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第十天,顾氏大厦恢复了表面上的秩序,大厦的玻璃幕墙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林芷晴穿着浅灰色西装,站在二十二楼会议中心新设的“治理合规部”会议厅内,神情冷静。她正式以“顾氏合规治理委员会联合主席”的身份,召开她的第一场全体会议。“我们今天只做三件事。”“第一,审查所有项目二期历史合约的透明履约机制。”“第二,建立合规回滚机制,预防前后管理数据脱节。”“第三,从今天起,顾氏所有对外合作,必须公开项目分层协议。不得设置不可查‘风险转移段’。”台下安静地只有键盘声。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懈怠。---与此同时,顾氏人事部正式发出“董事会换届提名公告”。顾家西房代表顾明远,在没有与顾霆深正式会谈的情况下,联合秦家股东代表、部分外资观察席,提交了“顾明远监事会主席候选人资格”。“我们要拿回话语权。”“顾霆深太过依赖林芷晴,她终归是个外姓人。”“董事会,不该继续姓林。”这场“低调的复权运动”,开始浮出水面。她嘴角抿成一条首线。顾家西房的动作比她预想的更快。上市仅十天,那些被暂时压制的家族势力就开始反扑了。---下午五点,林芷晴在审查“项目二期”的合约文档时,意外发现一份编号异常的协议备份。编号:ZQ-SH-2311-B。签署日期:三年前,秦蔓主导任职期间。合约内容模糊,表面为“设备采购风险缓冲”,但其中一项技术条款异常突出:“若项目验收期达成中止条件,乙方可无责撤回本轮资金,并保留核心参数软件主权。”林芷晴眉头微皱,调出系统中封存的历史合同音频与邮件记录,越听越心惊:这是T&W外资曾用来试图“技术掏空”顾氏的一段“隐形条款”。如果这份合约在新一轮清算审核中被挖出,顾氏将面临合规信任滑坡、甚至被认定为“未清理历史债务”。“这是一颗沉睡的炸弹。”她知道,这件事再拖,就是掩盖。---晚上七点,她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会议系统中不断更新的“董事会提名文件”。顾明远的名字,己经被推上核心推荐人席。顾老太太病重卧床,西房和二房正趁乱推动新一轮家族化治理结构。她轻轻点开键盘,输入指令:【LinZQ003:触发“全员合规函”草稿草案模板。】她敲下第一行字:【各位顾氏同仁,合规不是止损,更不是退让,它是这个家族企业在未来市场里生存的资格。】一页页文字逐渐成形。她没有发通知,没有等待法务盖章。她在夜里八点整,手动发布。---【林芷晴致顾氏全体员工与股东的治理公开函】【项目编号ZQ-SH-2311-B存在结构性风险,我将于明日9:00正式提交《内部合规清除议案》。】【顾氏不是数据被击溃的企业,不能被一份“黑箱”合约埋掉制度根基。】【合规,从今天晚上开始。】这份公开函,在短短二十分钟内传遍顾氏内部群、财经平台、内部合作商渠道。---九点二十,顾明远电话打来:“你是想挑战整个董事会程序吗?”她平静回应:“我是挑战那份从未被审议过的漏洞。”“你知道你这样做,会打乱整个治理节奏?”“错,是你们不该再带着旧逻辑,继续参与新时代的制度。”对方挂断电话。---顾霆深赶到办公室时,林芷晴还坐在原位,手中拿着那份合约副本,神情平静。“你知道这样做会惹麻烦。”“我知道。”“你可以先告诉我。”“我可以告诉你。但我也知道你会劝我——稳一点、缓一点、循程序。”她看着他:“但我们己经没有那么多缓的时间。”他盯着她片刻,点了点头。“明天董事会,我站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