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每月一个新异能
谍战:我每月一个新异能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谍战:我每月一个新异能 > 276章 深山中的军工厂

276章 深山中的军工厂

加入书架
书名:
谍战:我每月一个新异能
作者:
老李的盒子炮
本章字数:
4226
更新时间:
2025-06-04

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弄到鬼子的实际兵力部署,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这至少可以让新西军和八路军的部队,可以根据日军的兵力部署,打好最开始的几场仗。

至于往后,日军兵力部署调整之后是怎样的,那叶子安也没有什么把握完全掌控了。

这种战场上的事情,叶子安就不明白了,还是让新西军和八路军的指战员们,去负责这种事情。

他要做的,就是当个军火商,老老实实地解决他们的后勤问题。

“这就足够了,至少我们的兵力部署,也有了基本的方向。”

张总参谋长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那份兵力部署图,仿佛在看着绝世珍宝一般,不时地发出啧啧之声。

和张总参谋长吃过饭之后,叶子安就跟着老陈一起,去往根据地山林深处隐藏的兵工厂。

这一次叶子安并不是只带了运输队的人,同时还有几个专业的武器专家,以及工程师。

他们都是从大洋彼岸过来的,叶子安则需要让他们帮助新西军改进生产线,看看能不能将军工厂的产能进行提升。

如果可以的话,则要对这里的很多技术工人进行培训。

他们乘坐着战马进入山林之间,顺着崎岖的山野小路,连续行进了一上午的时间,才算抵达那隐藏在山窝里面的兵工厂。

这地方难怪日军找不到,就算是当地人,恐怕也要在茂密的丛林,以及崎岖无比的小路之间迷失方向。

迎接他们的人,竟然是许博铭。

相比于之前,他己经不是那一身的长衫,而是穿着麻布短衣,上面沾满了油污,连带着手上也带着油污。

“柳老板,别见怪啊,我这来的匆忙,实在是太忙,厂里走不开人。”

许博铭呵呵一笑,也不好意思用脏乎乎的手掌去和叶子安握手了。

叶子安很喜欢许博铭的性格,非常首爽,而且是个性情中人,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就表达什么。

“老许啊,你这样子不像是个教书先生,倒像是铁匠。”

叶子安调侃一句道。

许博铭呵呵一笑道:

“这主要看组织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是教书先生的时候,那我就是教书先生,现在需要我当一个在车间加工零部件的钳工,那我就可以当一个钳工。”

老陈则道:

“老许,柳老板时间有限,而且这次他还特地带了几个专家过来,帮助咱们兵工厂指导工作,你在前面带路吧。”

许博铭踮起脚尖,往后看去,发现果然有几个金发碧眼的男人,微笑着向他点点头。

“哎呦,专家啊,里面请里面请,你们会说中国话吗?要是不会说的话也没关系,我英文还行,就是可能带着点儿口音。”

许博铭自来熟的很,上去就和几个工程师还有武器专家打起招呼,自我介绍起来。

这种开朗热情的性格,倒是很对这几个专家的胃口,再加上本来就是同行,几个人很快就聊得火热,搞得叶子安和老陈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个地方先凉快凉快,等他们聊好了再进行下一项目。

几分钟之后,许博铭才一拍脑袋道:

“哎呦,忘了柳老板和老陈了,抱歉抱歉,我在前面带路,嘿嘿。”

他这么说着,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热情洋溢地在前面带路。

兵工厂其实相当简单,使用木头搭建起来的厂房,有一些防雨布,在交错的道路之间,能看到明岗暗哨,还有巡逻的队伍。

几个美利坚来的武器专家,对这里的条件简陋虽然有所预期,却也没有想到竟然如此简陋。

不过等到进入生产车间之后,几个人就不由得惊叹起来。

虽然条件相当的简陋,可这些设备却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以及保养,都被这些忙碌的工人们当宝贝来看待。

几个专家上下摸索一番,又在生产车间里面转了几圈之后,便开始提出改进意见。

“主要是生产流水线需要优化,很多地方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对于技术的要求太高,不如将制作的步骤进行拆分,让一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个步骤。

如此一来的话,就可以让整个制造的过程简单化,对于工人的培养时间也大大缩短,对于零部件生产的效率也可以提高许多。”

除此之外,就是保养的要求,还有生产车间还有很多危险的因素,显然并没有得到任何重视。

这些专家也都挨个提出来,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定,这些都是血泪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因为在工厂的生产车间里面,意外总是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

很多看似离谱的规定后面,都是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实教训。

许博铭一边听着,一边快速地使用钢笔进行记录,同时连连点头。

他知道,这些专家们提出来的东西,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相当有帮助,安全方面也是一个问题,现在不发生意外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意外。

叶子安则被这里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感动着,因为他发现,这些工人们,在下班之后,会一边吃饭一边学习认字,甚至是学习英文。

这是叶子安最没有想到的事情,而且这是许博铭提出来的,因为他知道当下中国在各方面都相当的落后,往后各种技术必然要参考到大量的外国文献和书籍,这些工人们会在未来成为中国第一批军工人员,必然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外文献。

叶子安非常惊叹,不仅仅是这些工人们的勤奋和好学。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明明穷的身上衣服都打补丁,却在憧憬着未来,并且为这个可能不会到来的未来做着长远的规划和准备。

不,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个未来并非不会到来,而是一定会到来。

他们始终坚定地相信,最终取得胜利的会是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积极地学习着,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让这些知识最终变成共和国崛起工业上的一颗螺丝钉,一根螺纹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