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乾隆朝当和二:这人太笋了!
我在乾隆朝当和二:这人太笋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乾隆朝当和二:这人太笋了! > 第13章 背后的暗箭

第13章 背后的暗箭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乾隆朝当和二:这人太笋了!
作者:
苹果山的纪星河
本章字数:
5338
更新时间:
2025-07-07

清晨,和玦被窗外的鸟雀吵得眼皮发沉。

他昨夜翻来覆去到三更,此时枕头上还留着压乱的发印。

刚要翻个身再眯会儿,就听见前院传来门栓滑动的轻响——比往日早了小半个时辰。

“刘大人?”门房老张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惑,“和大人还未用早膳,您......”

和玦猛地坐起来,睡衣下摆滑到腰际。

窗纸外的天色刚泛起鱼肚白,青灰色的光透过纱帘,正好映出个青袍身影立在影壁前。

腰间那方玉佩他昨夜见过——冷白的玉质,雕着缠枝莲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抓过外袍披在身上,赤着脚踩在青砖地上,凉意顺着脚踝往上窜。

绕过廊下的石榴树时,正看见和珅从正房出来。

哥哥的月白中衣还系得歪歪扭扭,发辫松松挽着,却己经端出了几分官场上的从容:“刘大人早,可是有急事?”

刘大人的目光在和珅发辫上顿了顿,旋即堆起笑:“善保兄弟见外了,某不过是想起昨日宴会上的蹊跷事,实在坐不住。”他从袖中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您瞧,这是今早才从赵大人书童那儿掏来的——昨日席前要考问的经义题,竟被人抄了三份,分送给李侍郎家的公子、张御史的侄子,独独没给令弟。”

和玦的后槽牙猛地一咬。

他站在廊角的阴影里,看着那张纸被刘大人递到和珅面前——上面的字迹他认得,是赵文渊最爱的瘦金体,笔锋凌厉如刀。

“这是......”和珅的指尖在纸角轻轻一叩,眼尾的细纹慢慢绷起来,“有人想让阿玦在席上出丑?”

“可不是?”刘大人叹了口气,袖中露出半截墨绿缎子,“赵大人最重清誉,若令弟答不上来,难免要落个’不学无术‘的名声。

到时候传进圣耳......“他没说完,只是摇了摇头。

和玦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想起昨日宴上自己手心沁的冷汗,想起系统突然响起的记忆回溯,想起赵文渊眼角那道险些展开的笑纹——原来不是他侥幸,是有人故意把他推进险地。

“劳刘大人挂心。”和珅突然伸手按住他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单衣渗进来,“阿玦,去把早膳热了。”

和玦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何时己经走到廊下,鞋跟碾得青砖咯咯响。

他仰头看和珅,哥哥的眉峰压得低低的,眼底却泛着暗涌的光——那是他小时候被人堵在胡同里,和珅抄着扫帚冲过来时才有的眼神。

“是。”他应了一声,转身往厨房走,却在转角处停住脚步。

身后传来和珅压低的声音:“刘大人可知是谁递的话?”

“某也是刚得了信儿。”刘大人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唏嘘,“善保兄弟若信得过,某这就差人去顺天府查查笔迹......”

和玦攥紧了袖口。

他想起昨夜窗下那片冷白的月光,想起刘大人腰间那方玉佩——原来最该防的,是笑着递刀的人。

早膳时,和珅的筷子几乎没动。

青玉碗里的小米粥结了层油皮,他盯着碗里晃动的倒影,突然说:“昨日赵大人送你的书,可还在?”

“在枕头底下收着。”和玦舀了勺粥,却觉得喉咙发紧,“哥,我是不是太依赖系统了?”

和珅抬眼,眼底的暗涌散了些:“怎么突然说这个?”

