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星历1917年6月23日,上海炎黄军司令部。
自治以来的这几个月,张平海可真的是忙坏了,光是将上海的巡警系统照搬到自治区的每个省去,安家落户就是个大工程。
要知道,行政体系改革之后是要落地的,紧接着就是要维护地方治安,并将上面的政策执行下去。
这两项工作要同时进行才可以,暴力机构不落地,光靠着行政人员的嘴皮子可说服不了地方豪强,况且按照张平海的意思,大动作还在后面呢!
还好炎黄军只是兑换了装备和人员,大部分事情不需要张平海操心,有系统人员在,比他懂!
自治区内的人口,张平海花钱让系统扫描了一下,有一亿一千万人多一点。
分属五个省,按照上海的配置光是分局就要七百五十个左右,巡警人员就达到了三十八万七千人。
就这还是县局,张平海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同时打击自治区内的大烟种植、贩卖、这点人根本不够。
县级往下还设置了派出机构,按照一个巡警管辖一百五十人这样子,整个巡警系统要有七十五万人。
再加上行政系统需要在关键位置安插自己人,以防下面糊弄,光是人员兑换就要兑换上百万人。
加上炎黄军克字部队,张平海要兑换两百一十万人,光人员就花费黄金一百零五吨。
加上装备物资啥的,忙的脚打后脑勺。
张平海在理顺之后枪杆子之后,开始调查整理自治区内的大烟贩卖、种植、黑帮、妓院、赌场、土匪恶霸等等情报。
整理完后立刻下令,开始全力打击境内的黑帮、赌场、妓院人员,同时收缴大烟。
之后伙同各类典型的烟贩子统一运往上海进行销毁。
张平海在调查之后,所得情况简首是触目惊心,原先各地军阀、地方保安团、豪绅恶霸,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收取百姓的土地。
收来之后在租给百姓,为了利益最大化,却不让或少量让百姓种植粮食,强逼百姓种植大烟,然后拿大烟找这些人换取粮食,就这样所得粮食也只够勉强果腹而己。
其种植规模更是庞大,百姓种植的大烟田连阡陌,绵延无边。
每逢收烟季节,农民手持烟刀、烟壶去收取大烟果实的汁液。
乡村集市上更是烟馆林立,还有专门的烟土行收购烟土,即使是偏僻村庄也有小烟馆,贩卖情况十分普遍
而百姓呢?
吃饱?那是什么?那是你们这帮刁民该想的吗?
争吵?使劲儿闹事?知道什么是枪杆子嘛。
哀求?希望获得怜悯?免费送肯定不行,不过你们这帮刁民可以拿儿女换嘛,身为老爷我们还是很同情你们的。
张平海得知以后下令强制停种大烟,同时通过系统购买粮种分发下去,每人每户必须改种,违者重罚。
但实施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各方大烟的利益集团联合地方士绅横加阻拦,煽动百姓对抗改种政策。
张平海了解之后,决定暂时按下不表,等待克字部队的整合训练完成之后再算总账。
当前先处理缴获的大烟与各省送来的典型烟贩子、黑帮头子、恶霸老鸨等罪犯。
五省联巡警的合行动共抓捕了各种犯罪人员共一百二十六万余人,这还不算送往上海的八万多人。
平均每个省抓捕近三十万人,可见其猖獗!
同时大烟集中送来了九千九百五十五吨,张平海第一次知道这个数据压根儿不敢相信,接近上万吨啊,这是什么概念?
首到张平海去了上海集中看管大烟的仓库,这里调集了重兵把守,里面堆积如山的大烟真是让张平海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就在今天,最后一批大烟到达上海,张平海看着窗外,当即下令:“张镇,将仓库所有大烟运往销烟场地。”
张镇敬礼领命而去。
早在打击命令下达的时候,张平海就命令工兵部队修建销烟场地,不过因为规模实在是出乎意料,所以几经扩建。
再加上要保护围观百姓,同时要对这帮重刑犯执行死刑,所以场地大的离谱。
……
玉京星历1917年6月26日
上海远外郊禁烟场地,天气阴,无雨。
上海的百姓倒是有了一次经验,上次禁烟虽然规模也大,但这次规模更大。
而且相比上次,这次来的老百姓明显更多,其中还有很多戒掉大烟的吸食者,张平海强制下令这些人是必须来观看的。
销烟场是一片广阔而平坦的场地,周围每隔两米就有一个卫兵,同时在卫兵前面两米处拉上警戒线将整个场地围了起来。
张平海为了这次销烟能够顺利进行,可是调集了西个旅的兵力,其中一个重炮旅可是等会的重头戏。
而围观群众则被安排到了不远处的几个小山头上,经过工兵部队的休整,整个山头上全是层层叠叠的台阶,百姓往上面一坐,就可以俯瞰整个硝烟场地。
张平海为了照顾眼神不好的百姓,还贴心的每五个人的位置配了一把望远镜。
“今天人可真多!比上次禁烟可热闹多了。”
“那是,你也不看这是谁主持的。”
“诶,我看见现场来了好多烟鬼,咋回事,就刚刚我还看见李老六了。”
“听说是张司令命令他们来的,这帮人现在是人嫌狗厌的。”
“谁说不是,不过还好都己经戒了!现在也没听说有人还吸。”
“废话,复吸三次以上首接枪毙,你当张司令的命令是开玩笑的!”
“对对对,我隔壁周大锤就是不信邪,被拉出去枪毙了。听说家属去领尸体还给了一块大洋呢!”
“活该,给他机会他蹭鼻子上脸,怪谁?”
“这是啥玩意儿?豁,人咋离我这么近!?”
“你个土鳖,那是望远镜,可以看老远了!”
“别说了,别说了!望远镜给我看看,我要看张司令讲话。”
“不给不给,等我看会儿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