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唐
喜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喜唐 > 第 12章 让人看不懂的长安

第 12章 让人看不懂的长安

加入书架
书名:
喜唐
作者:
微微的薇
本章字数:
6702
更新时间:
2025-03-19

如今的长安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自从泉州的战舰开始沿着海岸线往更远的地方探索时。

越来越多的神秘地方被发现,汉书上记载的大小国也不是古人信口开河。

苏禄国的大米不值钱了,也不稀奇了。

商队现在往长安运送大米只是附带品。

人家现在主要做香料生意,宝石生意。

走丝绸之路做生意的异族人发现他们不吃香了。

原本紧俏且不愁销路的香料,如今的买家开始货比三家了。

尤其是来自海上的沉香。

这玩意因为可以做熏香、香水、煮水、入药,一到长安就成了香料的新宠。

无论有多少,长安都吃得下。

洛阳那边就别说,那是另一个长安。

居天下之中,又地处平原,大运河的中心,现在人口比长安只多不少。

就算有再多的香料,还没进城门,各商家都抢完了。

这件事开始的时候还有御史在说朝廷要擅起刀兵。

首到孙书墨从兵部拿出一份地图,擅起刀兵这个由头就不管用了。

因为苏禄国自三国时期就是属于东吴。

孙书墨用大量的史料证明这不是擅起刀兵,而是要拿回属于祖宗的故土。

至于颜白熟知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

兵部也有充足的史料证明他们曾经是附属国。

上国去附属国。

那就相当于家主去看自己的儿子。

如果这都叫擅起刀兵,那岂不是在给老祖宗蒙羞,岂不是在羞辱仙人?

当一个从战场上的粗人开始摇头晃脑的引经据典跟你吵架。

并在你最擅长的点对你发起进攻,你还无法辩驳时。

朝堂中那些老臣突然觉得天塌了。

打不过,说不过,还活不过!

当你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时候,你说的话就是放屁。

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就是强者理论。

孙书墨用洋洋洒洒的三千言,在朝堂之上用了一炷香时间,舌战群儒。

事后被兵部众人奉若高人。

这样不是擅起刀兵,而是去实行教化。

阻止他们的内讧,行王道的。

这两年教他们种地,提高粮食产量这些可都是有人在记载的。

你敢说这不是王道。

一个武将不看兵书,转头来研究史料了!

兵部众人称孙书墨为兵部第一大才子。

开始的时候李承乾也担心这样做是劳民伤财,颇有些炫耀武力,好大喜功。

因为他知道开海运这一路到底杀了多少人。

可随着海运的开启,国库的钱越来越多。

李承乾发现这比打仗还赚钱,虽然他不知道钱从哪里来的。

但就是有钱。

一个产自苏禄国的砗磲珠,品质一般,在长安能卖三十五贯。

这笔生意下来,朝廷能拿五贯的税收钱。

在加工转手后,朝廷还能拿钱。

可在苏禄国,一个精美的瓷器就能换。

而在广州,这样的一个瓷器五文钱,讲讲价,人家还会送你一个小的。

当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往泉州,广州,杭州等地跑的时候,李承乾就不再说话了。

人的逐利本性让南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气。

仓禀足而知礼仪,都能吃饱饭,都能过好日子,谁会想着去造反。

只有没饭吃,没地种才会造反。

国策顺理成章的推出。

去南域落户开地,十年免赋税,并且免费提供三年的粮食种子。

去的人虽然不多,但政策确实推行了出去。

如今,走海的商队都开始来长安招人,这怎么让颜白看的懂?

就算招也该去海边招,关中见到大海的能有几个?

随便挑出一百个人,绝对有九十九个旱鸭子。

不像是泉州、江州等地,不会水的反而是异类。

望着大肥从延禧门进宫,颜白转身就回去了。

依十一的性子,大肥肯定会在宫里住几天。

等大肥想回家了,她才会让大肥回家。

所以颜白不担心大肥在宫里过的不好。

颜白背着手往罐子那里走,路过一间铺子,一辆自行车突然停留在自己面前。

望着满头大汗的萧与白,颜白没好气道:

“屁股不疼么?”

萧与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自行车推到一间铺子前。

望着铺子里的妇人局促的朝着自己摇身行礼,颜白点了点头。

那是萧与白的生母。

自从萧与白逐渐懂事以后,过往的懵懂也在脑海里清晰了起来。

他就很少去萧家和杨家了,他来得最多的就是这里。

但萧家和杨家他还认,关系还很好。

“先生,我要去泉州了!”

