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帝国的崛起
威廉:帝国的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威廉:帝国的崛起 > 第24章 同仇敌忾

第24章 同仇敌忾

加入书架
书名:
威廉:帝国的崛起
作者:
无量那个天尊
本章字数:
4026
更新时间:
2025-07-02

鲁尔区的克虏伯钢铁厂内,当阿尔尼姆少校殉国的消息传来时,正在熔炉前工作的工人们集体默哀三分钟。

随后,厂长拿起话筒,声音嘶哑地喊道:“工友们!阿尔尼姆少校为了帝国的石油牺牲了!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用钢铁为他复仇!从现在起,每个熔炉24小时不停运转,每一块钢铁都要变成杀死英国人的炮弹!”

工人们爆发出雷鸣般的回应:“为阿尔尼姆复仇!钢铁就是我们的武器!”

熔炉的火焰更加旺盛,铁水奔流,映照着工人们坚毅的面孔。

厂长站在指挥台上,对着电话大声咆哮:“什么?原材料不够?告诉矿工们,就算用手挖,也要给我挖出足够的铁矿石!陛下等着我们的钢铁去铸造炮弹,去打英国人!”

机械师海因里希看着熔炉中翻滚的铁水,想起了自己在莱茵黄金号上当工程师的弟弟,他己经三天没有弟弟的消息了。

“弟弟,你若牺牲,哥哥就用这钢铁为你报仇!”他喃喃自语,汗水混合着泪水流下。

在威廉港的造船厂,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正在建造的驱逐舰上刻下“阿尔尼姆”的名字。

老工人汉斯拿着焊枪,手却在颤抖。

他的儿子是莱茵黄金号上的一名水手,现在生死未卜。

“孩子,不管你是生是死,爸爸都会把这艘船造好,让它替你去打英国人!”焊花飞溅,在钢铁上留下“阿尔尼姆”的名字,也留下了一个父亲的誓言。

柏林帝国大学的校园里,当消息传来时,正在上课的教授们纷纷中断课程,带领学生们来到校园广场。

哲学教授李卜曼站在台阶上,激动地说:“同学们!阿尔尼姆少校用生命捍卫了帝国的尊严!现在,帝国需要你们!无论是拿起笔还是拿起枪,都要为帝国而战!”

学生们群情激昂,当场就有数百人报名参军。

法律系学生弗里德里希扔掉了手中的课本,大声喊道:“我的父亲在凡尔登牺牲,现在我的哥哥在莱茵黄金号上生死未卜!我要参军,为我的家人,为阿尔尼姆少校报仇!”

他的话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报名的队伍排起了长队,一首延伸到校园外。

女学生们则组织起来,成立了战地护士预备队。

她们在校园里搭建起临时帐篷,学习急救知识,为奔赴前线做准备。

医科学生伊丽莎白说:“我们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我们可以救死扶伤,让更多的战士活下来,为阿尔尼姆少校复仇!”

3月21日,威廉三世下令全国哀悼一天。

这一天,柏林的所有工厂、学校、商店都停止工作,国旗降半旗。

上午10点,整个柏林响起了长达三分钟的汽笛声,仿佛是帝国在为阿尔尼姆少校哭泣。

在胜利大道,人们自发修建了一座临时祭坛,上面摆放着阿尔尼姆少校的画像和无数鲜花。

莉娜带着女儿安娜来到祭坛前,安娜手中拿着一束矢车菊,这是阿尔尼姆少校最喜欢的花。

莉娜跪在祭坛前,泪水无声地滑落:“海因里希,你看到了吗?整个德国都在为你哀悼,为你骄傲。我会把安娜养大,让她知道她的父亲是多么勇敢的英雄。”

安娜将矢车菊放在画像前,小声说:“爸爸,你是我的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保卫我们的国家。”

她的话让周围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慕尼黑、汉堡、科隆等城市,也举行了类似的哀悼活动。

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表达他们的悲痛和愤怒。整个德国沉浸在悲伤和复仇的情绪中,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席卷全国。

哀悼过后,战争的狂热迅速蔓延。

各地纷纷成立了后援会,为前线将士筹集物资。

妇女们组织起来,为军队缝制军服、绷带,甚至为士兵们编织毛衣。

男人们则踊跃报名参军,各地的征兵站都排起了长队。

在柏林的一个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战争募捐活动。

一位富有的工业家当场捐出了 100 万金马克,他说:“阿尔尼姆少校为了帝国的石油牺牲了!他的弟弟为了帝国的石油失去了一只眼睛!他的父亲在威廉港阻止英国大使的出逃,被英国人开枪打死在码头前!满门忠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帝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 100 万马克,用来制造更多的坦克和飞机,打败英国人!”

民众们纷纷响应,捐款的队伍排得很长。

一位卖香肠的小贩捐出了他一个月的收入,说:“这是我能做的一点小事,希望能帮助帝国打败敌人。”

甚至连孩子们也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放进捐款箱。

与此同时,抵制英国货的运动也在全国展开。

人们纷纷将家中的英国商品拿出来,在广场上焚烧。

一位家庭主妇将一套英国茶具摔在地上,愤怒地说:“这些该死的英国货,以后再也不会买了!我们要让英国人知道,他们的商品在德国没有市场!”

帝国银行的地下金库里,厚重的防弹门缓缓打开,工作人员们紧张而有序地将成箱的金马克装上装甲列车。

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币即将运往鲁尔区的兵工厂,成为购买战争物资的资本。银行行长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对身边的助手低声说道:“一定要确保运输安全,这些可都是帝国的战争基金。”

整个德国就像一台被彻底发动起来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高速运转。

从柏林到慕尼黑,从汉堡到科隆,工厂的汽笛声日夜不停,征兵的鼓声传遍大街小巷,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同仇敌忾的战争氛围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