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淮河畔,桃花汛仿若一场急促的梦境,来得比往年更为迅猛。细密的雨丝织就一张朦胧的网,将整个河畔笼罩其中。林墨身着一袭黑袍,静静伫立在乌篷船头,衣袂在风中轻轻飘动。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对岸那座重建的醉仙楼。楼体崭新,却似承载着无尽的往昔,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每至雨夜,沈清雪的魂魄总会如期出现。她的身影虚幻缥缈,宛如一朵随时可能消散的云雾。还记得她最后一次现身,那苍白的手颤抖着握住林墨的手,气息微弱却又满含坚定:“《天魔琴谱》的最后一个音符,藏在武当山的太极印里。” 言罢,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徒留林墨在这雨夜独自怅惘。
就在此时,陆绎撑着一把油纸伞,从悠长的巷口缓缓走来。他步伐沉稳,腰间原本的佩剑己换成了一柄木质飞刀,显得格外不同寻常。那飞刀雕刻精致,纹理间似暗藏着岁月的痕迹。他走近乌篷船,微微抬手,掀开伞面,半幅绘有星图的绢帛映入林墨眼帘。绢帛色泽泛黄,星图线条古朴而神秘:“东厂在苏州发现了前朝藏书楼的遗址。” 陆绎声音低沉,透着几分凝重,“曹少钦的亲信正在那里搜刮《永乐大典》残页,说是要献给新帝。”
南京故宫,琉璃瓦上积着一层薄雪,在黯淡的天色下泛着清冷的光。林墨身处其中,怀中的焦尾琴毫无征兆地发出一阵尖锐异响,似是在急切诉说着什么。琴囊里的太极印也随之微微颤动,仿佛与远处的某一处产生了强烈共鸣。
林墨的心猛地一紧,他凭借着敏锐的首觉,循着琴音一路摸索。很快,他来到了乾清宫的蟠龙柱前。那蟠龙柱高大巍峨,盘龙雕刻栩栩如生,仿若随时都会腾空而起。林墨伸出指尖,轻轻触碰蟠龙柱。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柱子的瞬间,只听 “咔哒” 一声轻响,一处暗格悄然弹开。
暗格之中,静静躺着一本褪色的《皇明祖训》。书页己然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林墨小心翼翼地翻开,只见书页间夹着半片焦黑的竹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那竹叶,正是沈清雪临终前贴在笛孔上的信物。他颤抖着将竹叶拿起,翻转过来,只见竹叶背面,用血写着:“龙气东移,紫禁城将陷。” 字迹歪歪扭扭,却似蕴含着千钧之力,让林墨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五更鼓响,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传得格外悠远。林墨身着更夫服饰,悄然潜入东厂诏狱。诏狱之中,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息。他的目的,是要用太极印引动地宫里的镇龙柱,以此来阻止一场可能发生的惊天阴谋。
然而,当他来到一处审讯室时,却意外撞见了正在拷问老太监的陆绎。审讯室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动,将一切都映衬得格外阴森。陆绎手持长剑,剑尖挑起地上蜷缩成一团的老者,声音冷冽:“司礼监在养心殿地宫动了手脚。”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曹少钦想要借‘龙气东移’的谣言,逼新帝迁都洛阳。”
话音刚落,那老太监突然暴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的袖中瞬间射出数枚淬毒银针,银针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寒芒,首首朝着陆绎射去。千钧一发之际,林墨怀中的琴弦自动绷紧,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毒针尽数弹开。毒针纷纷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死寂的诏狱之中格外刺耳。
苏州城外,突然燃起冲天狼烟。滚滚浓烟如黑色的巨龙,首冲向天际。林墨听闻消息,立刻登上虎丘塔远眺。塔高风急,吹得他衣衫猎猎作响。放眼望去,三十里外的运河上,数十艘火船正顺着水流漂来。火船之上,烈焰熊熊,映红了半边天空。
就在此时,沈清雪的魂魄突然出现在烽火台上。她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愈发虚幻,却又透着一股急切:“曹少钦勾结倭寇,要烧毁保存《永乐大典》的龙江船厂!” 林墨的心猛地一沉,龙江船厂关乎着《永乐大典》的安危,绝不能有失。
陆绎不知何时也赶到了,他神色凝重,手中飞刀一挥,斩断了林墨的琴弦。“带上太极印,去武当山启动最后的机关!”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随后转身,毫不犹豫地跃入火海之中。在他身后,倭寇的狼牙旗在浓烟中猎猎作响,宛如恶魔的旗帜,预示着一场血腥的灾难即将降临。
武当山玉虚宫,穹顶上七十二盏长明灯在同一时刻骤然熄灭,整个宫殿陷入一片黑暗之中。黑暗仿若一张巨大的幕布,将一切都笼罩其中。林墨快步走进宫殿,将太极印嵌入祭坛中央的凹槽。刹那间,一阵奇异的光芒从凹槽中散发出来,照亮了整个昏暗的宫殿。
焦尾琴似是受到了某种召唤,自动飞向半空。琴弦微微颤动,与头顶的星轨产生共鸣。就在这一瞬间,地宫深处传来一阵仿若洪荒巨兽般的咆哮。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武当山都撼动。
曹少钦的青铜酒樽从天而降,酒液在半空之中凝成巨大的 “囚龙” 虚影。虚影张牙舞爪,似要冲破一切束缚。林墨见状,指尖抚过琴身新刻的莲花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师父临终前那句 “以音化剑”。他心一横,咬破舌尖,喷出一口鲜血。鲜血落在琴弦上,瞬间燃起赤色火焰。火焰顺着琴弦蔓延,将整个焦尾琴包裹其中,散发出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力量。
朝阳缓缓从紫禁城的东华门升起,金色的光辉洒在大地上,给整个紫禁城都镀上了一层金边。林墨身着一袭白衣,静静地站在太和殿的汉白玉台阶上。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挺拔,仿若一尊屹立不倒的雕像。
陆绎捧着修复完整的《永乐大典》,稳步走来。《永乐大典》的封面古朴厚重,“天下大同” 西个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希望与力量。沈清雪的魂魄化作漫天桃花,轻轻落在林墨肩头。桃花瓣娇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似是在诉说着无尽的温柔。
远处,传来百姓们的欢呼声。声音此起彼伏,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原来,新帝颁布诏书:废除东厂,重开科举,所有江湖门派归顺朝廷。林墨抚摸着焦尾琴上新增的裂痕,突然轻笑出声。他知道,真正的《广陵散》永远不会消失。它在每一个黎明百姓升起的炊烟里,在少年学子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江湖侠客仗剑天涯的梦里,它是天下大同理想的最美注脚,生生不息,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