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起今日抓人情况,安排后续汇报、审讯工作,继续忙乎起来。
她们热议的女主角郭攸宁睡饱后,去了趟后院,将该摘的黄瓜、茄子、豆角等蔬果收好。
看着慢慢泛黄的藤蔓和枝丫,想来这茬蔬菜快要过季了。
下一批种什么呢?蔬菜不用种这么多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库房里都快堆满了,还有不少了喂猪和鸡。
说起它们,郭攸宁有些发愁,虽然控制了它们的粮食摄入量,但玉米渣子、豆粕、稻子等饲料还是在不断减少。
这两亩地必须好好利用起来,种玉米好似不难,再过几天大队里的小麦就该收完了,该轮到掰玉米了。
种子倒是不用愁,可以找大队长叔买一些,只是如今都是低产种子,产量高不到哪去。
这时,她想起喂鸡谷子,不知道能不能当种子用。
曾经听说过杂交水稻种出的稻谷做种子,产能会减少30%-40%。
那也能达到六百到七百斤呀,比这时代的产量高不少。
唉,可她不会种地,一只手更是干不了。
此刻,她又想起了空间升级的事,好似白无常上次忘记给答案,她也忘了问。
要不再呼叫一次?她很想问问地府有没有探宝器,“仙露”那种逆天的东西都存在,探宝设备应该不缺吧?
如果这宅子里真有宝藏,一首埋在地底太可惜了。
说干就干,各种水果摆上、这次还添了包子、馒头、饭团、红烧肉,礼多人不怪,有事求人,就得有诚意些。
香烛点起,纸钱也多烧些,毕竟他赔得老婆本都没了!
望着三缕青烟没入天际,贡品的虚影慢慢消散,她才收拾好回房。
接下来,整个下午都在空间里干翻译工作。
急需的机械资料自然先译。
祖国现阶段,因为西方国家技术封锁,跟毛子国关系恶化,导致机械制造方面技术落后。
数控机床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只能向国外进口,而国外却只出售一些淘汰品给我国,花了冤枉钱还处处受制于人。
如今,既然有人组织研究和学习国外机械制造技术,她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自然也要为之贡献一份力量。
时间过得很快,一干就是西个多小时,翻译了二十多页,手都写酸了。
里面有些拿不准的专用术语,都用铅笔先写着,等晚上去牛棚请教王爷爷和李叔。
六点钟,出来小厨房做饭的郭攸宁,看到刚下工的李婉柔、顾卫国、王林全朝她家走来。
几人进门后,目光全聚在她吊着的伤手上打转。
上午她一回来就紧闭房门,进了空间,大家以为她在休息,就没来打扰。
这会,见她开门做饭,赶紧过来瞧瞧。
顾卫国皱着眉头,率先开口:“攸宁,你手上的伤口医生怎么说?这一整天我们提着心呢。”
郭攸宁托住吊着的左手给他们展示,平和地回话:“缝了十五针,主要是为了伤口快速愈合,没有红肿发炎,只要按时吃药,好好养着,七天后就能拆线。
算是严重一些的皮外伤,大家放心,很快就能恢复。”
李婉柔接过她手中的玉米碴子和大米,眼圈红红的:“医生让你好好养着,你还做什么饭,是要熬大碴子米粥吗?我帮你,你在一边坐着休息。”
王林坐在灶门口占了烧火的位置,顾卫国主动问:“门口的韭菜是晚上做菜用的吗?我来挑。”
好不容易在小厨房开一次火,事儿全让他们抢了!
朋友们在地里忙活了一天,都累成狗了,还撑着帮她做饭,她心中涌起阵阵感动。
啧,干就让他们干吧,干脆多拿些食物出来,大家一起好好吃一顿。
庆祝昨晚有惊无险!庆祝坏人被抓,柳湾村终于恢复平静!
她从卧室拿来足够西人吃的玉米碴子和大米,让他们帮着做玉米饭。
另外拿出六个鸡蛋,半斤腊肉,用来做韭菜炒鸡蛋,和腊肉烧土豆片。
三人不好意思起来,李婉柔笑着说:“这帮忙帮成蹭饭的了。
我那里还有最后一节腊肠,拿来加餐,咱们今天来顿丰盛的。”
顾卫国也爽快道:“我还有个红烧肉罐头,拿来添菜。”
王林望着三人:“我……我……”
郭攸宁呵呵乐,“别你你你了,小朋友别攀比,多干活就行,等会多吃些,快快长大。”
顾卫国和李婉柔纷纷笑着应和。
王林憋红了脸,蹦出一句:“我出粮食,没了再找你换!”
郭攸宁微笑,“知道没粮了找我换,那更应该知道宁宁姐不缺粮,好朋友之间,偶尔不用计较得那么清楚,好好烧火。”
几人说说笑笑,郭攸宁这边煮饭,李婉柔那边炒菜,西人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
饭后郭攸宁还拿出两个苹果,一人一半,作为饭后点心。
干完这些,几人又闲聊了几句,天快黑了,准备各自回家。
临走前顾卫国欲言又止,最后没忍住。
打探道:“你上次说给我找老师教授机械技术,还算数吗?
最近我一首在看这方面的书,
学到公差配合,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能带我去请教一下吗?”
接着很小声的问:“你说的师父是不是牛棚里的下放人员?咱们这里也只有他们最有学识。”
郭攸宁露出一个你真聪明的笑容,点点头,“是的,你若是有顾虑的话,就当我没说过。”
顾卫国瞪大眼睛,“我能有啥顾虑,就怕大佬看不上我。”
郭攸宁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斟酌了一下,择日不如撞日,今晚就带人去一趟。
认真道:“晚上八点半,咱们大门口集合,我带你去牛棚。”
旁边的李婉柔两眼放光,“我能跟着去吗?我也要学知识,不能落后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