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对于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朱由检来说,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是他执政大明帝国十七个春秋以来,经历的最难的一年。这一年,帝国局势彻底崩坏.....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于西安称帝,改元永昌,建立大顺政权。同月张献忠放弃湖南,率军进入四川于十七日攻克夔州,并准备以此作为自已的根据地。二月,李自成亲率步骑数十万在西安誓师北上,由禹门口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直指京师。渡过黄河后,李自成部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平阳、汾阳等重镇。
二月十五日李自成率领主力抵达太原城外,明军虽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城破。晋王朱衢在城破后向李自成乞降,李自成应允。
大顺军旌旗蔽空,攻势凶猛,沿途州县望风而降,一路直抵宁武关下。在此处,李自成遇到了东征以来最坚决的抵抗,此处守将为明末名将山西镇总兵周遇吉。
比起大同、太原等军事重镇,李自成认为宁武关不值一提。宁武关建于管涔山和云中山两山夹峙的巨大山口之间,恢河穿流而过,自古就是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间南北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周遇吉亲率万余精兵凭险固守。而李自成麾下步骑六十万,对比周遇吉的万余将士,实力悬殊。周遇吉虽然在代州施计歼敌万人,但以山西孤旅是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然而退守此地关隘的周遇吉,已经抱定必死之心。
面对李自成的强攻猛打,周遇吉明知难敌,但他作为一名臣子,他必须恪尽职守,所以他选择了坚守。而面对周遇吉的顽强苦守,大顺军先以步兵攻城,但是伤亡惨重,气急败坏的李自成动用火炮,经过几昼夜的激战,最终在宁武关上打开了缺口。
周遇吉不避生死拼命反击,他带领军民修补城墙,用火炮箭矢、滚木礌石让敌人尝尽了苦头,李自成军伤亡惨重,“积尸几与城墙平”。李自成亲眼看到,宁武守将周遇吉亲自冲锋陷阵,如天神一般。一向勇猛无畏的李自成居然“自成惧,欲退”,非常罕见地表露出畏惧之心,这在他一生中绝无仅有。
宁武关最后在李自成的重炮攻击下,城墙不断坍塌,李自成军终于在三月初一日攻入关内,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最后被乱箭射死并肢解,其妻刘氏也非常勇健,她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力战,最后全部被农民军烧死。城破之后,农民军遂屠宁武,婴幼不遗……
宁武关已破,周遇吉阵亡的战报送至陛前,兵临城下的压力使得崇祯惶惶不可终日。崇祯迫于形势压力,即正式下了一道罪已诏,颁行天下。
诏曰:
“朕嗣守鸿绪,十月七年。念上帝陡降之威,祖宗付托之重,宵旰兢惕,罔敢怠荒。乃者灾害频仍,寇氛日炽,忘累世之豢养,肆甘载之凶残。赦之益骄,抚而辄叛,甚至有受其煽惑,顿忘敌忾者。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怀保之。
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秽。罪非朕躬,谁诛其咎?所以使民罹锋镝,陷水火,量以壑,骸积成丘者,皆朕之过也。使民输刍挽栗,居送行赍,加赋多无艺之征,预征有称贷之苦者,又朕之过也。使民室如悬馨,田野污莱,望烟火而凄声,号冷风而绝命者,又朕之过也。
使民日月告凶,旱潦至,师旅所至,疫厉为殃,上干天地之和,下丛室家之怨者,又朕之过也。至于任大臣而不法,任小臣而鲜廉,言官首窜,而议不清,武将骄庸,而功不奏,皆由朕抚驯失道,诚感未孚。
中夜以思,局无地。朕自今痛加创艾,深省厥愆,要在惜人才,以培无气:守旧制,以息烦器;行不忍之政,以收人心;蠲额外之科,以养民力。至于罪废诸臣,有公罪正直,廉洁干才,尚堪策用者,不拘文武,吏兵二部确核推用。
草泽豪杰之士,有恢复一郡一邑者,分官世袭,功等开疆。即陷没协从之流,能舍逆反正率众来归,许赦罪立功。能擒斩闯献,仍予封侯之赏
呜呼!忠君爱国,人人同心。雪耻除凶,谁无公愤。尚怀祖宗之厚泽,助成底定之元功,克免厥愆,历告朕意”。
可是,这道诏书刚才颁发下去,崇祯便又接到了宣大总督王继谟的告急表章,奏称贼氛紧急,请求兵部速调大部精兵,增援大同、宣府两处,以卫京师。
崇祯帝无可奈何,只好再敕五军都督府及兵部,迅速简派京师劲旅,星夜前往宣大两处,协同镇守。然而大顺军于三月初抵达大同,总兵姜壤主动不战而降, 大同巡抚卫景媛自杀殉国。宣大总督王继谟畏惧李自成兵势,遂弃宣府而逃往北京。
局势崩坏已经如此严重,可此时的北京城兵力却捉襟见肘,崇祯只好发布勤王召令,号召各地招募乡勇、集结义师入京勤王。再急调辽东镇总兵吴三桂、山东镇总兵刘泽清和蓟镇总兵唐通入卫勤王,并加封吴三桂平西伯、刘泽清为东平伯、唐通为定南伯,希望以名爵激励三镇。
做出这一安排,诏书又已颁行,入京勤王的圣旨也已发出,崇祯便焦灼的在紫禁城里,等待各方传音,尤其是三路入京勤王将士的消息。
对于吴三桂及其关宁铁骑,崇祯十分清楚,由于路途遥远,且又有大批民众需要迁移安置,仅收拾便要费些时日,是以,他们的到来便不会神速。
在崇祯想来,最先到达京师的必是刘泽清和唐通所部。可哪曾想,那刘泽清接到勤王诏书后,竟派出飞马信使来送上一份表章,谎称自已因坠马负伤不能行动。
崇祯对这种诡称愤怒不已,可他却又毫无办法且反而还要赐些银两表示慰问。可这刘泽清却并不领情,崇祯皇帝的银两丝毫不能打动他,随着李自成大军的日益迫近,他竟将临清城大肆抢掠后率军南逃。
因此,崇祯之入京勤王诏书颁行后,真正迅速赶到的便唯有唐通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