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 江南烟雨劫:秦淮八艳与明末将相的风月债

江南烟雨劫:秦淮八艳与明末将相的风月债

加入书架
书名:
那些被丢失的野史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2984
更新时间:
2025-05-25

江南烟雨劫:秦淮八艳与明末将相的风月债

崇祯十二年的江南,秦淮河的画舫在烟雨中摇曳,灯笼的光晕晕染在河面上,恍若碎金。李香君倚在媚香楼的雕花木窗前,指尖轻拨琵琶,弦音混着雨丝飘向对岸。谁也不曾想到,这江南温柔乡即将卷起一场波及朝堂的荒诞风波。

这日傍晚,媚香楼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只见来人头戴斗笠,蓑衣上还滴着水,腰间却别着把寒光凛凛的宝剑。老鸨刚要招呼,那人掀开斗笠,竟是镇守边关的总兵左良玉。这位平日威风凛凛的将军,此刻却红着脸,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听闻李姑娘爱食糖芋苗,末将...末将特意绕了三条街买的。”

李香君望着油纸上晕开的糖渍,忍俊不禁。自那日起,左良玉便成了媚香楼的常客。他时常在议事间隙,快马加鞭从军营赶来,只为听李香君唱一曲《牡丹亭》。更离谱的是,某次军情紧急,他竟让传令兵捧着歌谱在帐外等候,自己则闭眼听着李香君的信鸽传歌,嘴里还念叨着:“此曲可退十万兵。”

另一边,顾横波的眉楼里也上演着奇事。礼部侍郎龚鼎孳为博美人欢心,斥巨资打造了一艘“诗画舫”。船上挂满名人字画,却在最显眼处挂着顾横波的自画像。一日,他邀请同僚上船雅集,众人正赏画时,突然狂风大作,画框应声而落,正巧砸在御史大人头上。御史捂着头,看着画中顾横波含情脉脉的眼神,憋出一句:“这...这分明是美人计!”

柳如是这边更是热闹。她女扮男装与复社文人谈诗论政,却被抗清名将陈子龙撞见。陈子龙以为遇见了才子,邀其共饮。酒过三巡,柳如是醉意朦胧,竟踩着桌子高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待她发簪散落,青丝倾泻而下,陈子龙惊得打翻酒盏,半晌才憋出句:“原来...原来在下早己拜倒在姑娘的‘狂’字之下。”

然而,这风花雪月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一日深夜,卞玉京的画阁突然闯入一群黑衣人。为首者蒙着面,却对她的作息了如指掌:“卞姑娘可还记得,十年前在金山寺救下的小沙弥?”卞玉京还未及回答,黑衣人便掏出一卷密信,信中竟记载着某位朝中重臣通敌的证据。更诡异的是,信的封口处,印着卞玉京平日里作画用的朱砂印。

与此同时,秦淮河畔开始流传起神秘童谣:“八艳船头坐,将相魂儿落。金陵烟雨里,藏着鬼门关。”起初人们只当是玩笑,首到某日,陈圆圆所在的梨园突然大火。火势中,有人看见她抱着琵琶翩翩起舞,火舌却始终近不得她身。待救火官兵赶到,梨园只剩焦土,陈圆圆的踪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离奇的事接踵而至。寇白门家中突然出现数百只白鸽,每只白鸽的脚上都绑着写满诅咒的纸条。而董小宛的厨房,连续七日在深夜传出剁肉声,可天明查看,灶台上却干干净净,只留着半块带牙印的桂花糕。

随着清军南下,局势愈发紧张。一日,李香君在媚香楼接待了位神秘客人。此人自称姓吴,谈吐不凡,却对北方战事格外关注。临走时,他将一枚刻着“平西”二字的玉佩塞给李香君:“若有朝一日江南有变,姑娘可凭此玉来寻我。”

不久后,左良玉病逝军中,临终前还念叨着李香君唱过的曲词。龚鼎孳投降清朝,顾横波随他北上,据说途中总能听见画舫上的吟诗声。陈子龙战死沙场,柳如是投河殉情,被救起后削发为尼。而那位姓吴的客人,正是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他与陈圆圆的故事,也成了另一段传奇。

至于卞玉京,在清军破城前夜,独自乘船消失在烟雨中。有人说她带着密信去了京城,也有人说看见她在金山寺削发为尼,身边跟着个面容枯槁的老和尚。而秦淮河畔的画舫,依旧夜夜笙歌,只是船头的灯笼下,偶尔会传来若有若无的叹息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被遗忘的风月债。多年后,有人在秦淮河底打捞出半块玉佩、一把焦黑的琵琶,还有张写满诗句的绢帕,只是字迹早己被河水晕染,辨不清究竟写了些什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