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千年鲁班尺
丈量千年鲁班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丈量千年鲁班尺 > 寸木通灵:鲁班尺跨越时空的丈量仪式

寸木通灵:鲁班尺跨越时空的丈量仪式

加入书架
书名:
丈量千年鲁班尺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3160
更新时间:
2025-05-27

寸木通灵:鲁班尺跨越时空的丈量仪式

八家子村的梅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书源跪在祖屋潮湿的青砖地上,擦拭着那把浸透岁月的鲁班尺。深褐色的檀木表面沟壑纵横,像极了祖父临终前布满皱纹的脸。尺身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与符号,在雨光中泛着奇异的幽光,二十八个刻度间镶嵌的铜钉,仿佛蛰伏着某种神秘力量。

"源子,后山那座老祠堂要塌了,村长让你去看看。"发小阿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几分焦急,"听说那祠堂是明朝建的,可邪乎得很,前阵子有个外乡人进去,出来就疯疯癫癫的。"

书源握紧鲁班尺,起身时瞥见墙上祖父的遗照。老人目光如炬,手中握着的正是这把尺子。记忆瞬间被拉回三年前,祖父临终前将鲁班尺塞进他手里,气息微弱却字字千钧:"这尺子有灵,遇阴宅测生死,逢阳宅断兴衰,记住,丈量的不只是尺寸,更是人心......"

祠堂的木门吱呀一声推开,腐木的霉味裹挟着潮湿的冷气扑面而来。书源举起鲁班尺,当第一个刻度触碰到门框时,铜钉突然发烫,尺身发出细微的震颤。他眯起眼睛,借着透进窗棂的微光,看见墙上斑驳的壁画——古人手持鲁班尺,在云雾缭绕的山峦间穿梭,下方题着"寸木通灵,丈量乾坤"八个朱砂大字。

"不对劲。"书源喃喃自语。鲁班尺的震颤愈发剧烈,仿佛在抗拒着什么。他顺着尺身的指引,来到祠堂后殿。月光穿透破瓦,照亮地上散落的青砖,其中一块砖角刻着半朵莲花,与鲁班尺末端的纹样完全一致。

当书源用尺子撬开青砖,一股浓烈的腐臭味喷涌而出。砖下是个暗格,里面躺着本残破的线装书,封皮上"鲁班营造法式"几个字己模糊不清。翻开书页,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褪色的草图,画着祠堂的结构图,标注着"镇魂柱,需用雷击枣木,以鲁班尺定方位"。

"雷击枣木?"书源皱眉。八家子村后山确实有棵百年枣树,去年被雷劈过,树干上焦黑的纹路宛如符咒。他立即返回村里,在村长的协助下,众人将那段枣木抬到祠堂。

子夜时分,书源手持鲁班尺,站在草图标注的方位。月光透过云层洒下,鲁班尺上的铜钉突然全部亮起,如同一串发光的星子。他按照古籍记载,口中念动晦涩的口诀,将枣木缓缓插入地面。

刹那间,祠堂剧烈晃动,尘封百年的灰尘簌簌落下。书源看见无数虚影从梁柱间浮现,皆是身着明代服饰的匠人,他们手持鲁班尺,对着他微微颔首。最前方的老者走上前来,手中托着个木盒,盒中躺着半把鲁班尺,与书源手中的恰好能拼合完整。

"吾等守护此地三百载,今日终于等到传人。"老者的声音空灵悠远,"这把合尺,能通阴阳,晓天机。祠堂地下镇压着当年修建时意外身亡的工匠魂魄,唯有以通灵之术安抚,方能保一方安宁。"

书源将合尺平放在枣木之上,尺身泛起柔和的金光。随着金光扩散,祠堂的裂痕开始自动愈合,梁柱上的蛀虫纷纷爬出,化作尘埃消散。那些虚影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对着书源一拜,消散在晨光之中。

此事过后,八家子村的老人们纷纷议论,说书源是鲁班传人的转世。但书源知道,这不过是祖辈传承的责任。他开始钻研那本《鲁班营造法式》,发现里面不仅记载着建筑技艺,更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不久后,邻县的一座古桥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专家们束手无策。书源带着鲁班尺前去,通过丈量桥身的结构,结合古籍中的方法,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修复方案。当鲁班尺的铜钉触碰桥基的瞬间,众人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脆弱的木料,竟在尺子的感应下显现出隐藏的榫卯结构。

修复工程完成那天,古桥重新焕发昔日光彩。书源站在桥头,手中的鲁班尺微微发烫,仿佛在为他的成就而欣喜。他明白,这把尺子不仅是丈量的工具,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承载着匠人们跨越时空的智慧与匠心。

此后,书源在八家子村开办了传统营造技艺学堂,将鲁班尺的奥秘与古籍中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每当夜深人静,学堂里总会传出若有若无的尺鸣之声,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也在指引着新一代匠人,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