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蚀之尘
不蚀之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不蚀之尘 > 第7章 粮祸

第7章 粮祸

加入书架
书名:
不蚀之尘
作者:
川岳长弓
本章字数:
290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宣德西年的夏雨来得又急又猛,可河滩地的裂缝早己吞尽了水分,连泥浆都没留下几滴。

李氏蹲在灶台前,指尖轻轻敲着第七个粮罐的封土。罐子里埋着三升黍种,是全家最后的退路。可她知道,若真到了开罐取粮的地步,那离易子而食也就不远了。

"娘,我饿。"晏尘扯着她的衣角,小脸瘦了一圈,连眼睛都显得格外大。

李氏摸了摸他的头,从怀里掏出半块粗面馍:"和姐姐分着吃。"

晏尘没接,反而把馍掰成三份,最大的那块塞给了正在编草鞋的晏疏:"二姐吃,二姐手疼。"

李氏鼻尖一酸。晏疏才六岁,却己经跟着大人搓草绳、编草鞋,手指磨得通红。

村口的井台成了战场。

刘家的家丁日夜把守,一桶水要收三文钱。晏清拎着木桶排在队伍里,眼神死死盯着刘富贵那张油光满面的脸。

"哟,张家丫头又来讨水?"刘富贵咧嘴一笑,"你家不是有河滩地吗?怎么不去喝泥汤?"

晏清没吭声,只是攥紧了桶绳。她知道,只要自己一开口,刘家就有理由把她们赶走。

可晏尘不懂这些。他摇摇晃晃地走到井沿边,当着所有人的面,往井里撒了泡尿。

"凉快!"小家伙咯咯笑着,露出两颗小虎牙。

刘富贵气得跳脚:"小畜生!这井水全村人都要喝!"

晏清一把抱起弟弟,冷冷道:"尿总比血干净。"

人群一静。谁都知道,刘家往井里掺过脏水,就为了逼村民买他家的"净水"。

夜里,张定国被一阵窸窣声惊醒。

院墙外,一个瘸腿身影翻进来,丢下个麻袋,转身就要走。

"老二十八!"张定国低声喊住他。

胡一刀没回头,只是哑着嗓子道:"二哥,别点灯。"

麻袋里是半袋糙米,米粒间还混着几粒带血的铜钱。

张定国心头一紧:"你……"

"刘家粮仓的看门狗不中用。"胡一刀咧嘴一笑,月光下,他的牙齿白得瘆人,"我卸了他一条胳膊,够换这袋米了。"

说完,他纵身翻出墙外,像只夜行的野猫,转眼就没了踪影。

第二天,县衙贴出告示:

"今岁大旱,朝廷免征田赋,改征'抗旱捐',每户五十文,限期三日。"

张定国盯着告示,手指掐进掌心。

免征田赋?河滩地的苜蓿早枯死了,哪来的税可免?而这"抗旱捐",分明是要榨干穷人最后一口粮!

姬鸿图挤进人群,低声道:"老二,我听县衙的书办说,这钱是刘财主提议收的……"

张定国冷笑一声:"他家的粮仓堆得发霉,自然不怕旱。"

当夜,晏清带着晏疏摸到了刘家粮仓后墙。

"姐,真要这么干?"晏疏小声问。

晏清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头是胡一刀上次落下的硫磺粉。

"记住,撒完就跑。"

两个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半刻钟后,刘家粮仓的后墙根突然冒起浓烟,家丁们乱作一团:"走水了!走水了!"

可等他们提来水桶,烟却散了,只剩墙根下一滩刺鼻的粉末,和几个小小的脚印。

黎明时分,张定国站在河滩地上,望着远处刘家乱哄哄的粮仓,嘴角微微扬起。

李氏走过来,轻声道:"当家的,接下来怎么办?"

张定国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他年轻时在县衙当差时偷偷抄录的《赋税律》。

"民不举,官不究。"他低声道,"但若是'官'自己先犯了律条呢?"

李氏心头一跳:"你要……"

"不是我要。"张定国看向远处县衙的方向,"是'旱雷'要劈人了。"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院子时,晏尘蹲在墙角,看着蚂蚁搬运一粒黍米。

"爹,蚂蚁也在存粮吗?"

张定国摸了摸他的头:"嗯,它们也知道,冬天总会来的。"

"那它们怕不怕饿?"

"怕。"张定国轻声道,"但只要藏得够深,就饿不死。"

远处,县衙的铜锣声突兀地响起,惊飞了一树麻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