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百年风云录
中东百年风云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中东百年风云录 > 第57章 国际联盟的"中东困局":英法操纵下的调解闹剧

第57章 国际联盟的"中东困局":英法操纵下的调解闹剧

加入书架
书名:
中东百年风云录
作者:
黄小峰
本章字数:
2396
更新时间:
2025-07-07

1920年圣雷莫会议的烟雾尚未散尽,国际联盟的中东事务办公室就己沦为英法的"殖民中转站"。当伊拉克部落首领哈希姆带着抗税请愿书来到日内瓦总部时,接待他的英国代表随手将文件塞进标有"阿拉伯事务"的抽屉——里面早己塞满了法国托管叙利亚时期的镇压报告。"联盟不是仲裁者,"哈希姆在日记中写道,"而是戴着天鹅绒手套的殖民帮凶。"

调解面具下的利益分配

1925年,叙利亚德鲁兹山区爆发反法起义,法国代表在国联理事会上挥舞着"布尔什维克渗透"的报告,要求授权轰炸起义据点。尽管叙利亚代表贾米勒·马尔丹用颤抖的声音控诉法军焚烧村庄的暴行,但国联最终通过的决议案却措辞模糊:"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同时批准法国"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伦敦《泰晤士报》毫不掩饰地评论:"国联的职责,就是让殖民扩张显得文明些。"

更荒诞的调解发生在1929年的耶路撒冷。当阿拉伯与犹太定居者因哭墙归属爆发冲突时,国联成立的调查委员会中,英国委员是前巴勒斯坦高级专员,法国委员曾参与划分叙利亚-黎巴嫩边界。委员会最终建议"维持现状",却对英国暗中鼓励犹太移民的政策只字不提。阿拉伯代表团团长愤怒地撕碎报告:"这不是调解,是对掠夺的合法化!"

委任统治的遮羞布

国联对中东的"管理",本质是殖民统治的精致包装。在伊拉克委任统治期间,国联技术委员会名义上监督"教育改革",实则推行英语教学;卫生专家在巴士拉设立的诊疗所,优先为英国石油公司员工服务。1932年伊拉克"独立"时,国联特别委员会主席塞西尔勋爵在贺词中不忘补充:"伊拉克仍需在十年内保障英国石油利益。"

在黎巴嫩,国联委任统治条款第22条写着"促进自治",但法国托管当局却禁止阿拉伯语进入中学课程。当黎巴嫩教育家苏莱曼·穆尔试图编写阿拉伯文历史教材时,法国驻国联代表首接下令销毁书稿:"国联允许你们存在,但不能让你们忘记谁是主人。"

失败的遗产与觉醒

1936年,当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国联对中东国家的双重标准彻底暴露——对意大利的制裁决议拖延数月,却在同年迅速通过决议,谴责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的反英起义"破坏国际和平"。埃及学生在开罗街头焚烧国联旗帜,标语上写着:"你们调解的是殖民者的分赃不均,不是我们的苦难。"

这种失望催生了深刻的觉醒。1943年,黎巴嫩独立运动领袖比沙拉·扈利在回忆录中写道:"国联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一课:当强国在谈判桌前分蛋糕时,弱国的诉求不过是桌上的面包屑。"这种认知促使战后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形成集团,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托管"。

1946年国联解散时,其档案库中关于中东的数千份文件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1920年起草的《委任统治原则宣言》,其中"促进被统治民族福祉"的烫金大字下,有不知名的阿拉伯职员用钢笔淡淡描出了绞刑架的轮廓。这个被英法操纵的"国际调解者",最终在中东留下的,只有殖民主义伪善的注脚和民族觉醒的火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