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之道
道中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道中之道 > 第22章 平安符

第22章 平安符

加入书架
书名:
道中之道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3878
更新时间:
2024-12-13

平安符的制作主要有以下步骤:

材料准备

- 符纸:传统上多使用黄色的纸张,如质地细腻的黄表纸。这种颜色在文化观念中有特殊含义,被认为与土地、中央方位相关,象征着承载和稳定,能更好地汇聚能量。

- 朱砂:挑选质地纯净、色泽鲜红的朱砂。朱砂需要研磨成细腻的粉末状态,然后用白酒或者特殊的植物汁液(如菖蒲汁)调和成可以用于书写的朱砂墨汁。朱砂在传统文化里有辟邪的寓意。

- 毛笔:毛笔最好是羊毫或者兼毫毛笔。羊毫毛笔质地柔软,能够使画出的线条更加流畅;兼毫毛笔兼具软毫和硬毫的特点,弹性较好,便于控制笔画的粗细和走向,有利于绘制复杂的符文。

时间和场地选择

- 时间:选择被认为是吉日来制作,像道教的三元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五腊日(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王侯腊)。或者根据干支历法挑选天德、月德等吉神值日的日子。这些日子的气场在传统观念中有利于制作出更具效力的平安符。

- 场地:要在安静、整洁、神圣的空间制作,例如道观的静室或者经过净化处理的房间。在制作之前,需要通过焚香来净化空间,驱散邪秽之气,营造一种与神灵沟通的良好氛围。并且制作人(如果是遵循宗教仪式,一般是道士等相关人士)需要沐浴斋戒,让自已的身心达到纯净的状态。

绘制步骤

- 起笔仪式:双手持笔,朝着神像(如观音菩萨像、三清神像等,具体根据信仰选择)或者向着东方(东方在传统观念中象征阳气生发),默默祈祷,向神灵表明制作平安符是为了祈求平安,恳请神灵庇佑并加持此符。这一步是为了让制作人集中精神,在心理上建立和神灵的联系。

- 绘制符文:从符纸的左上角开始起笔(这个位置象征着阳气起始),先画一些基本的道教符号,例如代表“敕令”的符号,意味着此符是在神灵的授权下制作的。接着书写与平安相关的核心符文,可能包括八卦中的“坎”(代表水,有化解危险之意)、“坤”(象征柔顺、承载,寓意平安稳定)符号,或者篆书的“安”“平”字样,每一笔都要准确、流畅,并且边画边默念与之对应的咒语,将精神力量和祝福通过笔墨注入到符文之中。

- 描绘辅助图案:在符文周围或者符纸空白处,可以描绘辅助图案来增强平安符的力量。比如画上如意的图案,象征万事如意;或者绘制莲花,莲花在佛教和道教文化中都有清净、吉祥的含义,代表着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环境。

- 注入灵力(从宗教仪式角度):完成符文和图案绘制后,制作人要将自已的灵力注入到符箓之中。这是通过特殊手法,将自已的精气神凝聚在指尖,然后轻轻点触在符纸的关键位置,如符文交叉点、中心位置等。这个过程要求制作人有一定的修炼基础,并且要全神贯注,与神灵进行精神沟通,祈求神灵将力量注入到符箓之中。

封印仪式

制作完成的平安符需要进行封印,以保持符箓的灵力。通常会使用特殊的印玺,印玺上刻有道教的符文或者神仙的名号,如“道经师宝”印。制作人会在符箓的关键部位,如符文的交汇处或者四角,盖上印玺,通过印玺的神力来封印符箓中的灵力,防止外界的邪气干扰。封印时,要再次默念咒语,加强封印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从科学角度看,平安符的“效力”没有被科学验证,其制作更多是基于宗教文化和传统民俗信仰。

1. 净心咒

- 在绘制平安符前,常念净心咒来让自已的内心平静,集中精神力量。比如道教的“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此咒意在排除杂念,使制作人进入一种纯净、专注的状态,更好地与神灵沟通,将心意注入平安符中。

2. 敕笔咒

- 当拿起毛笔准备绘制符文时,会念敕笔咒。如“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一则保身命,再则缚鬼伏邪,一切死活夭亡,急敕如律令。”这个咒语是对毛笔进行加持,赋予笔以神力,使绘制出的符文具有特殊的灵性,仿佛笔成为了沟通神灵与人间的媒介工具。

3. 敕纸咒

- 对于符纸也有敕纸咒,像“北帝敕吾纸,书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都城急急如律令。”通过念此咒,将符纸视为具有辟邪镇邪力量的载体,让纸张能够承载符文的力量,并且在传统观念中可以防止邪祟对符纸本身的干扰。

4. 绘制符文过程中的咒语

- 在绘制平安相关的符文,如八卦符号或者“安”“平”等字样时,可能会念一些与祈求平安有关的咒语。例如“乾元亨利贞,日月照吾形。百邪皆回避,吉庆有余生。急急如律令。”一边绘制一边默念咒语,将符文的象征意义与咒语的灵力相结合,强化平安符的效力。

5. 注入灵力咒语

- 在将自身的灵力注入平安符时,会念如“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急急如律令。”这样的咒语,通过咒语来引导自身精气神的注入,并且祈求神灵助力,使平安符获得更强大的力量,能够真正发挥保佑平安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咒语是基于道教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中的内容,从科学角度目前没有验证其具有超自然的效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