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乞丐(自称姓曲,让林小满叫他曲老头)的亲手示范和详细讲解下,林小满终于摸到了凉皮制作的门槛!
她严格按照曲老头的指点:
1. 和面:面粉和水比例精确,揉成光滑偏硬的面团,醒发片刻。
2. 洗面: 面团放入清水中,手法轻柔如同抚摸,抓洗出淀粉水,反复换水几次,首到水变清。得到一块弹韧的面筋。
3. 沉淀: 将洗出的淀粉水混合,静置沉淀。曲老头教她看水色:“清如许,底如脂”,上层水清澈,底层淀粉洁白细腻如凝脂才算好。沉淀时间根据气温调整,通常需要西到六个时辰。
4. 蒸制:沉淀完成后,小心倒掉上层清水,将底层浓稠的淀粉浆搅拌均匀。烧一大锅开水。取一个薄而平的金属盘子(林小满咬牙花二十文买了个最便宜的薄铜盘代替锣锣),刷一层薄薄的油,舀入一勺淀粉浆,转动盘子使其均匀铺满薄薄一层。放入滚水中,盖上锅盖,大火蒸。
5. 关键火候: 曲老头强调:“火要猛!气要足!见起大泡,鼓如皮囊,即可!” 时间大约一分多钟。蒸好的凉皮会鼓起大泡,变得透明。
6. 冷却: 迅速将盘子取出放入凉水盆中降温,然后小心揭下凉皮。一张光滑透亮、薄如蝉翼、柔韧筋道的凉皮就成功了!
7. 面筋处理: 洗好的面筋,加点酵母(林小满用酒曲代替)揉匀,上锅蒸熟,得到蓬松多孔、吸汁力强的面筋块。
当第一张晶莹剔透、弹性十足、散发着淡淡米香的凉皮成功从铜盘上揭下来时,林小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成了!曲老头!真的成了!”她拿着那张薄如纸、韧如绸的凉皮,兴奋地展示给躺在旁边草堆里、翘着二郎腿、剔着牙的曲老头看。
曲老头眼皮都没抬,懒洋洋地说:“凑合吧,火候还差半分,气泡不够均匀,韧劲还欠点火候。不过…糊弄糊弄外行也够了。” 嘴上挑剔着,嘴角却微微上扬。
林小满也不介意他的毒舌,知道这是高人的“傲娇”。她立刻着手准备调料:
蒜水:蒜末捣烂加凉开水。
醋水:米醋加少许糖和水熬煮一下,去掉生涩味。
油泼辣子:用之前剩下的辣椒粉,泼入滚烫的热油(省着点用),激发香气。
芝麻酱:太贵,暂时省略。
黄瓜丝:买了两根最便宜的黄瓜擦丝。
豆芽:买了一点焯熟的豆芽。
盐:适量。
将凉皮切条,放入碗中,加入面筋块、黄瓜丝、豆芽,淋上蒜水、醋水、油泼辣子,再撒点盐,最后淋上一小勺灵魂——之前做煎饼的劣质酱料(增加复合咸香味)!一碗简易版的酸辣凉皮就完成了!
林小满自己先尝了一口。冰凉滑爽的凉皮裹着酸辣鲜香的料汁滑入口中,面筋吸饱了汤汁,咬下去满口生香,黄瓜丝和豆芽带来清脆的口感!在这闷热的午后,一碗下去,暑气顿消,胃口大开!
“好吃!”林小满眼睛发亮,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她立刻盛了一碗,恭恭敬敬地端给曲老头:“曲老,您尝尝?”
曲老头这才慢悠悠地坐起来,接过碗,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扒拉了一大口。他闭着眼睛,慢慢咀嚼,脸上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到微微挑眉,再到…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追忆又带着点落寞的复杂神色。
“嗯…”他咽下口中的食物,睁开眼,看着林小满,眼神有些悠远,“醋熬得不够,蒜味冲了点,辣子不够香,芝麻酱没有是败笔…黄瓜丝切得太粗…酱料嘛…勉强凑合。” 依旧是挑剔,但语气却比之前缓和了许多,甚至带着点…怀念?
“丫头,”他放下碗,看着林小满忙碌的身影和那双充满干劲的眼睛,忽然问道,“你这做吃食的手艺…跟谁学的?”
林小满心里一紧,含糊道:“就…就自己瞎琢磨的。以前饿怕了,总想着怎么能做得更好吃点。”
“瞎琢磨?”曲老头嗤笑一声,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火候的把握,料汁的搭配,虽然粗糙,倒有那么点…浑然天成的意思。特别是那份‘心’…有点意思。” 他不再追问,又躺回草堆,懒洋洋地挥挥手,“行了,算你过关。以后老头子馋了,就来你这混口吃的。”
“欢迎欢迎!曲老您随时来!”林小满大喜过望!这绝对是捡到宝了!有这位深藏不露的“老食神”指点,她的厨艺绝对能突飞猛进!
她看着那碗被曲老头评价为“凑合”的凉皮,信心满满。明天,凉皮摊,正式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