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赶回皇宫,来到甘露殿,殿前侍卫没有丝毫阻拦。
进入殿内,李承乾立刻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玄龄,你告诉承乾发生了何事。”
房玄龄立刻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黄河在汴州决堤了,汴州受灾严重,河南道一众官员求援的奏疏于今日八百里加急送达。”
李承乾微微一怔,国事找自己干嘛?记忆中可从来没有过。
于是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既如此当立刻施以援手。”
李世民缓缓开口道:“救灾是一方面,安抚也很重要,朕与诸位大臣商议了一番,需要让百姓知道朕惦记着他们。”
李承乾恍然大悟,这是想让自己去啊,他毫不犹豫道:“儿臣觉得也该如此,那儿臣何时出发?”
李世民微微一怔,倒是没想到这小子如此爽快。
“你先别急,朕问你,你可知此行最危险的是什么?”
他略一思索,危险?救灾危险吗?答案是否定的,都是灾民,饥肠辘辘的能干嘛?那就只剩一个答案了。
“儿臣以为,是大伯旧部,因为大伯在山东道经营的很好,河南道临近山东道,危险的话一定是来自山东道。
但是,儿臣不觉得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袭击儿臣,即使动手,他们也不会成功。
届时他们就得引颈就戮了,儿臣也不介意帮他们寻找亲人。”
李世民一脸疑惑:“寻找亲人?”
“诛他们九族啊。”
众人一脸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儿臣是去救灾的,不是去残害百姓的,他们敢动手,敢作乱,那就该死。
诸位大人稍后就将这些话传出去,孤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脑袋敢从中作梗。”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什么都想到了,只是没想到他居然有如此霸道之处。
他的话传出去,那些暗中的人不得掂量一下?要不要去跟九族商量一下?
李世民虽然惊讶于李承乾的变化,但还是开口说道:“天下没有万全之策,危险还是有的,你敢去吗?”
“儿臣有何不敢?还望父皇下令,儿臣这就出发。
只是儿臣有三点要求。”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说来听听。”
“第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一定要供应上,万不可闹出百姓无粮可吃,那儿臣才是真的危险。
第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父皇得多给儿臣派一些医官备用,特别是能够预防疾病的医官。
第三,要给儿臣足够的权限,这样儿臣才能放手施为,上下齐心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李世民愣了愣神,李承乾的要求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他本以为是讨要护卫,没想到他居然字字不离百姓。
众人也是满脸笑意,刚刚还要诛人九族的太子,三点要求句句不离百姓。
杜如晦立刻上前道:“太子殿下仁厚,陛下,臣请求将筹粮运粮一事交给臣,臣保证绝不会拖太子殿下后腿。”
李世民此时心中亦对李承乾满意极了,对敌人仁慈,那是对自己残忍。
对百姓仁厚,这才是合格的储君啊,这才是我李世民的儿子啊。
“承乾,你的要求父皇全部答应,父皇赐你天子剑,代天巡狩,有便宜行事之权,只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你万不可出差错。
长孙无忌。”
“臣在。”
“你跟太子殿下一起去,查漏补缺,另持朕令牌前去太医院调医官随行。”
“是,陛下。”
“尉迟敬德。”
“末将在。”
“朕派玄甲军两千人,太子六率出一千人,三千人交由你统领,同时赐你虎符,必要时刻可以调动折冲府兵力,一定要保证太子殿下无恙。”
“末将领命,末将以项上人头保证。”
“房玄龄,杜如晦。”
“臣在。”
“粮食交由你二人负责,务必加急筹粮,必要之时可以就近调动军部粮仓。”
“是,陛下。”
安排好一应事宜,李世民再次望向李承乾道:“承乾,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两个时辰后,朱雀门外集结,出发。
我们先行,粮食一事就交给房相和杜相了。”
众人齐声道:“是太子殿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那就散了吧,大家回去收拾,两个时辰后集结,朕就不送了,朕等你们凯旋。
承乾跟你母后说一声,随后便出发。”
“是,陛下。”
“是,父皇。”
众人退出甘露殿。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能不能把冲表弟带上?”
长孙无忌立刻道:“是太子殿下,臣先去调医官,随后回去叫他一同前行。”
尉迟敬德上前道:“太子殿下,末将去调兵,两个时辰后我们朱雀门集结。”
“有劳舅舅和尉迟伯父了。”
“这是臣等应该做的。”
与两人分开,李承乾吩咐李君羡去收拾行囊,他则是首奔立政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