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孽缘:光绪与珍妃的禁忌情笺
光绪二十年深秋,紫禁城的银杏叶铺满宫道。储秀宫的小太监小顺子捧着刚熨烫好的旗装,突然听见墙角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拨开枯黄的藤蔓,他发现半块被啃过的桂花糕,旁边压着张泛黄的素绢,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戌时三刻,畅音阁后巷——颦”。
小顺子吓得差点打翻铜盆。“颦”是珍妃的小字,而畅音阁是宫里唱戏的地方,深更半夜约在那里...他攥着素绢浑身发抖,突然感觉背后发凉,一回头,只见总管太监李莲英皮笑肉不笑地盯着他:“拿着什么好东西呢?”
这事得从三个月前说起。那时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特地从江南请来“云锦戏班”连唱七日。光绪皇帝坐在听戏的软榻上昏昏欲睡,忽听得一阵清亮婉转的《贵妃醉酒》传来。抬眼望去,戏台中央的“杨贵妃”水袖翻飞,眉眼间竟与珍妃有七分相似。
散戏后,光绪偷偷溜到后台,撞见那名戏子正在卸妆。西目相对时,戏子慌忙行礼,发间的玉簪却“当啷”掉在地上。光绪鬼使神差地弯腰去捡,指尖擦过对方手腕,惊觉戏子皮肤细腻异常——竟是女扮男装!
“民女云萝,参见皇上。”戏子跪在地上,声音颤抖,“为了混口饭吃才扮作男儿...”光绪望着她清秀的面容,突然想起珍妃说过,自己最喜欢听戏却总被太后训斥。鬼使神差间,他掏出袖中珍藏的珍妃亲手绣的帕子,塞给云萝:“明日此时,还来此处。”
从那以后,畅音阁成了两人的秘密据点。光绪带来珍妃爱吃的蜜饯,云萝则教他哼唱江南小调。有次光绪心血来潮,非要学画脸谱,结果把自己涂成了“大花脸”,逗得云萝笑倒在戏服堆里。两人谁也没注意到,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露出暗格里藏着的半卷残轴。
残轴上画着前朝戏子与王爷相拥的场景,角落题字“梨园孽缘,必遭天谴”。每当月圆之夜,畅音阁就会传出幽幽的唱戏声,路过的宫女太监都说看见红衣女子在台上踱步,可掌灯去看时又空无一人。
纸终究包不住火。这天珍妃来给太后请安,路过畅音阁时,听见熟悉的笑声从里面传来。她悄悄掀开帘子,竟看见光绪正给云萝戴凤冠!珍妃气得浑身发抖,打翻了手边的铜盆。光绪慌乱起身,凤冠掉在地上摔成两半,云萝则躲在戏服后面不敢露头。
“好啊!”珍妃冷笑,“皇上金屋藏娇,倒把我忘了!”她冲过去要抓云萝,却在碰到对方衣袖的瞬间愣住——云萝腕间戴着的翡翠镯子,正是去年自己生辰光绪送的礼物。
当晚,珍妃将此事告诉了慈禧。老佛爷气得拍碎了茶盏:“堂堂天子,竟与戏子私通!”她当即下懿旨,要将云萝乱棍打死。光绪得知消息,连夜跑到畅音阁,却发现人去楼空,只在梳妆台上留着半封血书:“皇上保重,云萝去也。”
更诡异的事还在后头。自云萝消失后,畅音阁夜夜传来凄厉的唱戏声,唱的都是《霸王别姬》《断桥》这类苦情戏。有次李莲英带人去查看,刚推开阁门,戏服突然无风自动,无数水袖缠上众人脖颈。最后还是请来白云观的道士,用桃木剑劈开暗格,才发现那卷残轴正在燃烧,火光中隐约可见云萝的脸。
光绪从此一病不起,常常对着珍妃发呆。有天他突然抓住珍妃的手:“你说...云萝会不会还活着?”珍妃含泪不语,悄悄将藏在袖中的半块凤冠碎片攥得更紧——那上面沾着的血迹,怎么洗都洗不掉。
民间却传出另一个版本:说云萝本是前朝戏子转世,与光绪有三百年的情缘。畅音阁的秘辛被泄露后,她为保光绪平安,自愿饮下鸩酒,魂魄却被困在戏服里。每到夜深人静,就能看见她穿着凤冠霞帔,在月光下唱着:“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八国联军进京那年,珍妃被投入井中。有人说,在她沉井前,曾对着井口轻声说:“云萝妹妹,咱们终于能再听场好戏了。”而光绪首到驾崩,枕边都放着半块凤冠碎片,和那张写着“颦”字的素绢。
百年后,故宫修缮畅音阁时,工人在暗格里发现了半卷焦黑的戏服,上面绣着的牡丹花纹竟与珍妃陪葬的旗装一模一样。更蹊跷的是,每当有剧团在畅音阁旧址演出,总能在后台发现莫名出现的桂花糕,和一张写着“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字条,字迹与光绪御笔如出一辙。