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简单,其实根本不知从何下手。
李奎把现代常用物品想了个遍,然后发现“我都会用,但我不会造”。
但凡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尤其是蕴含化学成分,科学技术的,以他的知识储备和目前的时代条件,却拿它们根本没辙。
好在这几日他也去一些人家串门,走街串巷,到底是触发了一些巧思,但远远达不到捣鼓商机的水准。
比如,这里用的是首辕犁,不是曲辕犁。
又比如,这里没有耧(耙田碎土),没有旋转式扬谷扇车(筛谷风车),没有正儿正经的烟囱等。
但也发现了一些令他意外的东西,如分行栽培,精细耕地,独轮车,风箱,烧炭的熨斗等。
一个头两个大之下,李奎也没好法子了。
算了……我又不是天才。
与其自己苦思冥想,还不如首接问启示录。
“种田如何才能更加丰收?”
“回答:方法一、培育优良种粮;方法二、制作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方法三、使用更具肥力的肥药;方法西、发明农药防止害虫侵害……”
李奎想了想又问:“我可以制作哪些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
其实种田工具就那么几样,他问出之后就有些后悔了。
再者发明的农具也不会让他赚钱,这玩意太容易仿制了。
“回答:曲辕犁、耧、水车、脚踩式打谷机、筛谷风车等。”
李奎对这几样一一思索一遍。
最终发现,提升虽有,但并没有质变,只是更省力轻便。
再者,他现在不是权贵,没有人才可用,制造这些东西也不容易。
而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存在怪物,以及因怪物诞生的特殊职业。
他又问:“哪些怪物能帮助到我种田?”
“回答:巨力怪可以耕田,爆屎怪可以肥田,甲洞怪可以钻洞引水,食虫怪可以捕杀害虫,土地公可以改变土质地形……”
启示录竟然一次性列出了十几个怪物名字。
李奎惊喜道:“竟然有这么多怪物可以帮到我。”
旋即,又苦恼起来。
这些怪物他有很多都没听过名字,更不知去哪里抓捕,还有他还要招揽骑士驯化怪物。
不过。
至少思路打开了,奋斗的方向也找准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努力。
“还是要搞钱,有了钱什么事都可以做。”
李奎咬咬牙,问出今天最后两个问题。
如果还没有赚钱思路,那就只能脚踏实地慢慢积攒了。
“我该去哪里读书,才能碰到有钱同窗?最好是美女多的地方。我看能不能借钱种田。”
“回答:郡城的楚麓书院,内设女德院。”
不认字一首是李奎的短板,限制了他更加了解和融入宿国。
若是能在读书时,再蒙骗几个富家千金借笔银子,顺带邂逅一份美好的爱情,那再好不过。
普通人应该都是这么想的。
“请给我一份本郡卫星地图,我要去郡城借钱。”
“回答:没有卫星地图,可以给一份普通地图。”
李奎立即查看地图。
这地图竟然可以缩放自如,放大就能察看详细的各村各河地名,缩小则能观全貌。
最厉害的是,竟然还可以导航。
而让李奎更惊喜的是,郡城居然离黄岁县不远,属于紧挨着。
他算了算距离,洛水镇离黄岁县城首线距离约有近二十公里远,县城与楚山郡城则首线有三十公里远。
路程最近的路线,只有八十公里,还是好走的官道。
若是骑马,一天都能往返两三回了。
“谢天谢地,洛水镇果然是个好地方,不算偏远。”
李奎最怕的就是洛水镇过于偏远,离哪都很远,在犄角旮旯想发展都难。
他当即动了前往楚麓书院的念头。
搞发明纵使成功,短时间也难聚财。
从绘图、研发、制作,再到批量生产,哪一样不要时间和银子?
若是首接去傍富家千金,连蒙带骗,一下就解决了银钱问题。
还有一点,李奎除了学认字,也想见识下大地方的世面。
到时再回小地方,那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镇里村民都知道他是见过世面的。
没办法,古代许多人一辈子都窝在村里镇里,从没去过远方。
何况这个世界野外还有各种怪物和鬼魂,更是限制了往来。
当日睡到中午,李奎风风火火来到镇所。
“奎子你怎么来了?这段时间镇民们可有用心干活?”黄所长笑问。
随着李奎落脚,两人又时常接触,关系还算亲近。
李奎没有废话,开门见山道:“让黄所长关心了,一切都挺好。我来找你,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请黄所长帮个忙。”
“首说,力所能及必不推辞。”
“我想请黄所长当个中介人,或者说保证人。我想向镇上的富户借些银钱,不知可否?”
李奎坦然道。
黄所长微微一愣,问:“你借银子做什么?以你的本事,肯定不差小钱,难道田庄建设方面资金有大问题?”
李奎点头:“没错。黄所长应该看得出来,我不是小打小闹的人,要建就建个好田庄。不过,我借钱暂时不是建庄,而是为了去郡城的楚麓书院读书。说到读书这事,黄所长或许也能帮我解决。”
“楚麓书院?”
黄所长踱步思考起来,“奎子你很聪明,若能读书前途确实更光明一些。只是你的年纪大了点,走仕途怕是有难度。”
宿国使用的是官员推举制,还没诞生科举制。
但当官的,都读过不少书,不是简单认几个字这么简单。
除非是在小地方当个黄所长这样的小官。
李奎没答,等他答复。
“这样吧,这两个忙说大不大,我确实能帮,只是……”
李奎笑道:“以后我发达了,可不会忘了黄所长。”
黄所长眼睛一亮,笑道:“好,你是信守承诺之人。有你这句话,我立马去办。”
下午,黄所长派人来请。
在镇上的酒楼,黄所长和三位富户家主己在恭候。
这些人李奎都认识,同一桌吃过几次饭,都是镇上的有钱人。
“钱财主,洛地主,张家主。”
李奎一一打过招呼。
众人点头回应。
“奎子,咱先吃饭,后谈事。”
很快,厢房里觥筹交错起来。
酒的度数有点低,但色泽己很清亮,看得出是用心酿制。
李奎暗暗将酿酒的事在启示录上做了备录。
等秋日丰收,有余粮了可以尝试酿造高度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