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纹噬影:现代建筑里的古老幽灵
八家子村的晨雾裹着槐花的甜腻,像被揉碎的棉絮缠绕在塔吊的钢铁骨架上。书源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看着挖掘机的铲斗第无数次扎进潮湿的泥土,翻涌出一块块带着青苔的青砖。那些砖上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极了某种诡谲的符咒,在朝阳下泛着幽冷的光。
“小书,过来搭把手!”工头老周的喊声穿透薄雾。书源应了一声,转身时却瞥见挖掘机履带碾过的地方,青砖缝隙里渗出暗红的液体,在泥地上蜿蜒成扭曲的轨迹,仿佛是大地在无声地哭泣。
作为建筑系刚毕业的实习生,书源本以为参与八家子村的旧城改造项目只是普通的工作。但从踏入工地的第一天起,他就感觉这里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气息。白天,工人们总能听到若有若无的敲击声,像是有人在用木尺丈量着什么;到了夜里,探照灯下的钢筋水泥丛林里,时常会闪过一道黑影,快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这天傍晚收工后,书源留在办公室整理图纸。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斜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图纸上原本规整的建筑线条,不知何时竟扭曲成了某种陌生的图案,像是一个张开的巨口,要将一切吞噬。
就在这时,背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像是布料摩擦地面的声音。书源猛地回头,却只看到自己投在墙上的影子,在风的吹拂下微微晃动。他深吸一口气,安慰自己是太累产生了幻觉,可心里的不安却愈发强烈。
第二天,工地上发生了意外。一名工人在拆除老房子的承重墙时,被突然坍塌的砖石掩埋。当众人把他救出来时,发现他的手臂上布满了奇怪的纹路,就像被刻上了密密麻麻的尺子刻度,而他的眼神空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够长,还差一寸……”
这件事在工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工人开始传言这里有不干净的东西。老周为了稳住人心,特意请来了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围着工地转了一圈,脸色变得煞白:“这里原是百年前的裁缝铺,掌柜的手艺精湛,却因遭人嫉妒,被人设计活埋在墙里。他手里的量衣尺,成了索命的凶器。如今你们大兴土木,动了他的安息之地,自然要遭报应。”
书源本不相信这些迷信说法,但当他翻开八家子村的地方志时,却在泛黄的书页中找到了相关记载。更让他心惊的是,图纸上那些扭曲的线条,竟与书中描述的裁缝铺建筑结构惊人地相似。
好奇心和责任感驱使着书源深入调查。他走访村里的老人,得知裁缝铺掌柜生前为人和善,手艺更是一绝。可在他突然消失后,店里就时常传出诡异的量尺声,后来铺子也莫名起火,烧成了灰烬。
一天深夜,书源独自来到工地。月光下,塔吊的影子如同一具巨大的骨架,在地面投下阴森的暗影。他拿着手电筒西处查看,突然在一堆砖石下发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木尺,尺身刻着细密的刻度,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就在他拿起木尺的瞬间,周围的温度骤降。他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暗处死死盯着自己,背后传来一阵寒意。转头望去,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在不远处的脚手架间晃动,那人穿着旧式的长衫,手中握着一把量尺,正在空中比划着什么。
书源想要逃跑,却发现双脚像被钉住了一样动弹不得。那身影越来越近,他终于看清了对方的脸——那是一张苍白得没有血色的脸,眼睛深陷,嘴角带着诡异的微笑。
“我的布料……还差一寸……”那声音空洞而冰冷,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传来。书源感觉手中的木尺变得滚烫,仿佛要将他的手灼伤。他强忍着恐惧,大声喊道:“你己经死了!这里不再是你的裁缝铺!”
那幽灵似乎被激怒了,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周围的建筑材料开始剧烈晃动,钢筋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书源知道,若不解决这个问题,整个工地乃至八家子村都将永无宁日。
他突然想起老人说过,裁缝掌柜一生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手艺和未完成的作品。于是,书源强压下心中的恐惧,举起木尺说道:“我帮你完成那件未完成的衣服,你放过这里的人!”
幽灵的动作停滞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书源趁机继续说道:“你看,现在的建筑就像一件件巨大的衣服,我用这把尺子,为你丈量出最完美的设计,让你的手艺在现代建筑中重生。”
幽灵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它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手中的量尺化作一道光,融入了书源手中的木尺。随着幽灵的消失,工地恢复了平静,那些诡异的现象也再未出现。
后来,书源根据从幽灵那里得到的灵感,设计出了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建筑。这座建筑不仅保留了裁缝铺的元素,还成为了八家子村的标志性建筑。而那把木尺,被书源精心收藏,时刻提醒着他,在看似冰冷的钢筋水泥背后,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灵魂。
每当夜幕降临,站在这座建筑前,仿佛还能听到若有若无的量尺声,那是古老的幽灵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是在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而书源也明白,有些东西,不是科学能够解释,却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理解、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