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 第40章 宗室革新启新程

第40章 宗室革新启新程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作者:
泽宇世界的重剑无锋
本章字数:
2830
更新时间:
2025-05-29

永乐二十五年的重阳,朱允熥登上紫金山巅,望着山下如棋盘般铺展的应天府。秋风卷起他鬓角的白发,铜镜里日益加深的皱纹总在提醒,那个初登皇位的少年天子,如今己步入知天命之年。尽管每日坚持修习天工院改良的强身术,可案牍劳形下,批阅奏章时指尖的隐痛愈发频繁。

"陛下,皇太孙求见。"内侍的通传打断思绪。朱允熥转身,看见朱瞻基身着玄色锦袍拾级而上,腰间玉佩正是三年前自己亲赐。孙儿眉目间己有帝王气象,唯独捧着的《西洋机械图谱》让他忍俊不禁:"又在钻研天工院的新玩意?"

"回皇祖父,孙儿昨夜观星,想着若能将浑天仪原理融入航海罗盘......"朱瞻基兴奋讲述时,朱允熥却陷入沉思。自己虽春秋正盛,但储君培养容不得丝毫懈怠。更要紧的是,随着皇室宗亲繁衍至数千人,每年禄米耗费国库三成,若不革新,终将重蹈前世藩王尾大不掉的覆辙。

当夜,乾清宫灯火彻夜未熄。朱允熥召集内阁、宗人府重臣,将拟定的《宗室新规》重重拍在案上:"从今日起,皇室子弟年满十六,除太子一脉,其余停发岁禄!"此言如惊雷炸响,礼部尚书颤声道:"陛下,此举恐伤皇室体面!"

"体面?"朱允熥展开户部奏报,"洪武年间宗室八百人,如今过万!若任其坐吃山空,百年后天下赋税尽填宗室之壑!"他指着舆图上星罗棋布的藩庄,"朕要设'宗学商馆',凡愿从商者,可领天工院技术特许;愿从文者,与寒门学子同考科举;愿从武者,入新军历练。建功者赏,庸碌者黜!"

诏令甫下,宗人府炸开了锅。宁王次子朱奠培带着数十宗亲闯宫,在午门外高呼"祖宗法度不可废"。朱允熥却命人抬出历代实录,当着众人面翻到洪武朝"藩王不得干预地方"的祖训:"太祖早有明训,你们却将皇室特权当作理所当然!"他挥袖指向宫墙外:"去看看应天府的工坊,去瞧瞧郑和船队的码头,天下皆在革新,皇室岂能例外?"

变革从宗学开始。朱瞻基主动请缨担任院长,将格物书院的课程引入宗学,除了经史子集,更增设机械制造、海外贸易等科目。某日,朱允熥微服查访,正见代王幼子朱成鍨与天工院技师争论蒸汽机改良方案,少年额头沁汗,眼中却燃着求知的火:"若将冷凝管倾斜三十度,或许能减少热量损耗......"

在朱瞻基的推动下,宗室子弟纷纷投身实业。唐王后裔在苏州创办新式织坊,采用天工院的水力纺织机;蜀王庶子组建远洋船队,开辟通往非洲的新航线。朱允熥特意设立"宗室建功榜",将盈利最多的商号、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张榜公布,引得街头巷尾热议不断。

但阻力从未消散。庆王家族暗中串联,企图恢复旧制。朱允熥却不慌不忙,命锦衣卫将其私囤兵器的证据公之于众。当庆王在朝堂上跪地求饶时,他掷下新律:"按律,谋反者止罪其身。但你既己失去皇室供养资格,便去应天府衙门当差赎罪吧。"此举震慑群藩,再无人敢公然反对。

永乐二十七年的殿试上,朱允熥特意增设"宗室策问"环节。看着皇侄们在考卷上写下"以工商富国""以科技强兵"的策论,他欣慰地对身旁的朱瞻基道:"当年朕以一人之力推动变革,如今你们己懂得顺势而为。"

深夜,朱允熥在东宫与朱瞻基对弈。棋盘上,白子巧妙布局,渐渐掌控全局。"皇祖父,孙儿近日读《通译馆西学辑要》,其中'三权分立'之说......"朱瞻基话未说完,便被长辈抬手打断。

"不必急于求成。"朱允熥落下一子,"改革如治水,需因势利导。你只需记住,无论制度如何变,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心不可变。"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棋盘上,黑白子交错间,隐约可见大明王朝新的走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