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两天,陈青阳终于回到了京城。
陈青阳刚进家,正琢磨着明天怎么跟太子说,自已为何回来的这么晚。
还没想好措词,留守的锦衣卫上前传达了一个消息:“内阁有令,明日早朝,请陈大人务必准时参加。”
这让陈青阳感到十分意外,毕竟皇上已经许久未曾举行过大朝会了,这次来的有点突然。
陈青阳没有疑惑多长时间,李东阳就派人请他到府一叙。
陈青阳原想,明天晚上去拜见座师李东阳。
没想到,老头派人来叫他了。
但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陈青阳知道李阁老不是个爱招惹是非的主。
大朝会前叫自已过去,陈青阳估摸没好事。
李东阳府邸内,师徒二人相互见礼后,李东阳便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老夫听闻了一些风声,明日大朝会,有人会弹劾你。”
陈青阳一听这话,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心里纳闷不已,自已这两日在大兴兢兢业业,没在京城做事,为何会突然遭到弹劾呢?
于是他疑惑地问道:“老师,学生这两天一直都在大兴待着,并未离开过半步,怎么还会有人弹劾我呢?”
“就是弹劾你在大兴胡作非为。你是不是杀了四十多个罪犯,还凌迟处死一个?”
陈青阳有些惊讶于这个消息传播得如此之快,仅仅一天多的功夫,竟然就传到了朝廷。
不过他并没有感到惊慌,反而理直气壮地回应道:“没错,学生确实是依照大明律法,处决了几名罪犯。难道这样做有错吗?!”
陈青阳神情中充满正义,并不认为自已做错了什么。
“他们就是弹劾你私自处决人犯,藐视朝廷。你也知道,除非谋反,否则必须上报朝廷后才能处决人犯。”老头气呼呼地说道。
“事儿已经做了。我也没有私心,我问心无愧。”陈青阳一脸无所谓地耸耸肩。
“糊涂!”李东阳气的胡子一翘一翘的。
“您老明天也帮学生分辩几句,”陈青阳嬉皮笑脸地说道。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老头瞪着他说:“明天弄不好会受罚。我才不触这个霉头!”
陈青阳心里暗自骂道:“哼,你个老家伙,明天要是不帮我说话,我就跟你没完!”
但脸上还是笑嘻嘻的样子,对老头说:“您老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奉天殿。
弘治皇帝朱祐樘安坐龙椅,百官三呼万岁。
许久没有的大朝会令大臣们一时有些恍惚,故而朝拜声也是格外响亮。
年老持重的大臣以为皇上重拾弘治初年的壮志,再次开始励精图治了吗。
他们觉得今天必须得喷点什么,以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大朝会。
陈青阳站在群臣末端,心情激动而紧张。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大朝会,上次获得状元时的经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参与。
那时的他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被礼部的官员导引着跪拜谢恩。
现在不同了,如今站在朝堂的是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大兴知县陈青阳。
正当陈青阳胡思乱想之时,乾清宫首领太监何建朗声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陈青阳明白,今天的好心情马上要烟消云散。
果不其然,人群中一人应声回道:“臣都察院御史贾思源有本!”
只见一中年胖子出列道:“微臣弹劾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左春坊左赞陈青阳善干犯国法,乱用重典!陈青阳不上报刑部,私自处决人犯四十五名,恳请陛下重重治罪!”
说着,将奏本双手递上。
早有小太监接过奏本,上呈弘治皇帝朱祐樘。
朱祐樘展开奏本读了起来,只见贾思源悉数列上了陈青阳这三天在大兴的所作所为,比自已知道的还清楚!
朱祐樘草草阅览,问道:“陈青阳,贾思源奏本所列,是否属实?”
陈青阳道:“没错!”
群臣听懵了,朝堂上还没见那个臣工这么干脆承认弹劾的,难不成陈青阳脑袋让驴踢了?
朱祐樘奇道:“那你说说,按照御史所奏,该怎么治你的罪?”
“臣无罪!”陈青阳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贾御史只听说,微臣没有请示刑部就处决人犯,不合规矩。但他不知道那些人犯是何等的罪恶?!”
“我处决那四十五人,全是大奸大恶之徒。众位上官,你们见过强盗扮做和尚,杀人放火,劫掠良家少女,逼良为娼吗?!”
“你们见过恶贼奸杀少女,吃活人大腿吗?!这些事情,在大兴都发生过。大家说的没错,按照朝廷规矩,我必须得上报刑部,最后由陛下圣裁。但是,我不能够让他们再活到秋后问斩!”
“因为他们不配!因为有些受害人还活着,官府必须要为她们讨回公道!”
贾思源冷声道:“你再怎么狡辩,也改变不了未曾上报的事实!”
陈青阳不屑与他争辩,转向弘治皇帝:“有旨遵旨,无旨尊法!吾皇统御天下,百官代行皇命!微臣审案之时,也曾想过上报刑部,但群情汹汹,贼盗也不是泛泛之辈,臣恐夜长梦多,故而快刀斩乱麻!”
“陛下!”
陈青阳还待再说,太常寺卿焦芳出列。
焦芳道:“陈翰林为民请命,是敢担当的栋梁之材。贾御史所奏也是实情。请陛下看在陈青阳年纪轻轻、一心为公的份上,法外开恩吧!”
好你个奸臣焦芳,不明着说弹劾老子,竟然请陛下开恩。
开恩就是有罪,不动声色之间就给老子定了罪。
草,真他们阴险!
陈青阳道:“焦太常难道觉得下官不该杀那些人犯吗?”
“该不该杀全由圣裁!”焦芳阴阳怪气的回道。
“我等身为朝廷命官,难道这么明显的案子也要劳烦陛下吧。如果小事都来麻烦陛下,那要我们这些朝廷命官有什么用。非得让陛下代百司之职役吗?!”
“这是大兴万灵庙一案的供词,上面有八千大兴百姓签名作证,请陛下明鉴!”
陈青阳递上了供词。
朱祐樘早知道百姓有签名,没想到有八千多人。
陈青阳做了什么,朱祐樘很清楚,包括那天晚上的凶险。
朱祐樘道:“一般犯死罪的人犯,刑部会怎么判决?”
刑部尚书白昂回道:“秋后处决!”
朱祐樘道:“若是罪大恶极,或者谋反之人呢?”
白昂明白皇上的意思,大声回道:先斩后奏!”
朱祐樘道:“所以,朕觉得陈爱卿做的没错!朕即位十二年来,从未听过万灵庙这样骇人听闻的案子!樊连虎之流,让他们多活一刻,都是对我大明的侮辱!”
“你们不要觉得朕偏向陈青阳。朕在这里告诉诸位,对必杀的恶性罪犯,朕也允许你们先斩后奏。但有一条,若是搞成冤案,那就提头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