“昨日答赵大人的话,系统帮我翻了三日前的记忆。”和玦把调羹重重搁在桌上,瓷勺磕得碗沿响,“可要是哪天系统不响了,或者问题没演过......”他想起刘大人手里那张纸,喉结动了动,“我总得自己把那些之乎者也装进肚子里。”

和珅突然笑了,伸手揉他发顶:“好,我让周先生每日多教两个时辰。”他夹了块酱牛肉放在和玦碗里,“但卤煮摊别扔了——张胖子今早还来敲门,说汤锅里的老卤快熬干了。”

和玦望着碗里油亮亮的牛肉,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低头扒了口粥,滚烫的粥水顺着喉咙往下淌,烧得心口发暖。

午后,和珅的长随阿福匆匆来报。

这小子跑得额头冒油,腰带都散了半边:“大人,顺天府的王班头说,那纸的墨是松烟墨,市面上常见。

可......“他压低声音,”小的在书肆打听到,前日刘大人的书童买了包同样的墨。“

和玦正趴在案头背《礼记》,闻言猛地首起腰。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把阿福脸上的汗珠照得透亮。

和珅捏着茶盏的手顿了顿,茶盏与案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响:“知道了。”他转头看向和玦,“阿玦,去把梅香昨日送的那套《十三经注疏》拿来。”

和玦抱着锦匣回来时,和珅正对着窗写字。

宣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他接过锦匣,指尖轻轻抚过封皮上“勉之”二字,突然说:“哥,刘大人的玉佩,我昨日在赵大人书童那儿见过。”

和珅的笔锋一顿,墨迹在纸上晕开个小团。

他抬头时,眼底的暗涌又浓了几分:“阿福,去回了刘大人,就说我今晚在醉仙楼设局,要谢他昨日通风报信。”

和玦看着阿福跑远,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出袖中帕子——那是今早收拾床榻时,从枕头底下掉出来的,帕角绣着朵小梅花。

他捏着帕子问:“哥,这是不是梅香昨日......”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丫鬟的通报声:“梅姑娘来了!”

和玦手一抖,帕子掉在地上。

他弯腰去捡,就看见梅香提着个青竹食盒站在廊下。

她今日穿月白衫子,发间没插步摇,只别了朵珠花,倒比昨日更显清爽:“二公子,我......我是来送绿豆糕的。”她的目光扫过和珅,又迅速垂下,“父亲昨日说,二公子答得好,可......可他不知道有人使绊子。”

和玦捡起帕子,突然发现帕角的梅花绣得极细,每片花瓣都用了两种丝线。

他抬头时,梅香的耳尖己经红透了:“我听书童说,那些题是刘大人让人抄的。

父亲最恨弄权术的,要是知道......“她攥紧了食盒的提手,”我帮你们。“

和珅放下笔,目光在梅香和和玦之间转了转,突然笑了:“梅姑娘的绿豆糕,某替阿玦谢了。”他起身走向书案,“至于其他事......”他抽出张纸铺在案上,“阿玦,把赵大人题字的那套书拿来。”

和玦抱着锦匣走过去,看见和珅在纸上画了几幅图——醉仙楼的布局,刘大人常坐的位置,还有赵文渊最爱喝的碧螺春。

阳光透过窗棂,在纸角投下一片金斑,把“局”字的最后一笔照得发亮。

梅香凑过来看,发梢扫过和玦手背:“需要我做什么?”

和珅抬头,目光越过他们,落在院外那株老槐树上。

风过时,槐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什么。

他指了指纸上的“雅间”二字,声音轻得像片羽毛:“明日未时,你父亲最爱去松竹斋挑笔......”

和玦望着哥哥笔下逐渐清晰的计划,突然觉得这京城的风,不再像昨夜那样烫人了。

他转头看向梅香,姑娘的眼睛亮得像星子,正对着他笑。

窗外的槐叶还在沙沙响,不知何处飘来桂花香,甜丝丝的,混着墨香,在空气里漫开。

和玦摸了摸袖中那方绣梅的帕子,突然想起张胖子的卤煮摊,想起王奶奶的菜篮——原来那些他想护着的人,正悄悄站到他身边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