白天泡在会议室头脑风暴,夜里对着电脑改方案。义肢的金属支架磕在桌角,疼得他龇牙,却顾不上。方案改了一版又一版,从产业布局到资金预算,从人才培训到风险预案,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同事笑他:“江凡,你把自己焊在项目上啦?” 他揉揉眼睛,笑:“这是咱村的希望,得盯紧咯。”

终于,方案摆在领导案头。主管看着厚厚的策划书,又翻出江凡之前的工作成果,沉吟许久,缓缓开口:“江凡,这次项目要是成了,不止是你家乡的机会,也是公司的样板。你放手去干,公司给你兜底。” 江凡眼眶一热,使劲点头。

拿到 “尚方宝剑”,江凡马不停蹄回村。村委会大喇叭一喊,乡亲们挤在旧仓库里,看着江凡和团队成员放PPT,讲规划、算收益。一开始,质疑声此起彼伏:“城里人的花样,咱玩得转?”“要投钱,赔了咋办?” 江凡不急不恼,拉着种茶的李叔说:“叔,您的茶拿到城里文创包装,能多卖两倍价,您信不?” 又指着编织合作社的王婶:“婶,您编的筐,能当艺术品卖,游客抢着要!” 渐渐的,质疑声小了,眼神里开始有了光。

当第一批项目启动资金到位,施工队开进村子,拓宽山路、修缮民宿、搭建农产品加工车间,乡亲们终于信了:江凡这娃,真给家乡盼来转机了。江凡站在施工现场,看着挖掘机轰鸣,扬起的尘土里,是家乡未来的模样,嘴角扬起笑,却悄悄抹了把眼角的泪—— 这一路的难,终于开出了希望的花。

回到城里,江凡没敢松懈。他忙着对接物流、联系销售渠道,跟电商平台谈合作,向文旅部门争取扶持。同事们见他风风火火,都说:“江凡,你现在浑身是劲儿,像换了个人。” 江凡知道,这股劲儿,是家乡给的,是想让土地生金、让亲人过上好日子的执念。

项目上线前的那晚,江凡在办公室最后核对数据。窗外城市灯火璀璨,他想着家乡的星空下,施工的灯火也该亮着吧。手机震动,母亲发来视频,父亲在新修的民宿前踱步,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舒展:“娃,家里都好,你别操心。” 江凡笑着挥手,说:“妈,等项目成了,咱村就是金窝窝,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放下手机,江凡望着电脑屏幕上 “乡村振兴合作项目—— 家乡试点” 的标题,知道这只是起点。未来还有无数难题要解,可他不怕了,因为背后是家乡的土地、亲人的期盼,还有公司的信任。他伸了个懒腰,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方案书上,也落在他眼里,那里藏着一个乡村的新明天,和一个年轻人奔赴山海的滚烫理想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