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比利时,鲁汶。
这座古老的城市,仿佛时间长河中一颗被精心打磨的琥珀。
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刺破流云,石板路上回荡着几个世纪的足音,空气中弥漫着啤酒花与巧克力的甜香。
然而,在这份中世纪的静谧之下,却涌动着定义未来的科技脉搏——这里,是全球半导体研究的麦加圣地IMEC,以及欧洲最大独立晶圆代工厂“欧芯国际(EuroSemi)”的总部所在地。
秦知夏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新旧交融的城市。
她身上那套剪裁得体的香奈儿套装,线条凌厉,宛如现代建筑的几何美学,与窗外的古老风景形成了鲜明而和谐的对比。
她的眼神冷静、锐利,像淬过火的钻石,倒映着这座城市的轮廓,也倒映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她身后,深渊资本最精锐的商务、法务和技术谈判团队正襟危坐,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因他们的存在而显得格外凝练,仿佛一支即将奔赴战场的特种部队。
“祝融”芯片项目,深渊集团三大核心战略中,最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一环,正式进入了最艰难、也最关键的实质性阶段——寻找代工。
在林渊那张宏伟的战略版图中,“祝融”从诞生之初,便被赋予了“登顶”的宿命。它必须,也只能使用全球最先进的工艺。
放眼世界,能满足这种苛刻要求的,仅有三家:台积电、三星,以及欧芯国际。在排除了地缘政治的巨大风险后,位于欧洲心脏、以“永久中立”为傲的欧芯国际,成为了秦知夏此行的唯一目标。
接下来的两周,鲁汶见证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商业征服。秦知夏,这位东方的商业女王,让整个欧洲半导体行业都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深渊速度”与“深渊智慧”。
在技术谈判桌上,她不再是那个执掌千亿资本的金融女王,而是一位严谨到可怕的半导体专家。
她对芯片制造从设计到封装的286道核心工序了如指掌,与欧芯国际那些白发苍苍的工程师们激烈探讨着EUV光刻机的功率、良率爬坡曲线的每一个节点,甚至连化学机械抛光液的配方成分都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她的专业,让对方的技术团队从最初的礼貌性应付,转变为发自内心的惊叹与尊重。
在商务谈判桌上,她又变回了那个纵横捭阖的资本女王。
她手中挥舞的,是整个深渊生态未来十年、数以亿计的芯片订单。这份庞大到足以改变全球市场格局的订单,成为了她最锋利的武器。
她精准地剖析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供需关系、产能缺口与价格波动,为“祝融”争取到了一个让欧芯国际董事会都感到肉痛,却又无法拒绝的代工价格和超高优先级的产能保障。
在法务谈判桌上,她则化身为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
她带领团队,将那份厚达数百页的合作协议,逐字、逐句、甚至逐个标点地进行敲定,构建起一座密不透风的法律壁垒,规避了所有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技术陷阱和单方面毁约条款。
她的表现,如同一场完美的风暴,优雅、强大,无可抵挡。欧芯国际的管理层,那些习惯了养尊处优、以技术壁垒俯视众生的欧洲精英们,被彻底折服。
一份为期十年、总价值高达数百亿欧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静静地摆在了双方的桌面上,墨迹未干,只待最后的正式签字,便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签约仪式前夜,欧芯国际的CEO,一位名叫范德比尔特的六旬老人,在自己位于市郊的私人古堡中,以最高规格设宴款待秦知夏及其核心团队。
古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壁炉里的火焰温暖地跳动着,映照着墙壁上那些神情肃穆的油画肖像,仿佛他们也在见证这场新旧势力的交接。悠扬的古典乐在挑高的空间里回响,空气中混合着雪茄的醇香与陈年佳酿的芬芳。
晚宴气氛融洽得近乎完美。
在品尝完最后一道点缀着金箔的黑松露冰淇淋后,范德比尔特晃动着杯中那如红宝石般晶莹的液体,深邃的蓝色眼睛里带着一丝欣赏,状若无意地开口:“秦女士,请允许我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
你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东方企业家。
深渊的雄心与执行力,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感到一丝……敬畏。”
“感谢您的夸奖,范德比尔特先生。”秦知夏优雅地放下刀叉,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能与欧芯国际这样伟大的企业合作,才是深渊的荣幸。”
范德比尔特笑了笑,那笑容里,混杂着赞许、感慨,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如同深海般冰冷的复杂意味。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越过秦知夏,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雄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照亮前路的同时,也必然会投下巨大的阴影。我只是出于善意的好奇,对于这项足以改变半导体版图的合作,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大西洋对岸的那些朋友……可能会有什么看法?”
秦知夏心中警铃大作,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无懈可击的微笑,仿佛对方只是在闲聊天气。她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
“范德比尔特先生,我们是负责任的商业实体。在启动谈判之前,我的法务团队己经将所有相关的国际贸易法规,包括贵方最担心的、美国的《出口管理条例》,研究了不下百遍。
我们的合作,是纯粹的、彻底的民用商业性质,不涉及任何军事技术,更不触犯任何国家的任何一条法律。在法律的框架内,我们无懈可击。”
“法律……”范德比尔特轻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仿佛在品味它复杂的滋味。他放下酒杯,十指交叉,身体微微前倾,那双蓝色的眼睛在壁炉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是的,法律。它们就像一张张精美的航海图,标注着每一条安全的航线,清晰而可靠,是文明世界的基石。”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过来人的、近乎怜悯的口吻,意有所指地说道。
“但亲爱的秦,你要知道,有的时候,一片海洋的最终规则,并不是由那张最精确的航海图来决定的。”
“而是由风暴来决定的。”
秦知夏脸上的笑容,在那一瞬间,微微凝固。
她终于明白,这并非一句善意的提醒,更不是什么商业上的试探。
这是一份最后的、彬彬有礼的通牒。是旧世界的规则制定者,通过一个欧洲代理人,向一个即将崛起的东方新贵,发出的、带着傲慢与冰冷笑意的……最后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