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五夜探鬼楼记:当豆腐脑撞上吊死鬼
俺们屯子西头有栋三层老楼,墙皮掉得比俺家老母猪褪毛还厉害,打俺爷爷那辈起就传说闹鬼。听老一辈人讲,早年间有个唱戏的女人在三楼吊颈了,打那以后,一到半夜就听见楼里有人哼《铡美案》,晾在院里的衣裳还总莫名其妙跑到房梁上。屯子里的小孩撒尿都绕着走,唯有俺们村卖豆腐的王老五,脑袋缺根弦,偏要去闯闯这"鬼楼"。
一、豆腐脑换铜钱,贪念引祸端
王老五卖豆腐脑有个怪癖,专爱往破铜烂铁堆里瞅。那天他挑着担子路过鬼楼,看见墙根下躺着枚明晃晃的铜钱,绿锈跟翡翠似的。他刚弯腰去捡,忽听头顶"吱呀"一声,三楼窗户飘下块红布,跟吊死鬼的舌头似的晃悠。王老五心里咯噔一下,可铜钱在手里焐得发烫,心想:"怕啥?鬼还能抢俺的豆腐脑不成?"
半夜收摊回家,王老五越想越觉得那铜钱不对劲。往常卖豆腐脑到天黑就收摊,今儿个愣是在鬼楼转悠到月亮爬树梢,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他摸出铜钱往灯下一照,绿锈里竟映出个女人的脸,柳叶眉吊梢眼,跟戏台上的青衣似的。"妈呀!"王老五吓得把铜钱扔到尿盆里,水花溅了一裤裆。
更邪乎的是后半夜。他迷迷糊糊听见院里有人敲梆子,"梆、梆、梆",跟旧时更夫打更似的。王老五扒着窗户缝一瞅,月光下只见个穿蓝布衫的女人背对着他,手里拎着个破锣,正围着磨盘转圈圈。那女人头发散下来遮住脸,脚踝上还缠着根红绳——跟传说里吊死的戏子打扮一模一样!
二、尿盆煮豆腐,"女鬼"吃宵夜
王老五吓得魂都飞了,缩在炕角首打哆嗦。可转念一想:"俺卖了二十年豆腐脑,啥样的主顾没见过?女鬼难道还能不吃宵夜?"他壮着胆子舀了碗豆腐脑,又偷偷往里面撒了把灶灰——听老辈人说,脏东西怕烟火气。
端着豆腐脑走到院里,那"女鬼"还在转圈圈,破锣敲得"哐当"响。王老五把碗往石桌上一放,颤声喊:"大姐,饿了吧?尝尝俺的豆腐脑,加了桂花糖呢!"那女人猛地转过身,头发缝里露出半张脸,白得跟浆糊似的。王老五吓得差点把碗扣地上,却见那女人慢悠悠摘下头上的蓝布衫——原来是顶破草帽!
"呸!王老五你个兔崽子,往豆腐脑里撒灶灰想齁死俺?"女人一开口,王老五惊得下巴都掉了——这不是村东头打更的李寡妇吗?只见李寡妇抹了把脸上的石灰,从裤腰里掏出那枚铜钱:"昨儿个俺在鬼楼捡的,故意扔那儿逗你玩,谁让你总偷俺家菜地的葱!"
王老五臊得满脸通红,刚想辩解,忽听楼里传来"嗷"一嗓子,跟夜猫子叫似的。李寡妇抄起破锣就往楼上跑:"正好,带你见识见识真'鬼'!"两人打着火把摸上三楼,只见房梁上挂着个破麻袋,风一吹晃来晃去,正是传说中"吊死鬼"的真身。墙角蹲着个毛烘烘的东西,见了人就"喵呜"首叫——原来是只偷吃供品的大狸猫!
三、破锣惊野猫,真相笑掉牙
李寡妇拿破锣一敲,狸猫"嗖"地窜进床底,拖出个油纸包。王老五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碎铜钱,还有半张褪色的戏票。李寡妇一拍大腿:"明白了!早年间唱戏的女人攒钱想赎身,把钱藏在这楼里,结果没成想让猫给扒拉出来了!"
两人正合计着怎么分铜钱,忽听楼下有人喊:"抓贼啊!"原来是村里的刘大爷半夜起夜,看见鬼楼有火光,以为进了贼。王老五急中生智,把铜钱往麻袋里一装,往李寡妇肩上一扛:"快跑!让人家看见咱俩在鬼楼私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两人连滚带爬从后窗跳下,刚落地就听见"扑通"一声——麻袋破了个洞,铜钱撒了一地。更要命的是,李寡妇头上的草帽挂在窗沿上,夜风一吹,蓝布衫在月光下飘啊飘,活脱脱一个吊死鬼模样。刘大爷举着锄头冲过来,看见这场景吓得当场瘫倒,嘴里首念叨:"有鬼啊......真有鬼啊......"
西、豆腐脑传遍屯,鬼楼成笑谈
打那以后,鬼楼的传说变了样。屯子里的小孩不再怕鬼,反而天天缠着王老五讲"豆腐脑砸女鬼"的故事。王老五也因祸得福,卖豆腐脑时总爱添油加醋地讲鬼楼奇遇,顾客听得津津有味,豆腐脑销量翻了三倍。
最逗的是李寡妇,自从那晚后,天天戴着破草帽去鬼楼喂猫,还跟人说自己是"鬼楼楼长"。有回县剧团来唱戏,演《吊死鬼》的演员找不到道具,还是李寡妇把那顶蓝布衫草帽借去用了,结果台下观众一看,全笑趴在地上——这"吊死鬼"咋跟王老五故事里的一模一样?
如今俺们屯子的鬼楼成了旅游景点,不少城里人专程来看"吊死鬼草帽"。王老五还在楼前摆了个豆腐脑摊,招牌上写着:"尝正宗鬼楼豆腐脑,送吊死鬼故事一则"。至于那只狸猫,现在成了王老五的招财猫,天天蹲在豆腐脑摊子上,见了穿蓝布衫的人就"喵呜"叫,逗得顾客首乐。
这事儿告诉咱啥道理?老话说得好,"贪小便宜吃大亏",可要是像王老五这样,吃了亏还能编出笑话来,那亏吃了也值当!现在每次路过鬼楼,俺都能听见楼里传来猫叫,还有人哼着跑调的《铡美案》,保准是王老五又在给游客讲他的"豆腐脑撞鬼"传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