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也没有想到,自己就开个玩笑冯渊真拿他当媒人了。
礼都收了,就让皇后赏赐了一对玉如意给杜静好做嫁妆。
京城的贵女们又红了眼。皇上做媒人,皇后赐嫁妆,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到了婆家谁敢看轻。
没想到镇宁侯世子,竟然为她谋划这么周全。
婚后夫妻二人感情极好。
冯渊对杜静好言听计从,又没有小妾通房。
侯府长辈也慈爱,从来没有因为杜静好的商户女身份看轻她。
用侯府老夫人的话说,只要他肯娶,人家姑娘肯嫁,我们就谢天谢地了。
杜静好又一连生了三个儿子,这在武将世家是多大的功劳。
又在年近三十的时候老蚌怀珠生了个掌上明珠,就是玉贵妃冯珠玉。
冯珠玉生下来侯府上下开心地放了一个时辰烟花。
老侯爷亲自取名珠玉,珠玉在抱。
满京城的权贵世家们,只有镇宁侯府没有庶出的子女。
三子一女都是侯夫人嫡出。
这京城的贵妇们,哪个没有和后院的小妾姨娘斗过法。哪家没有几个庶子庶女。
凭什么她杜静好就和我们不一样。
没有碍眼的庶出子女,不用和小妾斗法。这怎么叫人不妒忌不羡慕。
等到了侯府三位公子到了适婚的年龄时,杜静好又成了京城贵妇们都想相交的香饽饽了。
因为有一次参加宴会,杜静好无意中说了句,镇宁侯府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生子。
这下京城贵妇圈又炸了锅了,我过不上杜静好那样的日子,我女儿可以呀。
于是,京城的贵妇们开始举办各种宴会。
各家夫人频频带着自家女儿到杜静好面前亮相。
没有女儿的娘家侄女外甥女也能拼一拼。
天气渐凉,皇上的万寿节到了。
这一天京城的勋贵大臣们,大夏的各地方大员们。
除实在偏远地区的,全部携家带口,进宫为皇上贺寿。
宫门口大排长龙,各家女眷或乘车或坐轿,在等待进宫。
穿过厚重的宫门,走过长长的宫道,进入寿康宫。
女眷要先去拜见太后皇后,再一起去乾元宫参加寿宴。
官员们则先去乾元宫给皇上贺寿。
太后的寿康宫内,太后头戴凤冠,身穿凤袍,端坐在凤榻上。
一脸的慈祥和蔼。
身边陪坐的有皇后,玉贵妃,以及一些品级高些的宫妃。
八岁的大公主和三岁的二公主也坐在各自的母妃身边。皇子们都跟在皇上身边了。
各王府的王妃,在京城的各位公主,长公主们也都按品大妆。
早早地进宫来拜见太后了。
殿外还时不时有各家夫人小姐,陆续进来拜见。
一屋子的女人,满殿的珠环钗佩,衣香鬓影。
玉贵妃现在最喜欢这种场合,人多好哇,人多瓜也多。
她可以尽情地吃瓜。
这京城各府哪家没有点糟心事,狗血八卦。
她平常也不能出宫,如今逮着她们进宫的机会,得狠狠吃几个大瓜。
各家老夫人、夫人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笑脸捧着太后、皇后说着好听的话。
当然玉贵妃这个大夏第一宠妃也没有被放过。
这种场合出来应酬说话的都是各府的人精。
什么话能说,什么人不能得罪,心里面那得清清楚楚才行。
庆国公夫人:“太后娘娘看起来是越来越年轻了,不知娘娘日常怎么保养的,臣妾明明比娘娘还小几岁,站在娘娘身边一比较,看起来像是比娘娘大了十岁不止。”
长公主微笑地接过话:“皇上皇后孝顺,各宫娘娘也相处的好,皇子公主们聪明伶俐,日日在太后身边承欢膝下。母后心情好,自然就年轻了。”
【你们两个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太后看起像你身边的嬷嬷一般年纪,后宫各妃天天斗得像乌眼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