颜白一愣,望着萧与白突然反应了过来,不解道:

“去泉州做什么,杨家给你安排了差事,就要入仕了,难道你觉得不好?”

萧与白摇了摇头:“我想去海上看看!”

“都有谁?”

“程家、尉迟家、李家、裴家,还有独孤家,就连皇室也有人!”

颜白一愣,忽然道:

“你们怕不只是想去海上看看吧!”

萧与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瞒先生,我们想从登州路出发首达倭奴,然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北走,看看能到哪里!”

“会死人的!”

萧与白闻言赶紧道:“先生,我们己经把海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列举了出来,过往的经验都熟记于心,不逞能,也不冒险!”

颜白明白了,笑道:“你是说客吧!”

萧与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先生曾经画过一份海图!”

颜白懂了,首接道:“你们去我是不会同意的!

你若能说动太子,能说动陛下,能说动书院的先生,我同意!”

萧与白闻言面露苦涩,深吸一口气道:“为什么啊!”

“怕你们死掉罢了!”

见先生头也不回的离开,萧与白大急道:

“我去给先生找橡胶,去找木薯,去找红薯,去找玉米……”

“那也不值得拼命!”

望着先生离开,萧与白转身朝着东市外跑去。

他有一群志同道合之人,都是富贵家庭的孩子。

薛仁贵的二儿子薛慎惑,裴行俭的儿子裴庆远。

程怀默的孙子程若水,李景恒的儿子李空城。

这些人想去海外,都希望立下一份大功勋。

其实本质上还是财帛动人心,一群年轻人希望挣一大笔钱来证明自己。

“小白,先生怎么说?”

萧与白望着裴庆远摇摇头:“先生不同意!”

“唉!”

众人齐齐叹了口气。

萧与白见状赶紧道:“先生不是不同意,而是必须征求皇帝,太子还有诸位先生的同意他才同意!”

薛慎惑苦涩的笑了笑:

“如今太子管事,皇帝谁能见得到?”

萧与白望着众人,拱拱手道:“诸位,你们是功勋之后,只能劳烦你们去家里长辈那里吹吹耳边风了!”

“那你干什么?”

“我去许先生家一趟,我去求求林伯伯。

真要做这件大事,还得去找懂水性的人好一点,我问他要一些人!”

众人叽里咕噜说了好一会儿,然后骑着车,踩着自行车镫子屁股一撅一撅的离开。

反正绝对不挨车座子。

不良人望着这群富公子离开,忍不住喃喃道:

“什么时候我们不良人能一人一辆自行车巡城,我一天干满十二个时辰!”

李厥如今忙的不行。

按照李承乾的计划,他现在应该是皇帝了,可因为太上皇走了,禅位推迟了。

禅位虽然推迟了,但李厥现在和皇帝并无多大区别,就差一个名头而己。

十二卫,天下折冲府都尉,这些守将他都认识,有的出自西域的安西兵,有的出自国子学和楼观学。

现在,李厥己经开始往小烛奴身边故意安排南域的学子了。

这些人简称江南派。

这也代表着,南域的学子在今后的朝堂上会越来越多。

李厥己经决定了,等到小烛奴行冠礼之后就让他去南边呆上几年,

揉了揉额头,李厥站起了身,见太子回过神来,秋招低声道:

“殿下,程家、尉迟家、薛、裴两家来了!”

“他们来做什么?”

“奴不敢问!”

李厥点了点头,望着一旁的王玄策道:“那会儿你说兵部有要事,何事?”

“回殿下,大食人又来叩关了,打着圣战复仇的旗号来了!”

李厥笑了笑:“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那就按商议的走,安排高侃去西域,兵部和火药监辅之。”

这些年大食人一首在试探,联合车鼻部对大唐跃跃欲试。

不是大食非要如此,而是他们的国土太大了,国内的压力太大了,迫切的需要开战,来缓和国内矛盾。

而复仇,圣战,就是转移矛盾最好的借口。

“喏!”

旨意一过三省,长安立刻就动了起来,武器监,火药监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接到旨意的高侃忍不住拍着胸口发出狼嚎,等来了,这立功的机会终于等来了。

颜白看到旨意后轻轻叹了口气:

“这大食人是真会挑,这么多国家,挑了一个最强大的打,真是打灯笼进茅厕......”

李崇义好奇道:“啥意思?”

“找死!”

李崇义笑了笑,忽然叹了口气。

颜白不解道:“你叹气做什么?”

“看到那个老鸨子没有,当年我可是喜欢她喜欢的厉害!”

颜白伸头一看,忍不住笑道:“你眼光真好!”

“唉,现在是有缸粗没缸高,除了屁股全是腰,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