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搜查违禁品,我被国家收编了
学校搜查违禁品,我被国家收编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学校搜查违禁品,我被国家收编了 > 第305章 公共模型

第305章 公共模型

加入书架
书名:
学校搜查违禁品,我被国家收编了
作者:
取名烦人
本章字数:
4542
更新时间:
2025-05-26

王强翻了几页:“就这?还叫独立?”

“这叫按着我们预设说话。”

“还挺顺溜的。”

林瑾那边也跟上了:“配套课程同步上线了。”

“我们在那边的几个在线教育平台里植入了‘结构语言标准化训练’,己经有七所大学采纳。”

“现在他们的公共政策课教材,己经不是从西点院校转的了。”

“是我们这边‘蜃楼计划’翻译过的框架文稿。”

陈风坐在角落,翻着那本报告。

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看完最后一页。

然后把本子合上。

“可以开始下一阶段了。”

王强顿了一下:“下一阶段是——?”

“黑域。”

陈风语气平淡。

“语言框架他们己经接了,接下来,是认知地图。”

“我们让他们看的,不再是‘世界’。”

“而是我们画出来的‘世界’。”

“图是我们画的,比例是我们定的,哪些山高、哪些海阔、哪些地方‘危险’,哪些地方‘适合共存’——”

“全是我们说了算。”

林瑾接话:“黑域系统己完成内测。”

“全自动生成结构化认知坐标图谱。”

“目标用户只需要阅读内容,就会自动在思维层级内建立参考结构。”

“不是灌输,是重构。”

“就像小时候我们记地图,哪一块画红色,就知道是危险区。”

“他们以后看到我们标红的地方,就不敢靠近。”

“看到我们标绿的地方,就愿意来谈。”

王强摸了摸下巴:“那我们是不是得先给他们‘画’一张地球?”

“不是地图上的那种。”

“是认知里的那种。”

陈风笑了笑:“己经画了。”

“在他们的人工智能辅助新闻生成器里,在他们的社交分类引擎里,在他们的公共数据导览目录里。”

“他们以为自己在‘获取信息’。”

“其实是在‘读图’。”

“读我们的图。”

“然后走进我们的世界。”

林瑾确认:“黑域系统将在本周上线第一批公共模型。”

“主打主题:安全、秩序、未来。”

“每一个主题下面,是我们定的参考点。”

“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主动选择的。”

“但其实,选项早就写好了。”

陈风点头。

“可以。”

“我们现在,就差最后一步。”

王强眨了一下:“啥?”

“让他们在自己的地图上,亲手把我们标成——中心。”

“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再画了。”

“他们自己,会帮我们画。”

“然后还会告诉下一代——”

“从这里走,是最近的路。”

三天后,黑域模型正式上线。

首发平台选在了南联最大开放科研论坛。

主题是“未来社会安全协作指数”。

听着像是学术报告,其实是整个认知改写的起点。

论坛开头就抛出一个热词:“原点中心模型”。

“以结构安全为锚点,重新划定全球秩序稳定区。”

第一组图表上,世界被分成五个模块。

中心是龙国。

而北盟、西联、东联、非洲、拉美,全在外围。

没有红线,没有敌对。

只有“协作等级”“数据互通稳定性”“意识形态流畅程度”。

一切都包装成了“理性评估”。

没有立场,但全是立场。

王强看完那张图,啧了一声。

“这波太秀了。”

“你说他们要真照着这张图写政策,是不是我们连手都不用抬?”

钟辉点点头:“图一画完,第二层就跟上了。”

“城市接入计划。”

“科技文化互认系统。”

“外包链路融合指数。”

“这些都是框架词,但底下的算法模型全挂在我们系统里。”

“只要他们用,就得来接我们这边的技术支持。”

“到时候再想回头?你猜难不难。”

王强嘿了一声:“等于我们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大数据源,他们拿我们当地球心脏接。”

林瑾在频道里插话:“东南联合委员会己经发信,请求共享黑域公开模型。”

“理由是‘避免未来系统碎片化’。”

“还说希望以我们为样本,建立统一参考库。”

王强当场就乐了:“他们这是求我们来当‘国际版本’?”

“让我们出官方语言、出底图、出注释、出授权?”

陈风没有笑,语气却轻了几分。

“是时候投一批硬件了。”

钟辉明白:“量子中继节点?”

“投。”

“让他们一边接黑域数据标准,一边接我们的节点。”

“等部署完成那一刻,他们不但图是我们的,网也得走我们的。”

“想绕都绕不开。”

“想关也关不掉。”

林瑾:“量子节点总共九个,先选三个试点投放。”

“一个南联,一个西岸,一个非洲中部。”

“每个节点都将附带‘区域算力优化包’。”

“让他们用得又快又顺。”

陈风说:“顺了,就离不开了。”

“等他们发现,我们这个‘节点’,就是新地图的坐标零点。”

“那天——”

“他们自己会把我们名字印在正中间。”

“用他们自己的纸。”

“他们自己的图。”

“还会告诉别人——‘这图,是我们自己画的。’”

“没人逼我们。”

“我们就是觉得,这地方靠谱。”

钟辉拿起电话,拨出去一句话:

“通知外联部,启动‘观测计划’。”

“从今天起,把所有国际会议、智库、媒体、学界提及‘数据中心’的用词汇总。”

“我们不做引导。”

“我们只做记录。”

“看看这个世界,多久会开始自发用我们的词——来描述我们。”

“然后,把我们当成坐标。”

两周后。

“观测计划”第一次成果汇总来了。

林瑾打开报告,第一句话就念出来了:

“‘东大陆核心数据节点’,来自南联第二智库的全球数据整合建议草案。”

“他们把‘东大陆’这个词——默认指我们。”

钟辉翻了个页,挑了一条:“西岸媒体用了个新词,叫‘文明同步区’。”

“他们把我们归到那一栏,说是‘文化算法融合度最高的区域’。”

王强正嚼着煎饼果子,听到这,乐了。

“这意思是,我们不仅管数据,还开始替他们教人怎么想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