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沈墨染和十七一起去取了他们的路引。
一共四张,包括沈家三人和常烟客的,行程是从商水到曲城。
目的是探亲。
“你们办这路引,是官府授意的吗?
一份路引多少银子?”
办事的牙人身宽体胖,一脸标准的商人笑。
“小哥放心,咱们这路引府衙签发,红章大印,绝对正宗。
售价嘛,自然不便宜。
官府盖章要十五两一份。
咱们是跑腿的牙人,也要赚些辛苦钱,每份二十两。”
沈墨染记在心里。
想着回头一定把多出来的银子还给十七。
他奉苏城的命令出差,苏家定是给了他差旅费。
可沈墨染也不好让他吃亏。
“你们平王殿下不是不打算收留流民?
这曲城怎么还公开售卖路引?
不会是曲城知府以权谋私吧?”
沈墨染担心这路引的效用。
别进了城官府又不认,落不了户又得出来做流民。
牙人嘿嘿一笑:
“小哥尽管把心放回肚子里。
这流民政策,虽说是平王亲自颁发。
可这路引一事,却是范先生授意,绝无虚假。”
沈墨染一头雾水:
“范先生是谁?”
他说话很管用吗?
牙人一看竟然有人不知道文韬武略赛孔明的范先生,瞬间对沈墨染有点下头。
“一看你就是个没见识的。
在咱们西北,谁不知道范怀安范先生?
他可是平王殿下的左膀右臂,智囊吉星。
咱们西北三州每一项政令,每一条律法,可都是要经范先生亲自勘定,才能颁布实施的。
如今天下大乱,遭灾的遭灾,打仗的打仗。
咱们西北还是一如既往的安居乐业,那可都是范先生的功劳!”
看着牙人一脸崇敬与自豪。
沈墨染默默的想:
若真如他所说,这范怀安的确算个风流人物。
可他名声这么盛,作为封地之主的平王,真会心无芥蒂吗?
本欲拿了东西走人。
可那牙人已经打开了话匣子,似乎不吐不快。
拉着沈墨染继续道:
“你不知道。
一开始的时候,范先生本是主张接纳流民,全都安置。
可平王殿下却以西北贫瘠,流民混乱为由给驳回了。
所以才出现了如今这种局面。
范先生又觉得流民无辜,说不得也卧虎藏龙。
于是就请求开了这样一条门路。
给你们这种家有余庆,又无路可去的流民一个安身之处。
你怎么也该感谢他才是!”
当然,他也该感谢范先生。
若不是有这办路引的差事,他光靠卖人租房,哪里赚的了这么多!
沈墨染于是了然。
原来这有野心之人,不是平王。
而是他手下的幕僚。
那他逐鹿中原之路,可能要困难重重了。
除非他有魄力将平王取而代之。
“沈姑娘。
我看着你们进城门。
等你们过了盘查哨岗,我再走。”
许是真到了该告别的时候,十七一早上都闷闷不乐。
沈墨染拍了拍他肩膀,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给他。
“进了城门。
咱们就真的别过了。
你回去的路上万事小心!”
十七看着那张银票,赶紧推脱。
“路上多亏你们照顾,再说昨天你已经给过我五十两了……”
沈墨染却是坚持将银票塞进他怀里。
“拿着吧。
回去路上会需要的。
再说,你要娶玉竹,也需要聘礼!”
小伙子第一次出远门,吃了不少苦头。
再说沈墨染为了快点教会他成长,也用了些非常手段。
听到聘礼。
十七终于不再推脱,红着脸将银票收了。
“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会带着玉竹来曲城看你们。”
沈墨染笑了笑,不置可否。
年轻人毕竟天真。
这兵荒马乱的,他又不是自由身。
这辈子,怕是再难相见了。
“哦,对了!”
十七突然想起来什么,手伸进怀里掏呀掏,掏出一摞纸来。
“还是知儿给我的启发。
你不是想练武么?
如今只练了扎马步和腿上功夫。
我昨天一晚上没睡,问常伯要了些笔墨,画了这个……”
沈墨染接过来一看。
纸上是一个个小人,摆着各种动作,似乎是某种招式。
旁边还有注解的动作要领。
小人是一个大头加上双腿双手,类似现在的火柴人。
注解的文字却是工工整整,简洁清晰。
沈墨染纳闷:
“你这么快就学会写字了?”
十七憨笑。
“后半夜常伯守夜,我求他帮我写上的。”
他画的太潦草了,怕沈墨染看不懂。
见常烟客闲来无事,就求他在旁边注解了一下。
沈墨染谢过。
等在不远处的马车上,其他人也下车再次跟十七告了别。
一家人牵着马车进了城。
守门的士兵查看了他们的户籍路引,没说什么,放了行。
“请问这位差爷!”
沈墨染塞了一两碎银子给领头的衙差。
“我们要想在曲城落户,该去哪里办手续?”
官差看到路引上崭新的红印,便知道是有钱办事的流民。
于是答:
“府衙有专管流民安置的门房,你去一问便知。”
沈墨染谢过,带着一家人进了城。
那边十七见她们顺利过关,给牙人结清了银子。
自回商水复命,暂且不提。
知儿的病情再次发作起来,腹部开始发疼。
沈墨染看他苍白的小脸。
顾不上落户的事情,先在周围的药铺打听了一番,问有没有牛黄。
可得到的答案却是:
“牛黄乃军需物资,早已交给官府充税了!”
牛黄能够清热解毒,可治高热不退,热毒脓疮(就是发炎)。
是古代军医最常用的特效药。
这可如何是好?
好不容易走到曲城,难道还要去劫军营不成?
沈墨染认认真真考虑了这件事的可行性。
发现根本不可能。
且不说她不知道曲城兵营会把牛黄这样的药材放在什么地方。
就是要接近守备森严的军营,也是不可能的。
情急之下。
常烟客提议,到地下赌场打听一下有没有倒卖禁品的黑市。
沈墨染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打听了一下。
黑市没找着。
倒是问出一个有用的消息来。
说有个叫常安坊的地方,专门倒卖各种消息。
她花了十两银子,打听能在哪里找到牛黄。
得到的回复是:
肃州正在扩充军备,市面上的牛黄都被军队征用了。
但在曲城,有个最大的药商,叫曲天冬的,家里有一块牛黄。
被当做传家宝,供在祠堂里。
沈墨染思来想去。
为了救弟弟。
她只能当一回梁上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