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故事汇
农村民间故事汇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农村民间故事汇 > 第19章 长安夜未央

第19章 长安夜未央

加入书架
书名:
农村民间故事汇
作者:
爱吃柠檬茶
本章字数:
3162
更新时间:
2025-07-02

开元十三年的长安,朱雀大街的石板路被晨光染成金色。李砚坐在马车里,望着街边叫卖胡饼的小贩,手中把玩着一枚鎏金香囊。作为当朝宰相李林甫最小的儿子,他本该在太学里诵读经史,却总爱溜出来看这市井百态。

"公子,大理寺到了。"车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李砚整了整衣袍,迈下马车。今日是他作为大理寺编外少卿协助断案的第一天,卷宗里记载的是一桩离奇的命案——西市布庄老板娘惨死家中,死状可怖,双目圆睁,手中紧攥着半块残破的波斯地毯。

走进衙门,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主审官王大人将卷宗推到他面前:"李公子,这案子透着蹊跷。布庄老板娘为人和善,未曾与人结怨,家中财物也未丢失,唯独..."他压低声音,"尸体周围有奇怪的朱砂符咒,像是邪术所为。"

李砚翻开卷宗,目光停留在现场画押的证人证词上。其中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阿月,胡商之女,案发当晚曾见过老板娘。他当即决定:"去会会这个阿月。"

阿月的香料铺藏在西市角落,推门而入,浓烈的龙涎香与乳香扑面而来。一位头戴面纱的女子正在称量香料,见李砚进来,微微行礼:"公子可是为布庄之事而来?"

李砚打量着她异域风情的装扮,开门见山:"案发当晚,你与老板娘说了什么?"

阿月的手顿了顿,面纱下传来轻叹:"三日前,她来我这买了大量安息香,说是要驱邪。她神色慌张,说家中夜夜有异响,总能看见黑影在屋内徘徊。"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群手持火把的百姓围住了香料铺,领头的老者喊道:"就是这个胡女!她用妖术害死了布庄老板娘!"原来,不知何人散布谣言,将命案与阿月的胡人身份联系在一起。

李砚挡在阿月身前,亮出腰牌:"我乃大理寺少卿,此案尚未查明,尔等不可妄动!"但愤怒的人群并不买账,石块如雨点般砸来。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羽箭精准地射在离李砚三寸远的墙上,众人回头,只见一队金吾卫策马而来,为首的正是李砚的兄长李昭。

骚乱平息后,李砚在香料铺的地窖里发现了重要线索——半卷残破的波斯文书,上面画着与案发现场相似的符咒。阿月解释道:"这是我父亲留下的,他生前研究西域巫术,说长安地下镇压着一股邪恶力量,一旦封印松动..."

话音未落,长安突然地动山摇。远处的钟楼传来急促的钟声,李砚冲出店铺,只见天空被染成诡异的紫色,南门外腾起阵阵黑雾。李昭骑着马飞驰而来:"砚弟,皇命,速回皇宫!"

大明宫含元殿内,玄宗皇帝神色凝重。地图上,长安城的轮廓被朱砂标记出数个红点,正是近日命案发生的地点。"国师占卜,此乃千年邪祟作祟。"皇帝看向李砚,"听闻你在追查布庄一案,可有头绪?"

李砚呈上波斯文书:"陛下,或许与西域巫术有关。臣请命彻查!"

接下来的三日,李砚带着阿月与大理寺衙役穿梭于长安的大街小巷。他们发现,所有命案现场都呈北斗七星之势,而北斗勺柄的位置,正是荒废己久的兴唐寺。

深夜,李砚等人潜入兴唐寺。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棂,照在满地的符咒上。阿月突然指着佛龛惊呼:"那是...我父亲的佩刀!"话音未落,地面突然裂开,一只巨大的手从地底伸出,浑身缠绕着锁链,散发着腐臭气息。

"是镇狱兽!"阿月脸色惨白,"传说中被玄奘法师封印在此的上古邪物!"

镇狱兽仰天咆哮,长安城再次震动。李砚握紧长剑,却发现普通兵器根本伤不了它分毫。千钧一发之际,阿月取出父亲留下的香囊,里面装着西域圣物——光明沙。她将光明沙撒向镇狱兽,光芒中,玄奘法师留下的封印再次显现。

镇狱兽痛苦挣扎,李砚趁机将阿月父亲的佩刀刺入它的心脏。随着一声怒吼,镇狱兽化作黑烟消散,长安城的危机终于解除。

事后,阿月选择留在长安,继续经营香料铺。李砚时常来光顾,两人一起研究西域典籍,破解了许多奇案。而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也成了开元盛世中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唯有兴唐寺遗址处的碑文,默默诉说着那段长安保卫战的故事:"夜未央,邪祟狂,少年仗剑守西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