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 第55章 劫后邺城殇

第55章 劫后邺城殇

加入书架
书名: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作者:
有志之峰
本章字数:
4152
更新时间:
2025-06-05

当冉闵率领大军回到邺城时,残阳如血,将残破的城墙染成暗红。

城内百姓挤在城门两侧,望着这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将士,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有老妇人颤抖着双手,将仅存的干饼递给士兵;孩童们攥着褪色的布条,想要为受伤的将士包扎伤口。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与尘土混杂的气息,寂静中偶尔传来伤员的呻吟,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场战役的惨烈。

冉闵身披染血的战甲,缓缓登上城楼。

寒风卷起他凌乱的发丝,吹得城楼上残破的 “冉” 字大旗猎猎作响。

他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眼神空洞而深邃,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断后之战。

李琳挥舞长枪,力战群敌的英勇身姿;刘琦挥舞大刀,至死不退的决绝眼神,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中。

想到这些忠勇的将士,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

不日,王基率领残部退了回来。

他的铠甲破破烂烂,多处被利刃划开,露出里面结痂的伤口;脸上满是疲惫与沧桑,眼神中还残留着战斗的恐惧与迷茫。

身后跟着的士兵也是伤痕累累,他们相互搀扶着,脚步虚浮,人数不足出征时的一半。

“陛下,末将护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王基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愧疚,“末将无能,未能保护好更多的兄弟。”

说着,他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冉闵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王基的手臂,将他扶起,目光中满是感激与沉痛:“王将军,此次多亏了你,抵挡住城中的石琨军,否则我军损失更大。若不是你在关键时刻率领骑兵绕后突袭,打乱敌军阵脚,我们又怎能顺利撤退?李琳、刘琦等将士以身殉国,他们都是我冉魏的英雄,本王一定会厚待他们的家人。”

经细细清点过后,噩耗接踵而至。

在此次战役中,除了胡睦、刘琦、李琳之外,还有包括冉胤、司空石璞、尚书令徐机、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在内的重臣死于乱军之中。

这些平日里为冉魏出谋划策、兢兢业业的大臣,如今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加上众将士,共损失了近五万余人。

这个数字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冉闵的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邺城的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死寂。

又过了几日,苏亥也在士兵的护送下回到邺城。

他躺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如纸,身上的绷带渗出斑斑血迹,伤口依旧疼痛难忍。

但一回到邺城,他便强撑着身体,让人将他抬到冉闵面前。

“陛下,李琳和刘琦......” 苏亥艰难地开口,眼中满是悲痛与自责,“末将没能保护好他们。”

冉闵轻轻拍了拍苏亥的肩膀,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声音低沉而坚定:“我都知道了。他们虽死犹荣,本王会让天下人都记住他们的名字。你先好好养伤,我们要做的,是厉兵秣马,待时机成熟,踏平襄国,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夜晚的邺城,寒风依旧呼啸,如泣如诉。

冉闵独自一人站在城墙上,望着襄国的方向,心中的复仇之火熊熊燃烧。

月光洒在他冷峻的脸上,照亮了他眼中闪烁的泪光。

远处,零星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仿佛是那些逝去将士的灵魂在无声地诉说着不甘与期盼。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放弃。

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容不得冉闵只沉浸在悲痛与复仇之中。襄国之战的失利,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冉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绝境。

各地贼盗蜂拥而起,他们趁乱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司、冀二州饥荒严重,土地干裂,颗粒无收,百姓们早己将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开始出现人相食的惨剧。

街道上,随处可见饿死的百姓,尸体横陈,无人掩埋,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自石虎末年起,冉闵为了树立自己的恩德,己把仓库积储散发净尽。

如今与各路敌人作战,连月交锋,粮草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青、雍、幽、荆各州迁徙百姓及诸氐、羌、胡、蛮共数百万人,各自归回本土。

在归乡的道路上,他们相互攻杀劫掠,加上饥饿、疾病等因素,死亡人数不计其数。

最终能够活着回到家乡的仅有十分之二三的百姓,中原大地一片狼藉,田地荒芜,无人再从事农耕。

一天清晨,冉闵在宫中召见群臣。

大殿内气氛凝重,大臣们一个个脸色阴沉,眼中满是忧虑。

“诸位爱卿,如今我冉魏内忧外患,司、冀二州饥荒严重,各地贼盗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我们该如何是好?” 冉闵目光扫视着群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焦虑。

王波上前一步,行礼后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解决粮食问题。可如今仓库空虚,青、雍、幽、荆各州迁徙百姓道路混乱,即便有粮,也难以运输。臣以为,或许可以向周边势力借粮,以通商或其他条件作为交换。”

冉闵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周边势力皆对我冉魏虎视眈眈,他们岂会轻易借粮给我们?”

这时,韦謏站了出来,他的似乎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但眼神依旧坚定:“陛下,或许可以派人去与东晋商议。虽然我们与东晋势不两立,但如今百姓受灾,这是关乎苍生的大事,说不定他们会念及共同抗胡的角度,施以援手。”

冉闵叹了口气:“也只能一试了。韦謏,你即刻挑选能言善辩之人,前往东晋借粮。切记,不可失了我冉魏的气节。”

“遵命!” 韦謏领命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